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很(蛮)拼”发展探微

2016-03-01 18:29邓诗悦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副词形容词

邓诗悦

(武汉大学 文学院, 武汉 430072)

“蛮拼”一语出自爱奇艺热播剧《白衣校花与大长腿》的热帖,然后通过2014年6月《爸爸去哪儿2》中曹格之口发扬光大,在网络上被大家所熟知,并广泛传播成为当红流行语。原意是“即使努力了,却没有成功”,主要表达说话者对其所说事件的嘲讽、嘲笑或鄙夷。“蛮拼”自被广泛传播至年底,虽有部分使用者仅从字面义来理解,用“蛮拼”表达“挺努力”的意义,但还是受网络语境的影响较大,用作调侃讽刺意味居多。

(1)用榔头砸ATM机“取钱”,少年你也是蛮拼的。(新闻)

(2)瑜伽练成这样!也是蛮拼的。(城市晚报)

真正使“蛮拼”成为时下热门流行语,脱掉贬义的调侃色彩的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习主席娴熟地运用网络词汇来夸赞各级干部,“蛮拼”听来亲切贴心,无数网友更是连连称赞,其实“习大大,您也是蛮拼的”。

与其他一些网络流行语流行一时就消失不同,“蛮拼/很拼”经过一年多时间转变意义,变得更加流行。

一、“蛮拼”与“很拼”的源流

“蛮拼”在去年下半年之前并未流行于网络,日常也没有什么使用,虽然在此之前,“很拼”已有少量的用例。如下:

(1)从比赛可以看出,中国国奥队的队员还是很拼的,这是好事。(《厦门晚报·吃一堑须长一智》1999-05-28报刊)

(2)三兄弟学习都很拼 ,读高中时候总是晚上十点过后就休息,到了大学却总是晚上十二点过后才睡觉。(《厦门日报·您现在还好吗?》2005-02-05报刊)

(3)尽管我们输了比赛,但是队员非常努力很拼,我非常满意他们的表现。(《厦门日报·赛后口水》2005-07-17报刊)

(4)今年的车和去年的车用得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去年也很拼,如果我真的做到了,岂不是证明去年的我自己是个傻瓜?第一天居然慢了两分钟。今天的第一遍比赛没有昨天那样拼命,我的赛车的液压手刹车还没有装上去,现在车上的又几乎没用,所以很多回头弯损失了不少时间,自己的驾驶也有一个小的失误,耽误了一两秒。(2007-08-07韩寒博客)

从例(1)至例(3)可以看出“很拼”基本都表示褒义,做谓语,意为“很努力”,特别是例(3)中“很拼”与“很努力”并列来突出努力程度非常高的状态。以上几例“很拼”多出现于厦门地区的报刊上,使用场合还比较正式;例(4)中的“很拼”明显为“很拼命”的减缩,因为在下文用了“拼命”。“很拼命”的用例就比较多了。如下:

(5)我在年末参加了更高一级深造的考试。我读得很拼命,假如这样的努力都不能成功的话,我也不会抱怨,但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厦门日报·咱们的牛年》1998-02-07报刊)

(6)我们的投篮命中率不是很好,很多球都没有投进,但是我们的队员在进攻中都很拼命,这是一场激烈的争夺和比赛。(《厦门日报·九分惜败》2000-09-22报刊)

(7)在本站比赛中我们两败一胜,但我们每个队员都打得很拼命、很努力。(新华社2001年8月份新闻报道)

(8)大家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份事业,因此工作很拼命。(新华社2004年3月份新闻报道)

(9)阎少宏是个工作很拼命的人。(《人民日报》2001年)

在例(5)至例(9)中可以看出“很拼命”就是“很努力”的意思,一般做谓语和补语,特别是例(7)中,“很努力”与“很拼命”并列表示努力程度之高。在例(9)中,“很拼命”已经被当做定语来修饰人,可以看出动词“拼命”有形容词化的趋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拼”释义为“动词,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拼命”释义为“动词,豁出性命去干某事”,意义相近,而且“很拼”与“很拼命”都有与“很努力”并列来表达努力程度高的用例。与“很拼”相比,“很拼命”的产生更早,用例更多,接受度更高,可以说“蛮拼”、“很拼”与“很拼命”意义基本相同,是“很拼命”的减缩形式。

二、“很(蛮)拼”的语义分析

“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动词: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杜永道先生指出,“拼”字的这个义项大约出现在宋朝、元朝时,如“若是死了,拼个庄客,偿他的命,便吃官司,也说不得!(《水浒传》第一○三回)”,[1]动作性很强。“拼命”本为述宾结构,拿命去拼,“拼了命”,词汇化为动词指豁出性命去干某事,含有程度、量度,因为不可能是一下子把命给拼完,渐渐具有形容性,所以能够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而在使用过程中,“命”渐渐虚化,“拼命”就指很努力,与“拼”基本相同。试看以下例句:

(1)恭喜纳豆,也祝福费天王,今天发挥失常,但精神很拼,希望以后能延续传奇!(微博)

(2)丁丁宝贝真得很拼很拼很拼!!!队长的表现也很给力很出色!!(微博)

(3)郑嘉颖在接受采访时大方提到自己的学习对象是费德勒,并认为费德勒是个“傲气”的人,尽管过了巅峰,但依然很拼。(微博)

(4)河南各级法院为“讨薪”也是蛮拼的,院长带头去执行。(人民网-河南分网)

“很(蛮)拼”是一个偏正结构,从以上各例特别是例(1)可以看出中心语“拼”在这里并不指动作,而是突出“不顾一切,豁出去”的状态义,因为“很拼”用来修饰的是精神;例(2)中连用三个“很拼”重叠表达程度之高。所以“很拼”这种状态含有[+高量]的程度义,而且在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可伸缩性,正好与表[+高量]的程度副词“很(蛮)”相合,故逐渐能够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

在现代汉语中,朱德熙(1982)指出,程度副词具有修饰形容词和少数动词、述宾结构的语法功能。[2]张谊生(2004)指出,现代汉语中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既有心理动词,也有非心理动词,都含有抽象的性状义特征。[3]虽然研究表明程度副词可以修饰部分心理动词以外的一般动词,但“很(蛮)+V”的结构还是不典型,进入这一格式的单音动词尤其少见。刁晏斌(2007)根据《汉语动词用法词典》[4]和杨德峰(2014)根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5]在统计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动词中,都没有提及“拼”或“拼命”是否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张国宪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提出“名词—形容词—动词”的词类功能的连续统,在连续统中,形容词与动词的典型成员之间能清楚地划界,但还有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非典型成员,可能会同时具备形容词和动词的语法功能,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确定其语法功能。[6]“拼”一类的动词就是中间状态的情况,它们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可以被人们接受。

“蛮拼”的产生流行说明,动词的语义和语法格式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动词凸显性状义与内含程度义的语义特征为其在受程度副词修饰作谓语、定语等的句法格式中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性。词语受本身意义和语用环境的影响,可能产生新的用法。在当下口语中,“很V”结构渐渐成为一种能产,具有类推性的格式。如“很赶”、“很装”、“很搭”、“很搞”、“很伤”等。

三、“很(蛮)拼”发展演变的认知动因

“很拼”一语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为何在近段时间的使用频率达到了空前之高?这种高频使用的背后必然有可解释的认知动因。究其原因是与人们的使用心理与社会文化相关。

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使用经济简洁、生动活泼的表达。“很(蛮)拼”比“很拼命”更加经济简洁,如《2015年让我们继续“蛮拼精神”》这篇新闻的标题,“蛮拼”可以用作定语直接修饰“精神”,内部结构更加紧密,显得简洁有力;“很(蛮)拼”比“很努力”更有动态感,更加生动,兼具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权威性,[7]属于较为前沿新潮的“港台腔”,有陌生化的效果,[8]避免了语言僵化,让语言与时俱进。但“蛮拼”大多必须后面加动态助词“的”,即一般用于“也是蛮拼的”结构中,不然可能会有歧义,因为“蛮”字在普通话里有另外一个意思,“愣,强悍”,傻干。如温瑞安的《大宗师》中“这些打法,那有什么武功招式,全然蛮拼”。

“很(蛮)拼”的产生发展也受“很+N”类推机制的影响。在人们的认知中,部分名词、动词是可以抽象出性状义和程度义的,名词中抽象出性状义从而受程度副词修饰的用法已经十分广泛,如“很女人”、“很男人”。储泽祥先生早在1997年就发现在“副+名”结构中,副词对名词的性状表现起着规约作用——强制凸显名词的性质细节,[9]即“很”强调所修饰名词含有的性状程度。同理进行类推,那么部分动词也是可以从动作中抽象出状态,在程度上具有可伸缩性,便进入“很+V”格式。

语境与表达对象影响人们的认知,对语义色彩的褒贬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很拼”的高频使用是在与其有相同义项但更具口语色彩的“蛮拼”流行之后。“蛮拼”原本应是褒义的,这一点从最初“很拼”的用例可以看出。但中国社会存在去同文化,[10]讲究大家都一样是最为和谐的状态,“很拼”显得与众不同,所以向着贬义的方向发展了,主要表达说话者对其所说事件的嘲讽、自嘲或鄙夷,“即使努力了,却没有成功”。“蛮拼”的最初产生语境是娱乐节目,流行于网络,受特定环境影响,让该词带有贬义的调侃色彩;当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用“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时髦的“蛮拼”在饱含深情的语境中意义和内涵得到升华,值得深入体味。《人民日报》2015年1月14日第7版写道,“‘拼’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进取精神。也可以说,‘蛮拼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蛮拼”是网络热点的缩影,在流行演变中,由于习主席的给力表达实质上将原本特定的适用对象拓展到了普通人,理性的成分增多,任性的现象减少,渐渐地少了贬义调侃的色彩,变成一个更加温和有趣、更大众化的流行表达。

“很(蛮)拼”折射出鼓励人努力进取的社会价值取向,让这个词再度席卷网络,变得更加流行;同时如此高频的使用让这个词“很努力”的褒义赞扬色彩凝固了下来。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发表后不到4个小时,一篇署名为“国平”的评论文章便登上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文章是《2015年让我们继续“蛮拼精神”》;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习大大,其实您也蛮拼的》;央视网发表评论《从“蛮拼的”“点赞”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新华网发表文章《“蛮拼精神”成为新年热词》,文章说,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发现,这简单的两字包含了太多深意。“蛮拼”是一种现实的写照,也是取得辉煌成绩的动力与源泉;2015年3月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以8个“蛮拼的”总结我国2014年的科技工作,并称之为“极不平凡的一年”。

[1]杜永道.漫谈“蛮拼的”[J].秘书工作,2015(7):72-73.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6.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6.

[4]刁晏斌.试论“程度副词+-般动词”形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7(1):62-71.

[5]杨德峰.程度副词修饰动词再考察[J].汉语学习,2014(4):3-9.

[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

[7]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8]李文婧.小议“蛮拼的”[J].语文建设,2015(10):69-70.

[9]储泽祥.“细节显现”与“副+名”[J].语文建设,1997(6):15-19.

[10]石毓智.中国人的逻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30.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副词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