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

2016-02-17 16:58王碧宝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唯物辩证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碧宝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

王碧宝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正日益影响、改变着高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实现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成功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社会思潮;高职院思政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物辩证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要求已经不单单是专业技能,转而更加注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当前,在互联网技术的裹挟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正日益影响、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影响当代高职生的几种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体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从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公布的2014年国内外值得关注的社会思潮看,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是当前十大最受关注的社会思潮。[1]那么,这些社会思潮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究竟带来哪些影响呢?长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一线工作感受到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主流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要求自己,但是对上述十大社会思潮的概念、内涵、体系等理论性的知识了解不多,认识有限,理解成片段化、碎片化状态,甚至不关注、不知道。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往往深受一些错误社会思潮的价值观的影响。当前,在高职校园中大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的思想和言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出现了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倾向。他们从个人利益出发,在生活方面,认为大学生就要自由和民主,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助长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在学习方面,重实用型知识、轻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导致缺乏创新意识,更有同学认为高职生没前途,破罐子破摔,整日沉迷于玩乐,忘却自己的本职任务;在择业方面,重工资待遇、轻工作性质和发展机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在政治方面,出现了功利化的入党动机和社会工作动机,滋长了庸俗化和低级化的不正之风。可以说,这些思想和行为的出现与新自由主义思潮冲击影响有重要关系。

其次,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一些高职生既没有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感染,也没有自己的理想归属和寄托,表现为理想信念淡漠,感觉生活空虚无聊,时常处于虚无迷惘状态,没有人生的追求目标,对自己肩上担任的历史责任毫无意识,整天沉浸在自己虚无的世界。受这种思潮影响的高职生,在对待被否定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被丑化、贬损的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史等原则问题上更是漠不关心,有些人甚至对此津津乐道,这些高职生不但无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带来价值虚无主义,更有可能把自己带入不断颓废的深渊。

再次,高职生正直血气方刚的年龄,绝大多数的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但是一些高职生对民族主义认识不清,特别是在一些涉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敏感话题,如中美关系、钓鱼岛、台湾、南海问题等,容易误入非理性民族主义道路。当前,我国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迎来了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不能忽视高职生中的“愤青”们,他们情绪浮躁容易激动,语言和行动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造成周围巨大的影响,也极易引发校园和社会的暴力事件,不仅不利于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且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给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影响。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引领社会思潮,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挑战。

二、当代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传播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学生特点等原因,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的传播既有与在社会上传播特点的共性,又呈现出一些自身的鲜明特征,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传播的渠道。社会思潮在高校传播的渠道是多样的,那么,高职生了解社会思潮主要通过哪些呢?2014年,欧勇芬在其《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职生影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显示,82.73%的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其次是网络(73.97%);再次是与同学、朋友、家长、老师的交往(40%左右);还有各类学术报告、党团、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报刊书籍。[2]同年,周红禄、梁茼在《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高职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中也提到,高职生主要通过学校教学了解社会思潮,课堂教学主要是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仍然对大学生思想起主导作用。[3]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传播的主要渠道为思政课课堂和网络。

其次,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的传播的方式。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一对众”的“灌输”传播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微博、微信、论坛这些新兴社交平台的出现,社会思潮在高职校园的传播正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高职生通过新兴的社交平台,参与各类社会思潮的互动讨论,甚至是自创、扩散传播,形成“一对众”“众对众”的多元、立体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机会和自由度更大,影响范围更广。

再者,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的传播的内容。由于高职院校社会思潮传播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可以说,在当代高职校园传播的主流社会思潮是好的,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但是,社会层面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是大学生们在校园时就非常关心、关注的问题,成了高职生的压力之一,再加上医疗、养老、腐败等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些腐朽、错误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便乘虚而入,使得自由、个性、拜金、享乐成为一些高职生自我标榜的新形象。

最后,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传播的受众群体。当前社会思潮往往具有相互渗透,动态发展的特征,一些腐朽的社会思潮更是脱去学术领域晦涩、抽象难懂的外套,转而披上平民化、利益化的外衣,更加吸引大学生关注。因此,进步与落后并存,精华与糟粕共舞,加剧了各类社会思潮性质的复杂程度,甄别难度大大提升。从这一点看,高职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平时侧重专业技能学习,加上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等问题,作为受众主体的他们对社会思潮的判断能力、鉴别能力往往非常有限,很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社会思潮的途径

基于当代社会思潮在高职院校传播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成功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就必须牢牢占据思想政治课堂这个主要阵地,不断拓展引领的途径。

(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占据社会思潮在高职校园传播的主渠道。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这三门课程,这对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帮助学生增强鉴别和抵御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不良影响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由于学制短,任务重等原因,各校重技术轻人文,重专业轻德育的现象仍然严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合班教学实效性低、师资队伍老化、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成为阻碍思想理论课向前发展的顽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队伍建设,不管是图书馆相关阅读材料的丰富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都离不开学校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的全方位保障。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高职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要实现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创新教育,从技能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就不能忽视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实效性的主要标准,各高职院校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只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才能确保其在社会思潮在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在我国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符合当前我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时代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民族汇聚力量的主旋律。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高职生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应当主动了解、理性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其精神实质,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实践中去。对此,高职院校应当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要主动与校园的文化活动相对接,以丰富多彩、弘扬主旋律的文体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感悟、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塑造和引导功能,强化高职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创业创新品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使得高职生能正确对待我国改革开放中碰到的难题,理解支持我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并能够客观公正对待历史,增强历史责任感,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投入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正视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现状。对于当前高职校园涌进的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对在学生中盛行的社会思潮不加理会,也不该视其如毒草,不敢触碰。正确、进步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社会思潮不仅摧毁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也将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埋下隐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在校园中盛行的社会思潮进行调查汇总分析,有针对性地介绍、评析和批判当前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对社会思潮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质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用我国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点、难点及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关心的能感知到、能触摸到的内容引入课堂加以分析引导,进一步用实际问题来印证思潮的进步与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思潮,看清问题的本质,自觉抵制消极落后、错误腐朽社会思潮的影响,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拓宽社会思潮传播的渠道。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为突破其自身发展的瓶颈,往往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主动与地方经济对接,注重与当地企业融合,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授课程对支撑该专业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研究该课程如何有力地支撑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着重解决好使用统编教材时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不同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塑造职业人所必需的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创业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社会思潮传播的渠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还应该坚持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参观纪念馆、体验企业文化等渠道,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铭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摒弃自由散漫,拜金享乐等错误思想。

(五)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还应当教会学生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看待林林总总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们一方面吸引大学生主动关注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知识不足、甄别社会思潮的能力不足,高职生容易被误导甚至被利用,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相比较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高职生由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人才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侧重技能等原因,很多高职生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认识不足,不懂得运用其中的原理来分析和看待周围的事物,思想行为容易走向极端。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教会高职生掌握分析社会思潮的有力武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分析、甄别社会思潮时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各类社会思潮。要教会学生分析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更要懂得判断一种社会思潮进步与否,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新形势下,社会思潮多元化、涵盖领域广泛、高职生对社会思潮关注程度逐渐提升,在各类思潮交锋的互联网,高职生唯有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把利器,才能确保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受影响,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抵制腐朽社会思潮的侵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不断改革,也需要学生教育管理相关部门的共同促进,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在实践教学中畅通、拓宽路径,既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领,又不能忽视非马克思思潮的现实存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地域文化特点,才能真正实现对高职校园社会思潮的引领。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网. 2010—2014社会思潮动向调查分析报告[EB/OL]. (2005-01-09)

http://theory.rmlt.com.cn/2015/0109/367950.shtml.

[2]欧勇芬.中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职生影响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4(10):94-97.

[3]周红禄,梁茼.新时期社会思潮对高职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Q校的个案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3-36.

[4]于红.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改革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90-92.

(责任编辑:黄文丽)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social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Bi-bao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the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 ar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degrees, which is changing the life outlook and valu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alize the success of the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social though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materialist dialectic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1-0063-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1.0013

收稿日期:2016-01-09

作者简介:王碧宝(1979—)女,福建漳浦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唯物辩证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钢琴教学与演奏的唯物辩证法思考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运用哲学思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