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形势 强化服务 实现跨区作业效益最大化

2016-02-19 23:47陈承刚邵珠山
现代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定陶麦收机手

陈承刚 邵珠山

适应形势 强化服务 实现跨区作业效益最大化

陈承刚 邵珠山

近几年来,数量不断增加的小麦收获机,有力冲击着小麦跨区机收市场;而受油价、人工费、机械配件价格上涨和保有量大增等诸多因素影响,小麦跨区作业麦收市场情况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过去那个“遍地是金”的年代已成为历史。为此,如何实现跨区作业效益最大化显得尤为重要。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小麦联合机收跨区作业情况为例,谈谈新时期如何实现跨区作业效益最大化。

1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跨区作业的总体情况

定陶区目前拥有联合收割机1 863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 200台,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割机1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563台。2014年定陶区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436台、联合收割机机手1 008人奔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收割小麦16 266.7 hm2,实现作业收入1 464万元;2015年定陶区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422台、联合收割机机手968人奔赴河南、安徽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收割小麦11 253.3 hm2,实现作业收入1 013万元,2016年已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362台,人数约1 000人,与去年、前年相比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数稍微减少。2014、2015年麦收大忙季节,引进外地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为529台、502台,外地收割机来定陶收割面积分别占总收割面积的16.7%、14.6%。

2 跨区作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存在机手无序流动现象。部分机手认为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跨区作业队在作业时间、地点和作业量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而自行寻找作业地点。无序流动导致机手对作业地点的麦收信息掌握不准确,造成盲目流动;对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如麦收纠纷、机械维修等处理能力差;对转移途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交通事故,更是表现得束手无策,给跨区作业带来负面效应。

(2)小麦联合收割机数量逐年增多。2014年新增小麦收割机170台,2015年增小麦收割机129台,小麦收获时间越来越短,小麦跨区作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比如,马集镇小麦联合收割机户李某,2014年在河南南阳收割小麦7 d,收入25 000元;2015年在河南南阳收割小麦5 d就结束了,收入18 000元。

(3)受到连续阴雨天气影响。2016年南方多地雨水较大,小麦成熟推迟,造成南北小麦成熟时间差减小,部分联合收割机户不再打算参加跨区作业。

(4)机主利益受损。在外地作业的收割机主,由于作业收费、作业顺序问题,常与当地农民产生分歧,甚至引起纠纷,或者发生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往往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处理。比如,2015年小麦联合收割机户张某在安徽收割小麦,本来与农户讲好的价格750元/hm2,收获结束,农户以小麦留茬过高为理由按600元/hm2结算,其实留茬并不高,当地村领导却劝说机主不要和那个农户一般见识,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5)培训力度不大。很大一部分机手和中介人员缺乏专业培训,致使跨区作业工作受到影响。有的机手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不听招呼,擅自行动;有的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会解决,影响了作业效率。比如,有的新机手不重视技术培训,操作技能差,遇到喂入量偏大或作物潮湿,造成排草中夹带损失过高时,却不知道通过降低行走速度、提高割茬、减小割幅等方法降低喂入量,从而减少损失。

(6)农田机耕道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乡镇(街道)的机耕路太窄且路况不佳,存在安全隐患。作业地块分布零星且面积太小,甚至有的地块没法进机,存在农户想用机、机手不敢进地的现象,这也影响了小麦机收进程。

3 应对措施

(1)加强服务。农机管理部门要帮助机手做好跨区作业前的机械维修保养和作业合同签订,并为其多方收集、整理和传递作业信息,确保跨区作业安全有序。组织跨区作业队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机手的不同要求,按照作业地点的远近、作业量的大小、作业时间的长短,组建若干个跨区作业队,以满足不同机手的需求,同时要按照实际需要,确保维修服务人员充足和通讯工具的齐全有效,并做好维修配件的供应及相关服务工作。

(2)严格接机管理,科学调配。农机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的麦收资源,科学合理地调配收割机组,对前来接机的单位,要根据前几年的工作情况,严格把关,并与之签订严密细致、利于监督的作业合同,接机单位最好是乡镇、村级领导组织或农机管理组织。

(3)保障机手利益。引进联合收割机作业的乡镇、村级农机管理组织,要选派得力人员负责,做好收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安排作业顺序,核实作业面积,协调处理纠纷,坚决杜绝“免费”麦收、“人情”麦收现象的发生,切实保障机手的利益,提高机组生产率。

(4)保障安全生产。对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和维护,确保机具技术状态良好,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要让参加跨区作业的农机加入保险,以解除机手的后顾之忧。作业期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排一定数量的宣传服务车辆巡视作业区域,纠正和处理违章作业,维护正常的跨区作业秩序。在跨区作业中,一般作业时间较长,收割强度较大,还不时有夜间作业现象,队员的生活起居必须得到合理的保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防止疲劳作业。对于机手在作业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双方农机管理部门,特别是机组输出地农机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对事故的处理要公平、公正,切实保障机手利益。

(5)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发挥村委会或农民合作社的作用,修好、修宽机耕道,提高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增加机手收益。

(6)积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等形式扩大合作组织作业服务规模,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农机的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

(7)在土地流转整合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夏收夏种”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8)对小麦、玉米种植和机械作业加大补贴力度,真正做到让农民愿意种、不愁收,培育一批粮食生产大户,带动先进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 实现跨区作业效益最大化的建议对策

(1)跨区作业要依靠农机合作社的群体优势,不能搞单打独斗。精心设计好作业路线图,使机械流动合理化、收益最大化、服务优良化、转移快速化。组团跨区,可以相互照应,合作社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优势和技术优势;而且,合作社对机械作业质量有严格要求,特别是能严格执行收获留茬高度和秸秆切碎长度等作业标准,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这样,农民当然欢迎,以合作社为基本单位组团跨区作业仍然会有市场。

(2)新机具是抢占“制高点”利器。“装了小麦切碎器的联合收获机,在外地收小麦时农民都抢着用,平均每台机器1 d能收5 hm2多小麦,收入达4 000元。而没装切碎器的联合收获机,外出跨区作业时只能当替补队员,坐冷板凳了。”这是菏泽市定陶区大多数机手的肺腑之言。

(3)缩小“作战半径”降低风险。合理规划跨区作业半径,避免长时间、远距离的外出跨区日渐成为新趋势。许多老机手认为,合理的跨区半径是250 km一站,因为大致每增加100 km,小麦就晚成熟1 d,这样的距离,几台机器一个晚上就能到达,也不影响团队的整体推进。长时间、远距离的外出跨区,可能造成人力成本消耗过大,油料成本增加,会影响到机手收入,应尽量避免。

(4)3~5台收割机编队跨区作业机动灵活。以前的大型跨区作业队由几十台收割机组成,主要沿国道、省道转移。2016年“三夏”跨区作业,不少机手组织3~5台收割机编队出征,主要活跃在县乡公路,这样的编队更加机动灵活,效益很好。

(5)科学规划效益好。近几年的跨区作业经验表明,提前弄清小麦收获情况,结合农户需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分流,跨区机械分机型、分批次、分地域参与作业,是避免机手盲目行动、提高作业效率、实现跨区作业收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作者信息:菏泽市定陶区农机局,274100,山东

猜你喜欢
定陶麦收机手
听一线机手“吐槽”
又是一年麦收时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泥砖筑叠(中国画)
刘麦收 国画作品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10kV用户分界开关在定陶电网的应用分析
别了,定陶
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墓主身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