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深刻教师调查研究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

2016-02-27 08:57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认真负责师德特征

王 亚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印象深刻教师调查研究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

王 亚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培养未来教师的内在要求。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以离开学校多年的人员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若干年后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他们的老师是否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什么样的印象、为什么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印象。研究表明,在收回的398份问卷中共有704位印象深刻的教师,其中,这些印象深刻教师留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印象远大于消极负面的印象,“认真负责、幽默风趣、信任和尊重学生、知识渊博、上课精彩”等五项是教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特征。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视域探究其原因,进而探索改革教师专业化合理路径。

印象深刻教师; 教师发展; 昆明市

引言

2011年省教育厅颁布了《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关键所在的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比在任何时期都显得迫切和需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1]是对教师内涵的新诠释,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那么,现实中教师留给人们什么样的印象?这些印象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这是本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亦是新教育改革背景下需要明确的方向,因此,本研究将沿着这条线索探寻“印象深刻教师”。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走出校门、已毕业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毕业若干年后记忆中留存的关于教师的印象,可能是积极乐观的正面印象,也可能是消极悲观的负面想象,同时也可能是非好非坏的中性形象。因此,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怎样的教师形象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具有哪些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采取合理化的对策?回答上述问题,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将有益于完善和改进教师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师范生的培养中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和师德养成;促进教师职中进修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为“国培计划”等重要职中培训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对于教育的重要主体——学生而言,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焦点,更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实施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本研究对走出学校若干年的社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着他们社会阅历的逐渐丰富,对于教师行为和要求的认识则更加趋于理性,因此,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将有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给人们留下的具体印象,增加教师研究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共选取了昆明市范围内398位来自15类不同行业,18种不同民族,24岁到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的从业者作为调查对象(见表1),为了能够真实、准确地获得印象深刻教师的具体信息,首先,通过文献查阅了解了关于“教师形象”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好教师”的相关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好教师”共获得各类文献170条,但是输入关键词“印象深刻教师”没有相关结果。因此,需要界定“印象深刻教师”的概念,即是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活动中,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或外显反馈的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且被学生的长时记忆所储存。其次,在田野访谈的基础上,收集了相关描述深刻印象教师特征的词组,并将这些词组进行初步分类,最后在孙亚玲教授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共同讨论下,从教师个性与修养、专业态度与能力、外在形象、行为表现四个维度归纳出印象深刻教师的38个特征词组,其中正面印象的词汇18组,中性想象词汇2组,负面印象词汇18组,用于问卷编制。最后,问卷编制及结果分析,经过1个多月的论证编写完成“印象深刻教师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信息,涉及年龄、性别、民族、学历、毕业时间、行业等信息;第二部分是问卷主体,由38个词组编写而成的38道是否式选择题,其中,为了保证问卷涉及特征的全面性,特别设计了第39题,被试可以填写在问卷中没有提及的其他特征。第三部分是两道主观题,分别是请被试简单描述“印象深刻教师”给他们留下印象深刻的关键事件以及最想对这些老师说的一句话。问卷的派发与收回,第一种渠道通过网络平台在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系统中限定昆明市范围内网民填写问卷;第二中途径由研究生组成派发小组,分别在昆明市范围内公园、超市、市中心等人流集中区域让调查对象现场填写现场提交。

表1 被试构成在年龄阶段和学历上的分布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积极正面形象远远大于消极负面形象

在问卷第二部分“印象深刻教师特征”39个特征描述中,第1—18题是教师印象的优良特征,第21—38题是教师印象的负面特征,第19、20、39题是介于二者间的特征,由被试对象累计形成的704名“印象深刻教师”个案中,选择教师优良特征的加权累计为2 800次,其中加权累计超过200次的有幽默风趣、上课精彩、知识渊博、认真负责、耐心细心、信任学生等六项特征,而选择教师负面特征的加权累计为212次,其中加权累计20次以上的是嘲讽学生、体罚、严厉等三项;介于二者间三项的加权累加为80次,说明被试记忆中印象深刻教师是基于某种价值判断的结果,而非模棱两可的模糊印象;通过上述比较教师给离校若干年社会人士的积极正面形象是消极负面形象的13.2倍。在问卷最后的主观题也又相应的体现,首先,教师个性和修养方面。教师的亲和力、语言感染力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幽默风趣,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学生并了解学生需要及时给予帮助”,“语言、行动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职业素养方面。教学过程的艺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上,例如:“讲解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时,投入的像在演话剧”,“老师教学古代汉语的时候,画出许多文字的金文,篆文,让人感叹汉字造字法的精妙!她介绍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一直让我心醉!”最后,教师的行为表现上,突出教师的真诚、关心的细节上,例如:“她在我一次无法吃饭时,把身上仅有的八毛钱给了我,让我烧饼作为午饭,那时我刚转到她们学校,读小学2年级”、“他会让他的学生背《学记》,那种背到中途让你停下来,然后随便抽一段的末尾,让你接着背。他说记得我给他鞠躬过。他说,我太胆小。他说谈恋爱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并提醒我可以尝试一下。他说我要跳出教育,站在整个社会的视角看教育。”

(二)中学教师印象最为深刻

在教师所授学段一维,被试认为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教师留给他们的影响最为深刻,中学阶段教师共出现480次,其中初中阶段的教师则为267次,占样本总量的37.9%,其余分别是小学教师(145次)、大学教师(79次),男女被试之间都认为中学阶段教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其中存在有些有趣的现象,中学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科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大大超过其他科目,分别是219次、140次、90次,但是在这个共同的前提之下由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地方,男性被试还对理科类的物理(出现19次)、化学(出现17次)科教师影响深于其他学科,女性被试则对文科类的思想品德(出现22次)、大学专业(出现31次,其中文史学科居多)文科教师影响超过其他学科。

(三)男性班主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描述统计时,对是否为班主任和不同性别的教师作交叉表描述分析后,得到班主任在印象深刻教师的频数为363,有效百分比占51.6%,而非班主任担任一般学科的教师频数为341,有效百分比占48.4%,而班主任除了教学事务之外还要负责班级的管理,与学生接触和相处的时间普遍多于一般科任教师,说明与学生相处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师印象深刻程度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对不同性别教师对学生印象深刻程度的考察后发现男性教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远远多于女性教师,占样本总量的58.8%,我们随后考察了不同性别被试之间是否对不同性别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于是做了不同性别教师与不同性别被试之间两两交叉的描述分析,结果表明,男性被试中印象深刻的男性教师占总量的66.8%,女性被试中印象深刻的男性教师占总量的51.9%,表明男女被试之间都认为男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记忆中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四)认真负责、幽默风趣等五项是印象深刻教师的主要特征

在对“印象深刻教师”的39项特征进行描述统计后,“认真负责、幽默风趣、信任和尊重学生、知识渊博、上课精彩”等五项特征是印象深刻教师的主要特征(见表2)。其中印象深刻教师具有认真负责特征的加权累计334次,占47.4%,幽默风趣特征的加权累计279次,占39.6%,信任与尊重学生特征的加权累计261次,占37.1%,知识渊博特征的加权累计251次,占35.7%,上课精彩特征的加权累计239次,占33.9%。其中,按照不同学段对五项特征进一步细化考察后得知,小学阶段更加关注教师的认真负责、信任和尊重学生、幽默风趣。中学阶段更多关注教师的认真负责、幽默风趣、信任和尊重学生。大学阶段则偏重于教师具有知识渊博、认真负责、幽默风趣。随着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压力的不同,印象深刻教师的特征也略有变化。

表2 印象深刻教师特征比例分布

三、研究结果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一)研究结果形成的原因分析

1、师德教育的影响

师德是高素质教师的灵魂,加强和促进师德教师始终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各种知识、礼仪为极少数人掌握的时候教师即成为其化身,因而师道也就代表着最高道德与权威,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认识更是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师”与“天地君亲”齐位;[2]另一方面,在《纲要》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被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树立教师坚定地终身从教理想,考核师德成为今后晋升和考评的重要依据。尊师重教的传统和教育改革的客观事实无一例外地促使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2、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的影响

据南京晨报2012年南京市教师队伍结构状况的统计得知,[3]教师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体现在35岁以下的教师尤其突出,其中2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83.22%,26岁至30岁的中小学教师,女教师占82.95%,而31岁至35岁的中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69.47%。男性教师成为了学校的“稀罕物”,由于男教师和女教师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好奇心的驱使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和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难得一见的男老师无疑给学生带来的许多东西都不同于女老师,因此,被试中男性教师留给他们的影响胜过女性老师。

3、课堂时间长短的影响

师生之间交流主要是课堂交流,课堂时间花费是最主要的运行方式,而课堂时间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对每位教育者和学习者而言,一节课并非是一个常量,而常量的课堂时间并不都是有效的。源自于“作为常量的课堂时间并非专属于某一个体独有,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共生共有的,这种特殊性更促使教学的主导教师倍加珍惜和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时间”。[5]这种内在师生之间的时间逻辑让时间成为了一个具有强大动力的矢量,推动师生之间的交往升华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沟通,形成一种储存与于长时记忆的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或外显反馈的一系列要素的综合体。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时间和空间的累加次数都多于一般科任教师,因而这种时间的催化让班主任给走出校门若干年的人们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4、职业道德、教学艺术和专业素养相互作用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性与超职业示范性所形成的社会期望系统,使得教师不能以单一的角色形象出现,“教书匠”或“演说家”都不是教师形象的本然印象,而印象深刻教师调查反馈回来的教师印象的社会期望系统是:教师应一种源于职业性又高于职业的示范性的“超职业性”角色存在。因此,在印象深刻教师最突出特征中认真负责、幽默风趣、信任和尊重学生、知识渊博、上课精彩成为了社会所看重的主要特性,其中,认真负责、信任和尊重学生以过程性的职业道德外显出来,知识渊博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本位一致性彰显出来,而幽默风趣与上课精彩则是以超越教师职业本身的“超职业性”的艺术化形式表现出来,三种对于教师的不同表现形态使教师以职业道德为引领、专业素养为基础、教学艺术为超越,呈现出教师印象特性的多态复合性。

(二)印象深刻好教师的对策建议

1、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教师职业规范和违反师德行为都做了明确规范,足见师德在教师素质体系构建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将教师对于职业的态度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紧密联系起来。[6]有学者则认为成为好教师的关键是——爱生敬业,另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德观念,使得人们更期望教师是言传身教的“合一体”,因而,教师始终伴随生者蜡烛、向日葵、春蚕等隐喻形象。正如我们的调查表明: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们把认真负责具有责任感的教师作为印象深刻教师应具备的特征。而良好的师德素养一方面要求教师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和教学工作,热爱教师岗位,保持严谨的治学风格,在学生面前以榜样身份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师德教育的结果不是教师高高在上,而是需要教师在生活的细微处信任与尊重学生,将师德素养衍生出来的美德传递给学生。因此,要成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教师当务之急是树立良好的师德修养。

2、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能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教师被界定为一种行业,也就必有其行业的专业性,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要求教师向着专业性方向发展,教师专业化是专业认知、专业道德、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协同作用的结果。而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借助教师培训,事实上教师培训过程中培训专家与培训者之间借助言语的单一交流方式,无法让参与其中的教师产生实践性的认知与体验。因此,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主体意识是印象深刻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形成的前提。进行深度交谈和大力宣传深化教师对自身专业化的认识,从社会制度、专业发展机制、专业组织层面等维度解读和展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引起教师的心理震颤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最后,矫正教师专业认同的片面性和自我定位的偏差性,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感。[7]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是其能力形成的持久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非内生力量足以,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为支撑才能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和法律制度是前提,完善教师资格认证为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核心,以“教师教育”制度协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常规制度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3、教师要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幽默风趣、上课精彩”是印象深刻教师留给人们的重要特征,这是同教师个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师职业作为一个与人交往最为密集和频繁的工作,健康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教师职业的客观要求,试想:一个性格古怪、脾气暴躁、思维古板的人能够成为印象深刻的好教师吗?“幽默风趣、上课精彩”是教师个性心理的完整展现,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成分彰显,是教师在课堂始终如一充满活力和保持激情的“秘诀”。所以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人格特质,首先教师要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交流中培养耐心、细心、责任感、幽默感、待人热情、体谅关怀的人格品质。其次教师应该以理性稳健的心理对待自己,坦然面对自己在教育活动的失误,敢于低头向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向学生说出“这个问题我确实不会”,只有走下“神坛”的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中。最后,认真研究和领会不同阶段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的一般规律,在实际教育活动中依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及时的做出有效的反馈和回应,加深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是教师个性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OL]. 中国教育报,2011-5-31(9).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1-05/31/node_10.htm.

[2]冯占辉. 孔子的师德观对当今师德建设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2011,(3):47—48.

[3]战釗. 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调[N/OL]. 南京晨报,2013-1-8.http://edu.gmw.cn/2013-01/08/content_6291283.htm.

[4]周建伟. 中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成因及其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07,(6):28—29.

[5]孙亚玲. 课堂组织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8.

[6]王洪明.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培养[J]. 教育探索,2001,(8).

[7]于晓丽. 浅谈如何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 基础教育研究,2013,(2):16—17.

An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Impressed Teachers: A Case Study in Kunming of Yunnan

WANG Ya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Adminstration, Yunnan Nro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o cultivate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future teacher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ubjects are those who have graduated from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nd worked a couple of years later, and to investigate what impressions their teachers had made to students. What kind of impressions, why these or those impressions. What kind of teachers are well received or not? The findings are quite a lot. The study find that Impressed teachers give anpositive impression more than negative impression, and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humorous, knowledgeable, wonderful teaching, patient and careful, trusting and respecting for students” are the main properties through 398 questionnaires of 704 impressed teachers. Form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it will explore the causes, and reform th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impressed teachers; teacher’ development; Kunming

2015-10-12

王亚(1990— ),男,四川都江堰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451.6

A

2095-7408(2016)02-0115-05

猜你喜欢
认真负责师德特征
认真负责的刘老师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抓住特征巧观察
中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的四个着力点
气象地面观测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研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