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干部阳光心态的重塑

2016-02-26 05:02任程远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
新丝路(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干部

任程远(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室 河南洛阳 471003)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干部阳光心态的重塑

任程远(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干部阳光心态的塑造,是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重、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并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也逐年增多。近年来频发的领导干部心理失常、自杀、跳楼等恶性事件,需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如何重塑领导干部的阳光心态,培养积极的思维习惯,培育健全的人格,构筑起坚强的心理防线,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干部;阳光心态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34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各种矛盾交织,作为为政一方的领导干部,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外,还应努力打造健康、阳光的心态。拥有健康的心态,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从严治吏、高压反腐,领导干部也成了高危群体。干部的隐形福利越来越少,但是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光环映衬下的心理优势逐渐丧失,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多。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领导干部不得不走出原来的“心理舒适区”,从过去习惯的“好日子”到现在的“苦日子”,产生明显的心理落差。觉得自己贡献大、付出多、但是回报少、社会认可度低。

在这个大背景下,干部的心态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一些领导干部出现焦虑、抑郁等病症,甚至个别人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调、导致精神崩溃。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遭遇信任危机,“表面风光、内心彷徨”一些人因心理承受力较弱或者长期心理困扰得不到疏导化解,便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理论首先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该理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等人内在的积极品质,研究重点在于人自身积极因素方面的建设。该理论主张以人的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潜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并为成就事业获得良好的心理基础。积极心理学从主观层面上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使人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在个人层面上积极研究个人的特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道德品质的特质;在社会群体的层面,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支持系统,研究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等对个人的心理支持。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于干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组织管理、积极的心理疏导,扩展领导干部的思维认知、塑造积极的人格、对抗消极情绪,降低紧张状态;因此,更加积极地关注领导干部的精神世界并培育其积极的人格品质,有助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心态健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领导干部应具备积极思维的能力

强化领导干部的积极思维,应努力干成事、干好事、不出事。打破固有的思维习惯,用创新的眼神审视现实,用积极的思维分析问题;想他人不敢想,谋他人不敢谋,为他人所不敢为,打破思维定势、打破路径依赖,用积极的思维去探索新办法、新思路,创造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强化积极思维,必须强调主动干事,主动迎接新挑战、新风险,把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化作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只有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必胜的决心和毅力,才能调动全身的无限潜能,排出不利因素的干扰,释放无限的能力。强化积极思维,才能让一切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一切智慧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用积极的思维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打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发展。

三、领导干部阳光心态的重塑

1.领导干部对待官职要有平和心

领导干部对待官职要有荣辱不惊的平和心态。领导干部面对成功或荣誉,不喜不悲,把功名利禄看成身外之物,得而不喜,失而不忧。面对一时的困难或挫折,坦然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敢于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为自己赢得一个广阔的心灵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修身养性,内圣外王。领导干部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会从喧嚣中获得宁静,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泰然处之。现在官员出事的,除了政治上出事,也有不少是心理上出事的。有的因贪污受贿而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因攀比心重而抑郁成疾。这些都与心态不平和有很大关系。有了平和之心,便可以超然于物。领导者要经常告诫自己,自己也是普通人。一个人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2.领导干部对待权力要有敬畏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敬畏手中的权利。很多领导者都有这么一个认知。今天我所得到的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我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证明我比别人强。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就像人离不开组织、鱼离不开水。权力、职务、地位不是非你莫属,缺你不可,只是每个人的发展机遇不同而已。领导者能在芸芸众生当中脱颖而出,一方面是自己付出了努力,另一方面也是机遇好、运气好,是方方面面支持的结果。一个人从参加工作直至都到领导岗位,少则几十年,多则几十年,风风雨雨、辛辛苦苦,十分不易。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家庭的付出,缺哪一项都不行。千万不可忘乎所以。敬畏权力、珍惜权力,才能用好权力。

3.领导干部对待生活要有感恩心

懂得感恩是立身做人的基点、是高尚人格的源头。知道感恩的人,心中就会充满阳光、生活就会充满快乐、事业才会取得成就。尤其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更应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才会知足。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组织的培养、感恩群众的支持、感恩同事的协助。懂得感恩才能拥有宽广的胸襟、激发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内心清净,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耐得住性子、抵得住诱惑,做一个有信仰,有追求,有道德操守的好公仆。手缩短,心加宽,人生境界就会越来越高。

工作压力大不是领导干部这个群体所独有的,但是领导干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遇到的心理冲突较多,领导者无论是“领”还是“导”,始终走在组织的最前沿、最高处。由于这个位置特殊、注定领导者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不在外而在内,在人的内心。有些事想做而不能做,有些事不想做而必须做,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组织,始终纠缠在一起,没有办法回避,必须做出选择。越是任务艰巨、形势严峻、矛盾复杂、问题众多,抉择就越难,内心就越无奈。领导者只有把内心修炼的更强大、更有智慧,才能担当使命。

作者简介:

任程远(1985.3—)女、河南省洛阳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法学与科技文化教研室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