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绿洲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2016-02-21 16:38单国锦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奶牛养殖场

单国锦

(临泽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临泽 734200)



关于打造绿洲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单国锦

(临泽县畜牧兽医局,甘肃 临泽 734200)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饲草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严格按照农村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坚持把发展以奶牛为主的草畜产业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举措,以创建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和打造绿洲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为主线,突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疫病防控三大重点,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助推、典型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进奶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推动绿洲奶牛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畜牧业;奶牛;发展;对策

临泽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2 729 km2,辖7镇,总人口15万人,总耕地面积3.33多万hm2。境内生态环境及水质资源良好,秸秆饲料资源丰富,属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是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理想场所,也是奶牛养殖的最佳生态区。

1 做法及成效

1.1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中不断扩张发展规模

健全完善“市场+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入手,加快奶牛养殖规模的合理扩张。以雪莲乳品公司为依托, 加快奶牛养殖场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以养殖场区、专业村社、养殖大户为主体的规模养殖形式,形成了以“统一圈舍标准、统一引进良种、

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制、统一组织销售、分户经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奶牛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 至目前, 全县建成大型奶牛养殖场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场区5个,组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9个,奶牛养殖数量从2008年的7 500头扩展到现在的12 500头, 增长66.67%,年产鲜奶从2009年的17 650 t增加到现在的32 589 t,增长84.6%,奶牛单产由原来的5 t提高到现在的5.9 t以上,奶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壮大。

1.2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43个牛羊产业大县和10个奶牛养殖大县之一机遇,大力推行循环清洁标准无害化生产,对新建的奶牛养殖小区每个给予扶持20万元的优惠政策,为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严格落实中央财政奶牛良种补贴政策,在每头奶牛补贴冻精2支、每支15元的基础上,筹措资金620万元,对享受奶牛良种补贴改良后的优质后备母牛给予每头500元的补助;对奶牛养殖大户每新建1个30 m3以上青贮氨化池,每立方米补助30元;对每新种植连片3.33 hm2以上优质苜蓿,每亩补助100元;对统一从县外购进奶牛的,给予贷款扶持贴息2 a;对新成立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个给予1万元的补助等扶持政策及措施。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对奶牛养殖场区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体系、挤奶厅设备进行了建设更新和完善,有力促进了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和奶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1.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

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亮品牌的发展思路,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推动、典型带动、龙头联动的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奶牛养殖场区和乳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雪莲乳品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县一家集良种奶牛繁育、乳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建成年处理鲜奶3.6万t液态奶生产线一条的基础上,雪莲公司投资3 000多万元,建成年加工6 000 t高标准奶粉生产线,可生产纯牛奶、酸牛奶、乳饮料三大系列15个品种的产品。公司生产的“雪莲牌”乳制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连续评为“甘肃省名牌产品”。2011年,雪莲乳品公司奶牛养殖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部级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

1.4加快畜牧科技推广宣传推行科学饲养管理

在保持奶牛数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以实施奶牛良种补贴项目为契机,将奶牛良种补贴等项目重点集中在奶牛养殖场区实施,加大良种奶牛引进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产奶率高、品质好的品种,通过胚胎移植、良种奶牛冻精授配等工作力度,提高奶牛品质和鲜奶产出率,切实加快奶牛良种化步伐。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以“五良”配套技术的整合组装为切入点,重点推广养殖场区规模生产、高产奶牛繁育与规范化饲养管理、优质青贮饲料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切实增强养殖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科学饲养水平,把养殖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确保奶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2 存在问题

虽然临泽县奶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受市场需求和科技服务等因素制约,仍存在一些影响奶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龙头企业缺乏,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全县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仅有甘肃雪莲乳品有限责任公司1家,由于市场供需矛盾以及缺乏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龙头企业,鲜奶主要以供销合同制的形式销往兰州伊利公司,酸奶主要满足本地需求,生产的奶粉省内主要销往兰州,分散奶牛养殖户缺乏稳定的产品价值转化支撑载体,制约了奶牛产业纵深发展。二是发展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产业链。企业与奶农之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尤其是缺乏精、深加工产品,产品“买难”、“ 卖难”现象依然存在,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不强。由于受资金、技术、养殖户文化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畜禽良种不良法、饲养技术不规范等现象,规模化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饲养技术和奶牛产前、产中、产后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饲养周期长、成本高、肉质差、鲜奶产量低的问题,奶农收入受到一定影响。

3 对策建议

3.1继续加快奶源基地建设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高标准优质奶源基地,是奶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抢抓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奶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筛选一批符合自身实际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养殖基地建设、良种引进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使政策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区建设倾斜。二是鼓励奶农积极修建和入驻养殖场区,发展人畜分离、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标准化养殖模式,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三是以新建和整合中小养殖场区为抓手,从乳品企业自建养殖牧场、大户发展规模养殖场、现有奶牛养殖场区扩群和新建标准化示范场四个层次上做大规模养殖基地,提高基地规模经营水平;加快产业科技进步,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品质标准化之路,带动全县奶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3.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龙头企业是带动奶产业发展、形成产业优势的关键。一是坚持“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乳品加工企业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场区养殖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将养殖户真正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着力培育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二是支持现有乳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有重点地引进国内外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在本地建基地、拓市场、带农户,提升我县奶产业整体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生产技术标准化和销售市场信息广的优势,持续推进 “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原料生产、供应和产品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实现养殖户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切实增强养殖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3.3从制定优惠政策上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推动奶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强对奶牛养殖农户、奶农合作社等给予信贷支持,对新购进良种奶牛,发展规模养殖的企业和养殖户,积极协调解决贷款,并视其规模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为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二是继续推行和建立鲜奶收购等补贴政策,争取将牧业机械和挤奶机械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重点向奶产业倾斜;鼓励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区建设,对养殖小场区的水电路、粪污处理、防疫、挤奶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给予适当补助。三是积极推行奶牛养殖保险政策,采取“政府担保,商业运作、农户受益”的订单养殖保险模式来降低养殖风险,通过保险来分散经营风险,并以保险的形式消除企业和养殖农户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

3.4从产业转型发展开始实施品牌战略

创优品牌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引擎。奶产品加工企业要结合市场和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品牌战略、树立品牌意识,主动创建自己特有的品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县奶牛养殖消费市场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小、散、低”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只有推进标准化养殖,实施品牌化战略,才能促进养殖业提质增效。一要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扎实做好良种奶牛扩充工作,以优质的奶牛繁育基地建设为依托,实现品种升级换代,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要扶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奶产品深加工,创造上档次、上水平的名牌产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形成自己独特的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向大流通大市场方向推进,提高奶产品加工增值效益。三要创新实施“互联网+奶产业”行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奶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全县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构筑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奶产业发展新形态。同时,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地(产品) 认证(认定)、绿色产品认证等,使奶产品符合国内外市场的准入条件,提高市场竞争实力,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3.5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以提高养殖科技含量

完善的服务体系是加快科技推广和做大做强奶产业的有力支撑。一是健全完善畜牧科技服务支撑体系。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养殖小区管理人员、奶牛饲养技术员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力度。坚持以“五良”技术组装配套为切入点,重点推广养殖小区规模生产、规范化饲养管理、饲草青贮氨化等先进实用技术,着力提升奶牛现代化饲养和科学管理水平。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Building a Demonstration Base on Green Dairy Cow Cultivation

SHAN Guo-jin

(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Bureauoflinzecounty,LinzeGansu734200China)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forage resources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t Linze County, it consider the livestock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rich local 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husbandry could accelerate the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ing. Relying on policy support,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typical driving, the government creates circular economy model and demonstration areas on green dairy cow cultivation. Moreover, it focus on animal breeding, base constru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airy industry and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dairy cow cultivation.

Livestock husbandry; dairy cow;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004-6704(2016)04-0060-03

2015-10-18

单国锦(1977-),男,甘肃张掖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管理工作。

S 852.651

A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奶牛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奶牛吃草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