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更有价值

2016-03-01 00:40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戴亚芳
新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姥姥课文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 戴亚芳



让“说”更有价值

□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戴亚芳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言能力营造氛围巧设情境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重新进行了定位,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从新课标最为亮丽的这一笔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下面我想就国标本教材第十二册语文课《姥姥的剪纸》为例,谈谈我对高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中说话能力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营造愉悦氛围,想说

经常有老师这样说,不知为什么,一升入高年级,上课再也看不到学生高举的小手,很多时候,即使是最简单的朗读课文,学生都不肯举手,上课就像老师在唱“独角戏”,好吃力。我想说的是,不是学生不愿举手,而是老师没有找到学生课堂上的兴趣点,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所以他们不想说、不肯说,而不是不会说。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能够激发学生表达和说的欲望,能够化低效为高效。作为一线教师都清楚,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的思维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简单;高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老师为他们创设一个说话契机,来引导他们畅所欲言。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有些老师没有想到这一点,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讲评课文中,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整个课堂就沉闷,因而课堂上看不见学生高举的小手,听不见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显然是低效的。如在《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我就在导入课文时为学生创设了轻松的氛围,寻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契机,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起学生说话的欲望,所以整个课堂都非常精彩,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最亲的家人,在这些家人中,有这样一个人,她以前总是把你妈妈放在第一位,当有了你后,她又把你放在了第一位。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她永远是那么善良,那么勤朴,她就是我们的外婆,北方人俗称的“姥姥”。今天,我们就来聚焦我们的“姥姥”,谈谈我们的“姥姥”,说说你的“姥姥”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随即举手,争先恐后,兴高采烈地谈起自己的心目中的“姥姥”。这样的一个氛围,也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学习打好了高效的基础。

二、寻找说的契机,会说

理解是学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语文中的理解不仅仅指理解思想内容,还包括理解怎样运用语文。我认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样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促进。对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老师更应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能力,培养富于个性活力地运用母语评论的积极的语用能力,这样便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在学习姥姥和“我”在一起的场景,体会“姥姥”和“我”之间的浓浓亲情时,我给出了一些空白的画面,让学生想象在空白的画面中,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谈谈“我”和姥姥之间还会发生哪些感人的故事?“老牛”会有怎样的表现?“兔子”和“老牛”之间有怎样的一个个生活画面?这样的一个空白的点,是一个非常好的说话训练点。在这个环节中,班级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兴致再一次上升了,他们由课文中的“老牛”和“兔子”的故事,想到了自己和姥姥之间发生的故事,此时的他们一个个把手高高举起,讲述着自己和“姥姥”之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以景促情,愿说

我们的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虽然阅读也是语文实践活动,但是语文实践活动又不仅仅是阅读,应借助内容和课文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来说,十分重要。如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时,学到课文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空白的练习纸,在这张纸上,是这样一幅画面: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对班级中第一、二组的学生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课文中的‘我’,你外出求学了,离姥姥越来越远了,也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姥姥了,相信你一定非常想念自己的姥姥,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姥姥诉说。来吧,老师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和姥姥好好唠唠你的学习、你的生活。”我又对另外两组的学生说:“各位‘姥姥’,你的外甥不再是那个被你拴在身边的小毛孩了,他为了自己的理想,越走越远了,你一定也好久没有见到他了,也一定很想他吧,现在就请你拿出自己的笔,把你想对外甥说的话写下来。”这样的一个体会角色的环节,再一次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他们现在就是“我”,就是“姥姥”,在刚才几个环节的基础上,他们的情感再一次调动起来了,一下子进入了文本中,想说的话洋洋洒洒,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师在课堂的任务就是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语言实践活动不应该仅仅只成为课堂的一种点缀,课堂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现自己教学技能的舞台,而是应该真真切切地做到引导孩子,让学生想说、会说、愿说。我相信,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姥姥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