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那些辟邪增运的习俗

2016-02-23 03:04曹媛
神州民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雄黄酒辟邪钟馗

端午节那些辟邪增运的习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除了是为纪念屈原,也是作为夏季来临前一个驱除瘟疫的重大节日。

在民间,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很是隆重,形式各式各样,

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喝雄黄酒等。

这些形式都因每年的流年不同而有着不一样的气场,

若能在端午节增运辟邪,便能大大增加自己的正能量,旺运一整年!

赛龙舟驱邪增运

不少地区每逢端午都会举行一次隆重的龙舟比赛。早期在民间认为是为了用龙船将“瘟病”赶快送走,也与驱瘟的目的分不开。面对龙舟来往穿梭,水上水下的动人情景,热气沸腾的的气场能使自己精神振奋,学习工作都倍增动力。

吃粽子驱邪增运

现在市场上的成品粽子多了,形状各式各样,内陷千奇百怪,不同种类的粽子都有着不同寓意。

一、粽子的“角”是模仿动物角趋吉避凶的功效而来,有不顺或灾祸,吃有角的粽子可驱走霉运交好运。圆柱形的粽子因用苇叶(竹叶)包裹成圆筒后,像极一节竹子,竹子是君子的象征,吃圆柱形粽子就可以帮自己增加贵人运,远离小人。

二、高考将至,正在做最后冲刺的莘莘学子吃枣粽最适合不过了。枣粽谐音为“早中”,意为早中状元。

三、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上几个鸡蛋或者鸭蛋、鹅蛋。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水煮出来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煮熟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12点-1点)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夏天不容易头痛。

佩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辅料,既能防病健身,又可以驱邪。将香囊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可以助你驱邪醒脑,增加运势。有青年男女用香囊来表达爱意,选择红色、粉色的香囊,握在手中来回搓动三次,更有助于爱情表白!

系五彩丝线驱邪增运

古代人认为流行疾病的产生不但是由于四时的恶气所致,更主要的是因为鬼神作祟,而在端午节用五彩丝系臂就是一种解祟的方法,《风俗通义佚文》中说:“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又叫长命缕、续命缕等,它的颜色有青、赤、黄、白、黑,是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确定的,古人认为青、黄、白、赤、黑就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相辅相成,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只要五行齐全,一切毒物邪鬼都会对其避而远之,因此系戴上五彩丝就能够驱邪避役、长命百岁,道教中道士作法时所布的五色旗也是依此原理。在端午节被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佩戴五彩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又是一种时尚。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带五彩绳的习俗,将五彩绳戴在身上,可以积累未来一年里所有的晦气,然后,在端午节零点后的第一场雨时,将彩绳丢到下水道、十字路口、浅水滩等地,可以将晦气丢掉,表示未来一年能够风调雨顺。

挂艾枝、悬菖蒲驱邪增运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在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辟邪增运。《荆楚岁时记》中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光着脚踩踏青草,预防病痛,还要采集艾草,将其扎为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这样既能借艾草的香气辟毒,因为艾草煎汤洗浴能治某些皮肤病,而将干艾草点燃后其烟雾可以驱蚊蚋,又能借老虎的威势吓退邪鬼。人们除了将艾草编成虎的样子外,还会用彩绸剪成小老虎的样子,贴上艾草,佩戴于胸前,女儿家将其挂在头发上,或者将其作为钗头,因此艾虎在民间端午节中扮有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辟邪的重要饰物。除了艾虎之外,古代民间还又悬菖蒲的风俗,《燕京岁时记》中就记载端午节有用菖蒲、艾子插在门旁,以禳解不吉之物的作法,有时人们也将菖蒲种植在花盆中,在端午前后摆放在门旁,另外,还有用菖蒲雕刻成天师驭虎像的作法,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就说:“仲夏五日以菖蒲或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中,四围以五色染菖蒲悬围于左右”。这些风俗在今天仍然存在,如浙江嘉兴几乎家家户户在端午节到来时都将菖蒲、艾叶和大蒜合为一束挂在檐头和门楣上,以表驱邪之意。

若在端午节没有悬挂菖蒲、艾叶的朋友,可将家中大大小小角落的地方彻底打扫一番,也可扫除霉运,迎接好运到来。

五毒五黄,御百毒侵袭

“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端午节吃“五黄”,可以驱邪增运。“五毒”则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将五毒化为食材,将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炒着吃,一样能辟邪增运。

其中饮雄黄酒,最具代表性。从唐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端午节时都有喝雄黄酒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中说,每到五月,“自初一日起,取雄黄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尤其是经过《白蛇传》的传播之后,雄黄酒更为人们所熟知。在《图经衍义本草》中说雄黄列“玉石部中品”,具有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的功效,对于雄黄酒,《道藏》之《神仙酒炼雄黄》说服用过之后能使“腹中三虫伏尸皆去,心开目明,使人有威武,入水辟蛟龙,入山辟虎狼,入军辟五兵。”正是道教对雄黄酒功效的夸耀,使得民间十分看重其作用,并逐渐形成了端午饮用雄黄酒辟百毒的风俗。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如今,我国江南地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其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钟馗像驱邪增运

悬钟馗像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若在端午节家中有悬挂钟馗像习俗,在使用方法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悬挂位置。钟馗像不可乱挂,要挂在有风水隐患的房间墙壁上,化解此墙的煞气,方能起到改运辟邪的作用。若不小心悬挂在好的风水位置,气场相冲,反将好的运气疏散流失掉了。

二、悬挂时间和准备工作。但凡是辟邪所用的图像或者吉祥物,最好提前放在阳光下晒一下,再选一天中的吉时——辰时(早上七点至九点)钟悬挂画像,充分发挥其功效。

三、悬挂后注意事项。钟馗像在悬挂后就尽量不要轻易去挪动、碰触。(经常挪动,容易对自家的气场造成混乱)。女性在古时为阴为卑之说,容易被钟馗像强大的气场伤害到,切忌不可多接触。

端午节晚归驱邪法

很多朋友们在端午节可能会玩到很晚才回家,建议随身携带几片艾草或菖蒲,或装上少量雄黄酒以驱邪挡灾。

整理/曹媛,转自《广州文摘报》

SAI LONG ZHOU QU XIE ZENG YUN

CHI ZONG ZI QU XIE ZENG YUN

PEI XIANG NANG

XI WU CAI SI XIAN QU XIE ZENG YUN

GUA AI ZHI XUAN CHANG PU QU XIE ZENG YUN

WU DU WU HUANG YU BAI DU QIN XI

ZHONG KUI XIANG QU XIE ZENG YUN

DUAN WU JIE WAN GUI QU XIE FA

猜你喜欢
雄黄酒辟邪钟馗
辟邪
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钟馗嫁妹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喝雄黄酒过端午
一壶雄黄酒 许尽端午愿
钟馗降福图
捉鬼大将军钟馗
浅析汉代辟邪的种类及其出现原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