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6-02-21 16:38张想容任爱萍谭海平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牦牛肉临夏州临夏

王 晶,张想容,任爱萍,谭海平,马 睿

(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 临夏 731100)



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晶,张想容*,任爱萍,谭海平,马睿

(临夏州农业科学院,甘肃 临夏 731100)

临夏州牦牛产业是临夏州发展牛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在全面分析临夏州牦牛产业的同时,深刻剖析了临夏州牦牛产业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提出了促进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1 临夏州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2 000 m。临夏州境内河流纵横,有黄河、洮河、湟水等30多条。全州总面积8 169 km2,下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积石山县,东乡县,和政县。诸多自然因素造就了临夏州得天独厚的畜牧养殖环境,且畜牧业是临夏州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5年从事畜牧业人口占农牧总人口的4.2% ,完成畜牧业产值农业产值40.67%,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48.77%。

2 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

临夏州牦牛业是典型的下游产业或终端产业,其主要产业链为活牛交易、育肥或屠宰、加工和销售三个或四个环节。也就是说上游育种、养殖放牧环节在本州基本没有,本州进行下游环节的生产与管理,即异地育肥和屠宰销售加工。

2.1牦牛异地育肥

临夏州饲养牦牛主要集中在沿太子山靠近甘南和青海村镇的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县四个县,和全州的肉牛养殖带重叠在一起。以前饲养量比较大,近年来,由于肉牛(黄牛)大量普及,放牧牦牛经济效益下滑,全州的饲养量不超过5 000头,而且主要是分散在山区,农户主要饲养的犏牛,而且饲养的牛龄都较大,成为育肥的架子牛重要来源之一。临夏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是甘南、阿坝等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的交易出口地区,州内最大的交易市场年交易牦牛约30万头,通过临夏市场过境销到外地(如河南、宁夏等)的活牦牛及犏牛达10万头以上。依靠方便的交易市场、相对丰富的饲草和牦牛犏牛资源,临夏州是甘南州等青藏高原地区牦牛和犏牛的育肥集散地。根据有关调研资料,全州全年共育肥出栏牦牛1.5万头、犏牛0.8万头。育肥季节为10月到来年3月,主要分布在临夏县、临夏市及康乐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以农户散养为主,在养殖上还没有达到规模化水平。即便有少数企业已经开始牦牛异地育肥,但是离集约化养殖还有一定距离,所以饲养成本高,饲养水平低,饲养环境相对较差。

2.2牦牛屠宰销售加工

牦牛的屠宰、加工、销售是临夏牛业最显著的特色。在临夏市和临夏县的肉牛屠宰、加工、销售企业,主要以当地育肥和通过市场交易买来的牦牛、犏牛为牛源,进行屠宰、加工、销售。相关企业有20多家,其产品除冷冻肉、冷鲜肉之外,还有熟食品类及生化制品类。且每家企业都有较大型的冷库以应对季节性牛源供应的特点。牦牛皮交易加工也是一个特色,临夏州全年交易牛皮300万~400万张,其中牦牛皮占三分之二以上。这些牦牛皮主要来源于甘南、青海等地。州内主要毛皮市场都有牦牛皮交易,但全州的加工能力有限,只占贸易过境量的一小部分。临夏州也是重要的牦牛奶加工基地,主要以甘南等藏区牦牛奶曲拉为原料进行加工系列干酪素。2015年加工曲拉共约5 000 t,生产各种干酪素系列产品约3 000 t,目前正在开发用鲜牛奶生产食品级干酪素的可能性。虽然我州的牦牛奶曲拉加工干扰素产业初具规模,但随着牧区饲养数量降低,企业的原料来源受到限制,这些企业进一步如何发展值得探讨。

3 临夏州牦牛产业发展对策

我州牦牛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所加工的大多均为初级产品且产品形式单一,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宣传和营销,品牌意识淡薄,没有突出牦牛优良的品质与特色优势,故牦牛产品的消耗仅局限在州内及周边临近地区,在全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上尚未涉足。而且优质牦牛肉与黄牛肉价格基本持平,资源的比较优势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牦牛产品的加工增值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出来,产品转换率低,其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因此把临夏的牦牛业放在全省、全国牦牛产业链来考虑,重点发展打清真品牌和有机品牌,进行牦牛肉、牦牛奶和牦牛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全身是宝”的牦牛进行深度开发,是临夏州的使命。同时,临夏州也有这样的发展条件,也是体现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3.1探索打造清真、高原、有机牦牛肉生产链,做强牦牛肉供应链

据有关资料介绍,牦牛肉鲜嫩味美,蛋白质含量21%~22%,比黄牛肉高58.7%;脂肪含量2%~3%,比黄牛肉低69.8%,并且富含维生素B1、B2 和钙、磷、镁、铁、锰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且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0.60~0.83。牦牛肉独有的肉制特性能制成各种优质的肉产品,如灌肠制品、肉干、肉松、肉脯、肉条等。牦牛长期生长在海拔3 000 m 以上的纯天然牧场,人类活动少,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有“吃的是冬虫草、喝的是矿泉水”之称。所以,牦牛肉是正宗的绿色产品,日益被市场看好,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节粮型畜产品生产看,牦牛肉都将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临夏有较高的异地育肥水平,研究开发牦牛、犏牛专项育肥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利用临夏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甘南、青海等青藏高原地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附近牧区建立有机牦牛生产基地,在临夏建立一批有机牦牛育肥及屠宰加工基地。在现有的加工屠宰文化和比较现代的生产基础上打造清真、高原、有机牦牛肉,其中“清真”富有文化和饮食特殊含意,高原意味着纯净无污染,有机意味食品安全级别中的最高级别。各相关企业进一步按照“基地向藏区延伸、市场向国内外扩展”的思路,按有机牛肉的生产要求,通过牧民合作组织建设,向上游整合,将基地建在青藏高原的乡村,利用临夏独特的清真文化优势,大力宣传清真、高原、有机牦牛肉的品牌,提高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同时引进省外有关牦牛产品开发公司在临夏州建立基地进行生产,使牦牛、犏牛的育肥、加工和开发向深度发展。

3.2加强对牦牛奶制品的深度开发

牦牛奶具有丰富的蛋白质、乳脂、乳糖、矿物质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及乳清白蛋白。干物质总量比荷斯坦奶牛高出1.2~1.4倍,牦牛奶本身就是一种浓缩奶。牦牛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品的特色,牦牛乳的原生态性、稀有性和高营养价值,决定其产品定位的高端性。对于牦牛奶产品来说,在前期产品开发过程中,我州应以鲜奶、酸奶和奶粉为主,鲜奶的优势在于消费量较大,但酸奶的产品利润较高,且牦牛酸奶具有浓郁的香味和良好的凝乳性能,是一个非常具有生产前景的产品;最后是奶粉,奶粉具有加工运输成本低和保存时间长的优势。另外,我州加工企业也要在单纯加工干酪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高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如功能性酪蛋白食品或药品等,提高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草场超载,牦牛养殖数量不可能增加太多,因此在异地育肥农牧合作的基础上,同时和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在牦牛品种改良、提高奶产量和品质方面适度开展经济杂交,同时利用常规繁殖技术提高牦牛繁殖率,从而提高群体产奶水平。

3.3打造特色皮革加工业

牦牛是唯一产绒的牛种,牦牛绒被称为“雪绒”,其纤维柔软滑糯、弹性好、蓬松保暖, 用其织成的针织品、呢绒等产品,外形丰厚、绒毛平顺、手感滑腻柔软、光泽柔和、保暖性好,且不易毡缩、起球等,各方面指标都胜过羊毛织物,因而其经济价值高, 深受消费者喜爱。牦牛皮可分犊牛皮,小牛皮, 大牛皮3类。犊牛生皮,一般加工成剪绒,用于制作毛皮手套,剪绒帽子、剪绒皮衣和棉鞋等;大、小牛皮可加工成底革、面革和机械用革等,用于制作皮箱、皮包、皮衣、皮带及工业用品的生产等。因此,在现有的特色牛皮皮革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引进高端牛绒、牛皮加工及生产技术,将我州特有的文化引入牦牛皮毛的开发及皮衣、皮具等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中,提升其独特的价值,打造高原特色皮革业。

3.4做好市场建设与服务

临夏州是甘南等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活牛、牦牛皮交易“出口”地,是牦牛奶(曲拉)收购加工集中地,建设好活牛交易市场、皮毛交易市场,建设好牦牛肉、牦牛奶、牦牛皮加工企业集群,提供优质服务,不仅对藏区稳定发展有利,也对临夏的发展和稳定有重要作用。因此,应重视并努力做好市场建设与服务,继续完善信息、防疫检疫、牲畜滞留服务、运销、食宿等配套基础配套设施,为牦牛及其副产品流入临夏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支持牦牛产业的发展。此外,要加大草原改良和保护力度,落实国家草原保护奖励机制和政策,改善牦牛生存环境,在牦牛效益适当提高的时候,可在临夏太子山一带草地继续饲养,以支持牦牛业的发展。对目前少部分养殖户面临的品种退化、个体变小等问题,要引进优良牦牛品种,通过改良以提高个体产量。

[1]杨勤.甘南牦牛产业的优势和问题及发展思路[A].中国牛业科学,2008,34(7):66-69.

[2]马林林, 马连磊.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J].中国畜禽种业, 2012,(2):27-29.

[3]万红玲,雒林通,吴建平.牦牛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A].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37-39.

[4]周小玲,郝力壮.青藏高原牦牛乳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景[A],中国奶牛,2012(20):40-44.

[5]牛春娥,张利平,孙俊锋,等.我国牦牛资源现状及其产品开发利用前景分析[A].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 3-5.

[6]郭宪,阎萍,梁春年,等.中国牦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中国牛业科学,2009(35)2:55-57.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Yak Industry in Linxia Prefecture

WANG Jing, ZHANG Xiang-rong, REN Ai-ping, TAN Hai-ping, MA Rui

(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ofLinXia,LinXiaGansu731100China)

Linxia yak indust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nxia cattl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Linxia yak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t deeply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Linxia yak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ak industry in Linxia

Linxia state; yak;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004-6704(2016)04-0075-03

2016-01-25

王晶(1982-),女,甘肃临夏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科研工作,E-mail: 919499516@qq.com。

张想容(1983-),女,甘肃临夏人,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畜牧推广工作,E-mail: 840933925@qq.com。

S 8-1

A

猜你喜欢
牦牛肉临夏州临夏
辐照剂量对风干牦牛肉中鲜味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寻觅临夏至味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三个“百亿”产业撑起脱贫梦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