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合作社资源 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

2016-02-19 23:47张海军
现代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机秸秆农户

张海军

充分利用合作社资源 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

张海军

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不仅可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环境,而且能够保证节粮型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目前,秸秆制作饲料的途径大致有三类,分别是秸秆青贮、秸秆制粒、秸秆膨化。秸秆膨化饲料在生产技术和需求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同类产品中占有领先地位,使用秸秆膨化机对秸秆进行膨化后,明显增加了可溶性成分和可消化、吸收成分,使其适口性变好,从而提高了饲用价值,用来饲喂畜禽,可成为优质饲料源。

推广秸秆膨化机和秸秆膨化饲料不仅使当地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季节间、地区间饲草得以均衡供应,为舍饲、半舍饲提供充足饲草,保障粮食安全,保证节粮型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具有极其广阔的需求空间。本文介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促进秸秆膨化饲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1 秸秆膨化饲料的生产原理及效益

秸秆膨化饲料生产的基本原理是把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热能而形成高压喷放,使秸秆纤维细胞壁断裂,破坏秸秆表面蜡质膜,并且自然形成高温、高压、消毒、杀菌、熟化、糖化的质变过程,使秸秆转化成了营养丰富、绿色生态的天然饲料。与干秸秆相比,秸秆膨化饲料的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其中粗蛋白质含量提高50%以上,粗脂肪含量提高67%,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均有下降,木质素含量降低5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1 经济效益

通过检测,添加50%秸秆膨化饲料比传统养殖模式:每头牛育肥期节省精料503.69 kg,可多获利800.11元;每头羊育肥期平均节省精料61.83 kg,可多获利176.2元。添加15%秸秆膨化饲料比传统养殖模式:每头猪育肥期平均节省精料43.5 kg,可多获利148.7元。此外,农民可通过回收秸秆获得收益,可增收600元/hm2左右。

1.2 社会效益

该项目不仅可以带动农村养殖业的发展,缓解日益尖锐的“人畜争粮”矛盾,并可大幅度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通过饲料加工项目的实施,按照在阜新年内完成150个基地的计划,可直接增加2 000个就业岗位,并间接增加就业岗位5 000个。

1.3 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减少秸秆焚烧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令“政府难、百姓难”的秸秆污染环境问题;通过饲喂秸秆膨化饲料有利于提升饲养牲畜的肉质,让更多百姓吃上“绿色肉”“放心肉”;通过施用过腹产生的绿色肥可提升土地的生态价值,有效改良土壤。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秸秆膨化饲料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2.1 保证秸秆回收,取得规模化效益

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需要以一定的规模为基础,没有规模,就无法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区域内秸秆资源回收量是实现规模生产的保障。秸秆资源散布于农田,需要专用机具进行回收和初加工,农机专业合作社无论是在机具数量还是在机具性能方面都具有优势,再加上长期以来为农民提供代耕代收服务,建立起了比较稳定的联系,便于进行秸秆回收,能够保证秸秆的回收量,实现规模化生产作业。

2.2 示范带动,加快推广

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由当地的能人或农机大户发起成立的,这类人是农村中的“能人”和“精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村民产生示范作用。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的逐步显现,示范效果愈加明显,周围的村民更有意愿参与其中,依托合作社的资源来发展自己。

2.3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在秸秆膨化饲料产业生产活动中,农机合作社可以凭借自身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与农户的密切联系来分散风险,通过扩大作业服务范围,可以提高农机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户分散购置机具带来的投资浪费,节省投资,解决需求与效率的平衡。不但为农户节约了大量的支出,还使得秸秆资源利用更加充分,有效增加收益。

2.4 发挥优势,传播技术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农村文化传播和技术推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合作社引进、试验和示范秸秆回收机具来传播先进的秸秆回收技术,并可以发挥农机合作社的资源优势,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向农户传授秸秆膨化的知识和技能,把秸秆饲料化的理念传播给广大农户,为推动乡村秸秆饲料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5 联结纽带,提供信息

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但是整个秸秆膨化饲料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还是重要的联结点。作为广大农户自身利益的代表,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秸秆综合利用活动中可以从农户的角度出发,代表农户向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建议和信息,表达自身的需求。同时,能够对农户进行更有效的监督,降低企业签约、执行和监督的成本和风险,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开拓市场。

3 发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的对策建议

为确保秸秆膨化饲料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循环农业发展步伐,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和企业自身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秸秆膨化饲料产业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开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项目建设。重视和发挥农机部门在技术引进、技术培训、推广运营、示范带动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涉农项目建设中把机耕道、田间道路、机库等农机基础设施列入建设内容,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提高农机化资源的利用率。将土地流转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统一起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将原来的单户农民变为农机合作社社员,使广大农民与合作社成为利益共同体,流转的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以便进行集中连片作业。

3.2 农机部门勇于担当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合作社购置先进适用的秸秆回收机具和秸秆初加工设备,补贴资金应优先满足合作社的购机需要。将保护性耕作和机械深松等农机作业补助项目同秸秆膨化饲料产业项目相结合,适当向承担秸秆膨化饲料产业基地建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加快对现有设备的改进完善,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和精细化水平。帮助企业尽快研发新产品,尤其是能够在田间地头进行饲料加工的可移动设备,以减小秸秆原料运输半径,降低生产成本。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秸秆膨化饲料技术的培训基地,对农户进行秸秆膨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机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选择部分秸秆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条件好的乡镇开展秸秆膨化饲料产业试点示范,推广农作物收获、秸秆捡拾打捆、秸秆初加工、秸秆膨化饲料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探索适合的秸秆膨化饲料产业技术模式。

3.3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农业部门应积极沟通协调,争取省级部门在分配中央财政2016年新增的秸秆综合利用补助资金时,对开展秸秆膨化饲料推广应用给予必要的支持,对秸秆膨化机在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累加补贴。财政部门应研究制定秸秆收储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合作社扩大秸秆收储规模,建议根据收储量对合作社给予资金补贴。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农机具购置、秸秆收储流动资金等的信贷支持,解决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税务部门应加大税收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税收、价格优惠政策。交通运输部门应研究制定秸秆运输优惠政策,建立农作物秸秆运输“绿色通道”,降低秸秆运输成本。农机、农业、财政、工商、税务、质监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证件办理、财务管理、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方面,要尽量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简捷、更具操作性的方法和措施,以促进农作物秸秆膨化饲料产业快速发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

作者信息:阜新农业学校,123000,辽宁阜新

猜你喜欢
农机秸秆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不一样的农机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