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

2016-02-20 05:44马文燕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韧性中学生效应

马文燕,余 洋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农村留守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

马文燕,余 洋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贵州省6所中学的762名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中学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有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3)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31.95%。

农村留守儿童;中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自尊;中介效应

引言

农村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继续留在农村生活的初中生和高中生[1]。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话题,而留守中学生作为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与学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更应该受到关注与重视。以往的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留守中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在家陪伴子女的时间较少,这种父母和子女长期分隔两地的状况,导致亲子关系疏离、家庭教育缺失,留守中学生无法享受到父母的陪伴、关心与爱护,并且在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及面临学业压力等多重压力之下,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2-9]。刘宗发和冉汇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与非留守中学生相比,留守中学生更容易表现出偏执、敌对、强迫、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中学生[9];宋广文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期的留守经历会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都低于普通中学生[7]。因此,如何增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提高他们应对困难或挫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与研究的热点话题。

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压力与挫折时的一种反弹能力[10],心理韧性具有普遍性,在个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发挥着积极作用[11-13]。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对逆境经历反弹的适应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14],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问题。心理韧性主要受到内部保护因素和外部保护因素的影响,内部保护性因素即个体因素,如自尊等;外部保护性因素即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等[15-16]。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社会支持能够缓解个体应对逆境、困难或挫折时的压力,从而增强心理韧性,这对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11,16-24]。而自尊作为个体的内部保护性因素,同样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使个体更好的去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25]。有研究结果表明,自尊与心理韧性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帮助个体维持较高的自尊水平,有助于增强心理韧性,提高个体应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能力[21,26]。另外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自尊对心理韧性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2,20-23]。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积极探讨了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自尊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心理韧性与抑郁、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网络欺负、压力事件与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关系,并从中获得丰富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而以农村留守中学生为被试,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关系的研究则非常罕见,因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探讨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潜变量建模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的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遵义市、修文县、黎平县6地的6所中学1000名留守中学生为被试发放调查问卷,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发放,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剔除缺失值过多、规律作答和没有作答等无效问卷,最后回收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76.2%。其中男生347名,女生415名;初一157名,初二101名,初三108名,高一179名,高二144名,高三73名;平均年龄16.25岁。

1.2 研究工具

(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由Zimet等编制,该量表共12个条目,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分量表。量表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在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4、0.643、0.698、0.755,根据量表原有的结构,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 =3.93,CFI=0.93,TLI=0.91,RMSEA=0.06,SRMR=0.043。

(2)自尊量表(SES)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本量表为单维结构,共10个题目,按1-4计分,分数越高,个体的自尊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4。

(3)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由胡月琴、甘怡群于2008年编制,该量表共27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该量表分为目标专注、积极认知、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和家庭支持共5个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0、0.698、0.640、0.658、0.695、0.627,根据量表原有结构,使用 AMOS 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3.5,CFI=0.79,TLI=0.77,RMSEA =0.058,SRMR=0.064。

1.3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使用AMOS 21.0进行潜变量建模检验中介效应。

1.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由于共同方法偏差大量存在,并且本研究使用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三个量表对同一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因此有必要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数据进行偏差检验[27]。对问卷的所有条目进行因素分析,所得KMO值为0.857,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9465.757,df=1176,P<0.001,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数有13个,第一公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15.094%,小于临界值40%,没有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效应[28]。

2 结果分析

2.1 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韧性的总体特点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韧性的总体特点见表1所示,其数据统计结果表明: (1)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在性别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农村留守初中生与高中生的自尊与心理韧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高中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中生。

表1 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总体特点

2.2 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自尊相关分析结果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自尊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社会支持与自尊、自尊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有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

2.3 社会支持、自尊对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韧性为因变量,自尊和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生的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其解释率为32.3%。

表2 社会支持、心理韧性、自尊相关分析

表3 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的回归分析

2.4 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进一步探讨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考察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在自尊量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其CFA各拟合指标为:χ2/df =11.11,GFI=0.89,CFI=0.79,TLI=0.73,RMSEA=0.12,SRMR=0.075;由于自尊量表属于单维量表,共10个条目数,所以采用平衡打包法将自尊量表分为3个指标进行分析[29],并对其模型进行修正后,得出CFA各拟合指标为:χ2/df= 6.6,GFI=0.94,CFI=0.90,TLI=0.85,RMSEA =0.086,SRMR=0.059。

对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进行修正后,中介作用模型的各拟合指标如图1所示:χ2/df=6.4,GFI=0.94,CFI=0.90,TLI=0.86,RMSEA=0.08,SRMR=0.058,表明该模型拟合可接受。

图1 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

表4 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

基于潜变量建模的Bootstrap方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如表4所示,本次检验进行了5000次重置抽样,结果表明,社会支持→自尊→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的百分位数Bootstrap置信区间(0.137 -0.262)不包含0,表明间接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其中介效应存在;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直接效应的百分位数Bootstrap置信区间(0.294-0.524)不包含0,直接效应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其部分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比值为(0.108)/(0.338)=31.95%。

3 讨论

3.1 农村留守中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韧性的特点分析及其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中学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较突出,为了更好地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留守儿童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导致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农村留守高中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中生,原因可能是高中阶段是学生继续升学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老师、亲戚朋友等对高中学生继续升学的期待,因此在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支持与鼓励。表2的相关分析和表3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留守中学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社会支持与自尊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5,20-23,30]。这表明个体的社会支持与自尊水平越高,心理韧性就越强,其面对困难、挫折或负性生活事件的反弹能力就越强[11-12,16,20-24,26]。

3.2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在本研究中,为了探讨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以社会支持为预测变量、自尊为中介变量、心理韧性为因变量,基于潜变量Bootstrap建模的方法,构建其中介效应模型如图1所示,中介效应模型的各拟合指标为:χ2/df= 6.35,GFI=0.941,CFI=0.901,TLI=0.863,RMSEA=0.084,SRMR=0.0575,表明该模型拟合可接受[31-32]。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自尊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部分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比值为31.95%,这说明农村留守中学的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作用,一部分通过自尊来实现,另一部分是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直接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自尊和社会支持作为心理韧性的两种保护性因素,对心理韧性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留守中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面临众多问题,在缺乏更多社会支持,尤其是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时,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出现心理、行为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随着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证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留守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培养了其自尊心与自信心,有利于增强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提高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或负面生活事件的能力,对他们获得地良好的学业成绩与促进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4 研究结论

(1)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初中学生;

(2)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韧性均呈显著正相关;

(3)农村留守中学生的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量占总效应量的31.95%。

[1]谷传华.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43-149.

[2]吴瑞,李建桥,曹型远,等.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685-690.

[3]吴瑞,李建桥,刘琴,等.留守中学生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4,43(4): 586-590.

[4]任彩霞.河南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7):1079-1081.

[5]程少贵,郝加虎,陶芳标.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 439-441.

[6]吴瑞,李建桥,刘琴,等.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1019-1022.

[7]宋广文,何云凤,丁琳,等.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2):87-91.

[8]张万军,李杰,冯晓明,等.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5-7.

[9]刘宗发,冉汇真.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教育评论,2012(3):63-65.

[10]Windle G.What is resilience A review and concept analysis.Reviews in Clinical Gerontology,2011,21(2): 152-169.

[11]赵燕,张翔,杜建政,等.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抑郁及孤独的关系:心理韧性的调节和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4,22(3):512-521.

[12]宋潮,麻超,张怡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校流动儿童应对倾向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2):127-132.

[13]赵燕.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5(12):53-57.

[14]Jowkar,B.,Friborg,O.,&Hjemdal,O.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in Iran.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0,51(5): 418-425.

[15]赵晶.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3.

[1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27-130.

[17]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5):1175-1177.

[18]韩黎,李茂发.农村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85-390.

[19]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等.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14-118.

[20]宋广文,骆风,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3):48-53.

[21]姚若松,蔡晓惠,蒋海鹰.社会支持、自尊对老年人心理弹性和健康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6,36(3): 239-244.

[22]姬彦红.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2):81-86.

[23]韩黎,张妍.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51-53.

[24]冯志远,万鹏宇,黄琴,等.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网络欺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8-11.

[25]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9-541.

[26]张海鸥,姜兆萍.自尊、应对方式与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9):77-82.

[27]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6):942-950.

[28]罗杰,周瑗,陈维,等.教师职业认同与情感承诺的关系: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3):322-328..

[29]吴艳,温忠麟.结构方程建模中的题目打包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59-1867.

[30]姚海娟,张忠堂.人格特征在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93-96.

[31]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36(2):186-194.

[32]温涵,梁韵斯.结构方程模型常用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J].心理科学,2015,38(4):987-994.

[责任编辑:刘大泯]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left-behi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MA Wen-yan,YU 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

The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self-esteem scale(SES)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cal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762 left-at-home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6 middle schools in Guizhou Province,and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esteem o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The 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rural left-behi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middle-level;(2)Social support,self-esteem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3)Self-esteem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which mediates 31.95%of the total effect.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Middle school students;Social support;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elf-esteem;Mediating effect

B844.2

A

1674-7798(2016)09-0063-05

10.13391/j.cnki.issn.1674-7798.2016.09.013

2016-08-18

马文燕(1989-),男,贵州赫章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韧性中学生效应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懒马效应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