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探索

2016-02-17 01:45吴如静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诗词形式

吴如静

高中语文选修课专题式教学探索

吴如静

教育教学改革形式下,高中语文基础类科目在必修内容之上,增添了一部分选修内容,并且新课标改革内容中也将选修内容系列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例如,文学语言、诗歌散文、传记新闻、文化论著、戏剧小说。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的学习。但是,由于长久受到应试教学、成绩论英雄等观念的影响,选修内容的日常教育缺乏实质性的行动,大多流于形式。落实教学目标,实行专题形式的语文教学变得十分必要。

一、充分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选修,顾名思义,其是必修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开设选修课程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得到满足,使其个性得以张扬和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和探究,进而从最基础的层面上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因此,对于语文选修内容来说,我们既不可以将其作为选修内容来实行重点式学习,也不可以忽略,或者是直接当做课外读物简单了解,而是需要将必修、选修内容结合起来,进行促进式学习。例如:必修教材文言文课文选取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苏轼豪放作品的一个代表,在学习提要中,同样明确提出,诗意理解、思想情感理解等学习要求。而在《唐宋诗词选读》选修栏目中,则选取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作抒发了苏轼对亡妻悼念,内容质朴,使人感动,必修、选修内容都出自一个作者,但是风格却存在很大的不同,后者是明显的婉约风格,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针对选修内容进行专题形式的融合教学可行性极高。另外与必修科目的融合,在提升学生知识层面的同时,也使必修科目内容得到了巩固。

二、高中语文专题式选修内容教学实施分析

(一)专题内容确定

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苏教版选修题材,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研读层面上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以选修专题《唐诗宋词选读》为例,其内容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系列内容进行重点的讲解,此专题课程对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诗词形式、思想、题材、描述手法的不同及发展变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它对必修课程中古代诗词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弥补了必修课诗歌鉴赏环节的某些不足。教师在对此类专题题材的选取上,可以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例如:《春江花月夜》《将进酒》《无题》等内容与美感共存的诗词内容,此类作品首先极具代表性,能够充分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的发展、政治及诗歌写作形式;其次,此类作品教学意义极大,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运用多样,可以让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进行专题划分

选修专题涉及的方面较广,而且也较为全面,虽然可以实现对学生知识内容的扩充,但是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带来难度和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可以对专题内容进行分解,将大范围内容进行小模块形式的划分,并且通过各个小模块的教学来对整个专题的思想进行解读,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中外选修内容专题的讲解时,可以选取中国经典作品数篇与国外经典作品进行对比,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达到了经典作品讲解的目的,使学生可以对中外经典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避免盲目的学习。例如:中国文学可以选取《家》《北京人》《茶馆》等经典著作,既可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状态,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外国作品可以选取《玩偶之家》《罗密欧与朱丽叶》《青鸟》,从中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状态,对照中西方文学的不同特点,了解二者的写作差异。

(三)紧扣专题,进行单元整合

高中语文选修环节,针对每一个单元的内容设定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或者是具有相似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对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思想,依据专题内容进行教学,防止专题思想内容跑题。在进行诗歌选修内容的讲解时,可以将唐宋经典作品进行相应的专题分类。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王维的《山居秋暝》、高适的《燕歌行》,这些作品都是盛唐诗词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在针对此专题内容进行具体学习时,教师可以从盛唐诗词的表现手法、形式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盛唐诗词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或者是学习需求,进行中唐诗歌、边塞诗,北宋诗歌等专题的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与必修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专题形式的教学是选修课的重要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更进行知识的探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相应地开展专题形式的教学,勇于探索实践,相信专题式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将会使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诗词形式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小议过去进行时
关注诗词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