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2016-02-21 21:09常永杰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病防治布病氏杆菌

常永杰

(通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通渭743300)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

常永杰

(通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通渭743300)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经长期的检测和净化工作,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近年来主要以奶牛的“两病”(布病、结核)检测为重点,放松了对牛羊的检测和净化,致使布病死灰复燃,在部分地区呈散发性流行,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布氏杆菌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病原

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 ℃10 min即可死亡;阳光直射1 h死亡;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山羊、绵羊和猪。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该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畜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畜的精液内,多经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传播。

2诊断

本病之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特征。流产是最重要的症状之一,流产后的子宫、胎儿和胎膜均有明显病变,因此确诊本病只有通过细菌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实验室诊断手段,临床上常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诊断。

3防治

布病的防治意义重大,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兽医工作方针,遵循“政府统一领导、疫控技术支撑、监督部门监管、群众广泛监督、社会全面支持”的兽医工作新格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人畜安全。

3.1种畜布病检测

3.1.1种畜场检测所有种畜场要开展种畜布病净化的自主检测工作,对全部存栏种畜每年检测2次,不具备自主检测能力的种畜场可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正式检测报告。县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种畜场饲养的全部动物至少检测1次,对检测出阳性畜的同群应当间隔1个月再进行全群复检1次(同场其余种畜3个月复检1次),直到连续两次检测布病均为阴性后,可以每年只检测1次。凡连续2年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者,可认定是布病净化场。

3.1.2调入种畜检测要对调入本场的种畜及时全部进行布病检测。跨省调入种畜,在调运前30 t由输出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一次布病检测,检测为阴性方可调入,调入后隔离期满前再由调入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一次布病检测,若检测结果仍为阴性的种畜方可混群。

3.2常规检测净化

对本辖区饲养的牛、羊、猪进行检测净化,检测的数量要根据本辖区布病流行的实际情况而定,检测的范围在本辖区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取东、南、西、北、中各点抽样,力求做到能全面反映本辖区的实际现状;对检测出的阳性畜要全部进行扑杀、焚烧 、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

3.3完善布病净化档案

各地都要完善布病检测净化档案,尤其要督促种畜场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布病净化档案,布病净化档案应包括种畜来源、布病净化实施方案、布病检测情况,日常检疫、监测、消毒、诊疗、病死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档案要按年度造册并长期保存。

3.4布病阳性畜处置

对检测出的阳性畜,严格按照《布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及时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3.5消毒灭源

对种畜圈舍的一切用具每月全面消毒一次,产房每周消毒一次,分娩室在分娩前后各消毒一次,其

他场所至少3个月消毒一次。扑杀阳性畜后,要对饲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6检疫监督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依法加强动物流通环节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审批、隔离观察等制度,严把引种检疫关,做到调运前申报审批,调入后隔离观察。对从外省调引的种畜,要执行双证制度,即产地检疫证明和布病实验室检测证明。严禁调入。

3.7自繁自养

为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提倡自繁自养,尽量减少外引牛羊,严禁从布病疫区引进;若确实需要引进的,要同群进同群出,严格按检疫程序引进。

4人员防护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以全身系统损害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做好自我防护应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年对各类接触牛羊人员进行一次布病健康检查,确保安全。

4.1从事牲畜饲养的人员,在饲养牲畜工作中(包括接羔、犊,预防接种和药浴,剪毛,清理棚圈等),必须穿戴工作服、乳胶手套或线手套、口罩、胶靴等防护用品。

4.2屠宰加工(包括皮、毛、乳肉加工)工作人员除需上述个人防护外,工作场所必须有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

4.3工作休息时必须用消毒液洗手,用专用毛巾擦手,工作服在室外晾晒。

4.4在作业中请不要吸烟、喝水、吃食物。吃饭前需更换工作服,并将脸、手洗净消毒,然后在进行其他活动。

4.5不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要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收稿日期]2015-09-07

[作者简介]常永杰(1963-),男,甘肃通渭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 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133-01

猜你喜欢
病防治布病氏杆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