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融合+联动,让荧屏声频一片“绿色”
——江油市广播电视台创绿色频率频道纪实

2016-02-28 03:32陈爱民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4期
关键词:江油绿色

陈爱民

(作者单位:江油市广播电视台)

创新+融合+联动,让荧屏声频一片“绿色”
——江油市广播电视台创绿色频率频道纪实

陈爱民

(作者单位:江油市广播电视台)

2016年11月29日,四川省第三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省会成都隆重召开,省委宣传部、省局主要领导和全省各级广电媒体代表出席会议,省台、成都台、江油台分别代表第三届48家荣获创绿达标单位的电台、电视台作了精彩发言,江油台台长所作《创新、融合、联动,让绿色连成一片》的现场演讲引起了极大关注。

“不为创绿而创绿,要为发展而创绿”、“一个台的绿不算绿,一大片绿才是真正的绿”!这是江油广播电视台在创绿工作中产生的两句话,是理念,是口号,是目标,是行动,是特色,更是该台真真切切的创绿体会。

创绿,是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为全省省、市、县(市)级播出机构搭建的一个“净化荧屏声频,呼应人民心声”的好平台、好载体,也是推动各台履行媒体职责、促进事业发展的好活动、好契机。所以,江油台连续三届积极参加创绿活动,不仅有明确的目标、机制和要求,而且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创造出了有江油特色的一些“自选动作”,取得明显的创绿成效,也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视协市县委四川分会会长台、全国区域媒体融合研发中心副主任台、全国电商联盟副理事台,并于2015年跻身“全国市县电视台二十强”行列。江油台的绿色发展模式也被《中国影视文化》《中国广电年鉴》《中国广电改革与创新》等专业刊物与书籍刊载和推广。概括起来,江油台创绿的步骤与特色,具体体现在创作和奏响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以创新为动力,让绿色节目占领荧屏声频

创新是媒体之魂,是媒体的动力与活力之源。创新节目生产机制,让绿色节目好看、耐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让非绿色的低俗、庸俗、媚俗节目没有市场,是江油台打造绿色节目的目标。

1.1 新闻创新

新闻创新的目的是尽量让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的“政府简报”式、“会议场面”式、“领导面孔”式的县级台新闻刻板印象越来越少,而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贴近”式、生活式、互动式、服务式新闻越来越多。江油台一手抓时政新闻改革,一手抓民生新闻创新。2009年5月,江油台率先单独开设县级民生新闻栏目《民生直通车》,从此,从菜米油盐到城建亮点,从邻里小事到社保医保,从民意提案到民生工程……,贴近生活贴近市民贴近基层的新闻“新面孔”,让老百姓大感新鲜和亲切。栏目与市民观众的互动,成为党委政府关注民生的晴雨窗口,构建了党委政府与广大市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和互动平台。老百姓天天盼着看《民生直通车》;突发事件爆料找《民生直通车》;有事需帮忙主动联系《民生直通车》,栏目受到百姓从未有过的信任和厚爱。所以民生主持人庞琨打的受免费优待、受助群众给电视台送来多面锦旗、民营企业家帅兰赠送新闻采访车一辆,都证明了《民生直通车》的受欢迎程度。而江油人民广播电台主播“青花”等晚上播音结束就会有出租车司机主动接送,也从另一侧面体现了电台“呼应人民心声”的响应程度。

1.2 活动创新

江油台开展了《江油好人》评选颁奖晚会、民间《江油春晚》、《江油心声音》歌手大赛、《明日新主播》大赛以及采果节、避暑节、帐篷节、房车节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市民参与和呼应电视台栏目与活动的热情,每年录播、直播节目达50-110场之多。栏目与活动主持人杜昀在2015年全省广播电视主持人评比中作为唯一的县级台选手荣获“四川省广播电视十佳主持人”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市县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

1.3 公益创新

该台每年创作公益广告数十个,作品《相守 陪伴》获广电总局组织的全国“2015-2016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电视作品类奖,位列第19位,获扶持资金奖励10万元。该台创造性的用动画flash短片宣传江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的做法受到省考评组的高度赞扬。开展“温暖江油”、“关爱留守儿童”、“情暖山乡”“救助小金婕”等公益活动,特别是“拯救白血病女青年彭琪”活动万人踊跃,受到全国新浪、搜狐等七大网站竞相报道。

1.4 影视作品创新

江油台发掘本地深厚文化资源优势,不断创作出受众喜爱的广播影视节目。首开全国县级电视台拍摄电视剧先河,独立摄制 12集党建题材电视剧《黄颜色绿颜色》、24集栏目剧《云集老表》、4集大型纪录片《豫江情》以及数十部大小方言短剧和微电影。其中,电视剧《黄颜色 绿颜色》、广播剧《不一样的人生》分别荣获2010年、2014年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

2 第二部曲:以融合为契机,让新媒体矩阵占领宣传阵地

在自媒体、融媒体时代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谁不主动走向融合,谁不主动占领宣传阵地,谁就会失去收视率、失去受众与用户,失去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平台。江油台2015年10月正式成立全媒体中心,内部媒体“协动”逐步进入各媒体平台“融合”阶段。江油手机APP客户端“i江油”,和江油传媒网及微信微博一道,形成一电(视)、一广(播)、一网(站)、一微(信)、一端(客户端)五位一体的本地最强大综合传媒平台、最具影响力的融媒体矩阵。仅《直播江油》粉丝群就已拥有注册粉丝5.1万、活跃粉丝10万,单条点击率逾17万,手机客户端用户可“随时随地”看直播、听广播、评新闻并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政务手机客户端。在协办央视2015秋晚、协办凤凰卫视《谁不说俺家乡好》栏目,录播全国特奥会江油分会场比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时,我台新媒体矩阵整体发力,形成无可替代的全覆盖优势和公信力优势,让创绿活动中的绿色成为江油多媒体的“基本色”,让绿色成为江油市民心中的“媒体主流色”。

3 第三部曲:以联盟为载体,让绿色县级传媒连成一片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用语。同样,“大家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大家绿色才是真正的绿色”。江油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长期以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受行政区域分割的制约,彼此交流大大受限。如何寻找契机抱团取暖建立开放式、大联动格局形成县级台平等交流合作、共谋“绿色”发展的有效平台,是各县级台的共同愿望和心声。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有利的契机、恰当的平台、有吸引力的机制和有一定号召力的发起者。2014年12月20日,成绵乐高铁即将通车!意味着沿线县级台绿色合作的良机已经到来。利用高铁资源,构建县级台跨区域合作模式的设想在江油台开始酝酿。建立沿线县级台协作体的构想让渴望合作发展的兄弟台倍感惊喜和亲切。高铁开通前一个月的2014年11月14日,在江油市召开了隆重的首届台长联席会议。沿线设有高铁站的10个县级台无一缺席,台长、分管领导、采编人员整齐到场,江油台提出的 “资源共享、效益共赢、同城同兴、共谋发展”协作体纲领成为第一批成员台的重要共识。

各台协商制定了协作体《倡议书》协作体《章程》,签署了《入会自愿书》和联办联播绿色节目《成绵乐·同城乐》协议。江油台作为发起台,承担起了节目联播统一策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的重任,各成员台按统一计划按时上传节目,按统一《节目播出表》在各台主要频道主要时段播出。至2016年11月,成绵乐县级广电协作体已向数以千万计的电视观众、向全省广电同行,献上了这样一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

李白故里的传说、峨眉天下秀的美丽、广汉三星堆的古老、乐山大佛的俊逸……纷纷随着镜头的推拉摇移,随着航拍的拉升俯冲进入人们的视野,陶冶人们的情操,吸引人们周末、假日携伴同游、共享盛景。

组织大型联合新闻采风活动8次。2014年12月,广汉市高铁站落成集中采风;2015年3月新津县花舞人间梨花溪集中采风;4月峨眉山市温泉游集中采风;5月江油市“四川首届生态旅游博览会”集中采风;9月绵竹市“世界旅游小姐四川赛区”集中采风;11月罗江县全国山地车锦标赛集中采风;2016年6月广汉市“花语三星堆浪漫薰衣草”集中采风;9月什邡市猕猴桃节集中采风……

成员台之间的互相学习、考察、交流活动渐成习惯。各成员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交流沟通,互相观摩学习。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编辑王阳和中视协的专家应邀到江油台讲课,也邀请了什邡、绵竹、三台等台的编辑记者一起听课观摩,变一台的收获为多台的收获,同时又增进了各台的感情和友谊,互助互动、共同提高。

成员台由设有高铁站的最初10家,继而向高铁辐射区域扩展,由10家至16家、20家。成绵乐协作机制的创立使各成员台在跨区域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让创绿工作在成绵乐区域得到由“点”及“面”的影响扩大,仅第三届创绿活动中,就有双流、广汉、什邡、绵竹、青神、峨眉山等县级台和江油台一道成为“创绿活动绿色指数达标单位”。

更可喜的是,2016年3月,由阆中、江油、什邡、仪陇、合江等台共同发起的、一个成绵乐协作体为样板和基础的县级台合作组织——四川百县百台宣告成立,节目合作和创绿合作的影响由成绵乐20台再次扩大到50多个台,一大片绿色基础已经形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各台的共同努力之下,携手共建县级台“绿洲”、实现“全省全绿”、让四川在全国展现一条独特广播电视绿色风景线的梦想,已经指日可待!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市县委四川分会会长、江油广播电视台台长。此文根据作者2016年11月29日在“四川省第三届绿色频率频道创建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稿改编而成。

猜你喜欢
江油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绿色环保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