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及策略

2016-02-21 21:09王世雷祁世栋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畜间金昌市布病

王世雷,祁世栋

(金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金昌市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及策略

王世雷,祁世栋*

(金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感,其他家畜也可发生。可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等。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和孕妇可引起流产等。目前,布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永昌县已被甘肃省兽医局列为奶牛和羊布病一类防控区;金川区为奶牛布病一类防控区,羊布病二类防控区。在《金昌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布病被列为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之一。

1布病防控工作现状

经过近20年的综合防治,1994年金昌市由布病流行区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之后每年监测血清200份,因长期未监测出阳性畜,逐步放松了布病防控的工作,布病发生了由量到质的转变。

1.1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现场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我市畜间布病的发生情况、流行区域、牲畜种类、饲养条件、母畜流产数、公畜睾丸炎数、关节炎数、病死畜及流产分泌物的处理、购入与检疫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累计排查养殖户1.1万余户,调查羊73 056只,奶牛4 096头,奶牛和羊流产情况占调查总数的1.9%,关节炎和公畜睾丸炎分别占调查总数的0.11%和0.023%。

1.2实验室检测情况

2012年,共检测奶牛、羊13 434头(只),其中检测羊12 464只,检出阳性羊97只,阳性率为0.78%;检测奶牛970头,未检出阳性奶牛。2013年,共检测奶牛、羊15 979头(只),其中检测羊14 501只,检出布病阳性羊15只,阳性率为0.10%;检测奶牛1 478头,未检出阳性奶牛。2014年共检测奶牛、羊34 686头(只),其中检测羊32 078只,检出阳性羊376只,阳性率为1.17%;检测奶牛2 608头,阳性奶牛48头,阳性率为1.84%。2015年,截止目前已完成奶牛、羊布病检测48 881头(只),其中检测羊44 785份,检出阳性羊1 815只,阳性率为4.05%;检测奶牛4 096头(次),检出阳性奶牛18头,阳性率为0.44%。

由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市畜间布病已出现较大反弹,金川区、永昌县畜间布病感染率均已超过稳定控制区标准,全市12个乡镇中均发现阳性病畜,部分乡镇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永昌县部分乡镇发生人感染布病事件,防控形势严峻。

2布病发生原因分析

2.1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角度分析

2.1.1调查情况金昌市畜间布病在近年来偶有发生,呈零星散发状态,发病动物主要为奶牛,羊发病数量近三年逐渐增多。

2.1.2牲畜调动情况近年来从山东、江浙、甘肃肃南等地引进小尾寒羊、湖羊等品种的现象增多,养殖户之间相互倒种现象较为普遍;奶牛跨区域调运、交易比较频繁,调运牲畜大多未经严格的布病检疫。

2.1.3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绝大部分散养户无害化意识淡薄,对病死畜及流产物随意丢弃,只有部分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消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2.1.4发病特点基础设施完善、能够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发病率较低,甚至零发生,而一些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善,随意引种倒种的中小养殖场发病率较高。另外,从动物自身情况看,高产母羊、引种羊及杂交羊发病率普遍较高。

2.2从实验室检测角度分析

今年实验室检出阳性病畜数据较往年增长显著,主要是和今年的检测面扩大有直接关系,往年以抽检为主。

2.3从综合角度分析

2.3.1养殖量剧增防疫意识淡薄,是流行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农牧民群众大力发展养羊业等草食畜牧业,全市牛羊等牲畜养殖量迅速增长,地区间牲畜及其产品交易频繁,跨区引进牲畜数量增多,部分养殖户防疫责任意识不强,引种时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检疫、监测、隔离、消毒等措施难以严格落实到位,造成布病疫情输入我市。

2.3.2牲畜无序流动严重,导致布病疫情扩散蔓延部分乡镇、地区牲畜常年频繁流动,牲畜移场放牧、易地放牧、混牧混放和群众之间随意买卖、倒换倒种等现象严重,为布病传播提供了途径,导致疫情扩散。

2.3.3养殖者对布病防治知识认知差导致自身和畜间布病疫情加重 养殖者对布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甚至缺乏兴趣,普遍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基本技能。出现牲畜流产及病畜不报告,牲畜流产物不能妥善、规范处理,而是被随意丢弃,牛羊患病后不及时淘汰,导致布病的发生和人畜间传播。

2.3.4资金、技术、人力不足制约着畜间布病控制措施的有效开展 由于受资金、技术、人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布病监测净化工作难以全面覆盖,随着时间的积累,疫情呈快速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市只对奶牛进行全覆盖布病检疫净化,而羊的检疫净化则以重点地区、重点场(户)抽检为主,难以全面及时掌握整体发病情况。

3防控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落实防控责任,是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意见》、《关于全市近期防制布鲁氏杆菌病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及《金昌市农业灾害与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执行,及时调整重点检测对象,细化防控工作方案和监测净化目标任务,明确具体的工作措施,并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3.2加大检测力度

全面净化畜群,是根本上防控的有效手段。按照“分区域、分畜种、分阶段防控的策略”,根据发病形势适时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切实做到“五个百分之百”的检测要求(即对布病非免疫奶牛、种羊场种羊、外地调入的奶牛和羊、阳性动物同群畜、布病阳性病人所在场所动物做到100%检测),确保所有行政村全面覆盖,检测任务到场到村。同时,强化阳性畜群跟踪检测,对抽检出有阳性畜的羊群,采取持续跟踪监测的原则,至到再没有阳性畜出现为止,达到彻底全面净化的目的。

3.3做好疫情处置

彻底扑杀阳性畜,是防控的必要措施。发生疫情后,认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对检出的布病阳性畜,严格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要求,及时进行了隔离、全部予以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患病动物污染的圈舍、场地、人员及车辆进行了彻底消毒。

3.4加强检疫监管和活畜移动控制

防控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管,严禁从布病疫区调运动物,严禁布病患畜、阳性畜进入流通领域,严禁私自转移病畜。同时,从外地调引羊、奶牛和黄牛时,由兽医技术人员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做到动物检疫合格证和布病检疫报告两证齐全。调入后严格执行落地报告、查证验物和隔离观察制度。

3.5做好布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防控的预警措施应继续按照“分区域、分畜种、分阶段防控的策略”,“检疫、监测、净化、淘汰”的工作思路,落实省、市布病监测计划,加大检测范围和数量,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6规范疫情报告

掌握疫情动态,是防控工作的风向标。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规范疫情报告程序,做到阳性病例及时报告,监测净化周报告、月报告。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卫生部门定期召开布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并加强布病防控相互通报机制,发生人感染布病和畜间布病时及时进行通报,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3.7做好宣传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主动与卫生部门配合,大力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宣传告知和技术培训,普及布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引导养殖者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实施科学饲养、人畜分离;指导兽医技术人员规范开展布病检疫监测工作,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3.8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不断强化对基层布病防治人员的技能培训,稳定、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改善一线单位布病防控工作条件,增加布病防控经费投入,提高畜间布病防控能力。

[收稿日期]2015-09-07

[作者简介]王世雷(1980-),男,甘肃武威人,硕士,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通讯作者]祁世栋,E-mail:gswsl2005@126.com

[中图分类号]S 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127-02

猜你喜欢
畜间金昌市布病
山西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畜间炭疽防控排查督导工作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控措施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建平县畜间布病防控实施关键技术与 保障措施
喵?我能听懂你说话!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小兔子不倒翁
金昌市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青海畜间包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