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指导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

2016-03-02 21:58潘小芳韦冬余
现代语文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审题中学作文

◎潘小芳 韦冬余

论中学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指导
——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

◎潘小芳 韦冬余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实施近15年来,我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仍然低效,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和作文教学方法单一。中学作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呈现的许多问题,主要归结于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模式是:写题—审题—作文—评改—讲评。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了很多年,教师几乎都是这样教作文写作的,这其实是一种学生动笔后教师才开始进行的作文教学。在这样的作文课上,教师只对文章的评判负责,不对文章形成前的生活素材和感情调配负责,也不对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负责,更不必说让学生亲自体验文章生成的整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最终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日益下降。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审题立意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作文质量的好坏。以往教师忽略了这一步,认为学生的作文主要靠学生自己领悟,并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实际上这是一种不知如何教作文的无奈。审题立意指导即写作前指导,它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被迫独立写作,教师从头到尾不点播、不提示,把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说一下就让学生去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肯定是无内容无逻辑,因为中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写的能力,“赶鸭子上架”只会让学生产生作文难写、不好写以及不愿写的想法。而有的学生被灌输一大堆写作要领,教师在学生动笔前从提纲到词句乃至如何开头结尾都一古脑教给学生,使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基本的学习品质得不到培养。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重视写作的审题立意指导,让学生学会审题立意,学会写作。

在当今的中学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的情况。方法影响着结果,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产生好的结果,才能写出好文章。然而,如今的作文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僵化,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无论是范文阅读还是作文模仿,这都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的错误方法,更无益于学生作文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指导。好的方法既是好的指导,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教师要进行不同方式的指导,指导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学生会不会思考决定了学生会不会写。教师可以通过事例分析、故事启示、讨论争议、比较联系等方法,让学生考虑怎样根据题目要求去具体写及如何写好。中学作文有记叙文、议论文以及想象作文,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体会,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审题立意,打开学生思维。教师帮助学生审题、立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写”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种方式配合运用的思考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写作的过程。

二、审题立意指导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

(一)审题立意指导的含义

“审题”是作文及其重要和关键的一步,这一步的好坏,将决定全篇文章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是否按正确的方向展开。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有限制的题目,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发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不加限制的题目,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空间。而“立意”居文章之要津,要津即指关键的地方。“立意”,就是确定写作意向,表达的意愿、爱憎和追求,即向读者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意”是文章的灵魂,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选择都要围绕“意”进行,也就是说都围绕“中心思想”来展开,因此意即“主题”。“立意”即“确定主题”。

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即“写作前指导”,审题立意指导在写作教学中属于第一环节,很多教师总是忽视这一环节,只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评改。写作教学要注重“教”,教学生审题立意,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写作教学的关键。

(二)审题立意指导要遵循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常不考虑学生写作主体的实际需求,整个作文教学中都是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下完成,学生没有发言权,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致使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差事。教师进行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需求,把话语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在发言中打破思维定势,发展多向思维能力。

以“线—面—体”为基本形态的“群体共振”场域模型,核心是建设教师异质互嵌、协同共生的发展生态。教师个体的卷入,学校群体的提升,区域集群的凝聚,高校的嵌入,使得区域教学能力发展异质互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以内容指导为主

以往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内容空洞,结构生搬硬套,表达平淡无力,有时甚至写作主题、内容、材料、手法都惊人地相似,千人一面,万口一词,缺乏个性和创造。其实学生不缺乏创造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际内容,一般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框架,但也只是一个空架。因此,审题立意指导要以内容指导为主,内容是作文的血肉,是文章最吸引人的部分,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对作文主题的剖析,使学生在指导过程中产生想写的冲动,有能写的内容。

3.注重指导的过程

许多教师对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的哪些问题,有没有内容写,会不会写,一概不问。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学生仅仅靠自己的苦思冥想去“瞎编”,缺乏老师的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问题,在文字内容、结构和方法方面有不妥之处,教师只能事后知道,但学生得不到及时、准确、具体和有效的指导。因此,审题立意指导要具体、明确,考虑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的难题,及时给予帮助,给予学生鼓励。

三、审题立意指导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中“平时背范文、作文套范文”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把它视为快速提高作文考试分数的捷径。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开学初背一篇范文,一个学期的作文都能套上,不管老师布置的是什么体裁的文章。还有的学生没有话写,每次作文七拼八凑,没有条理。这种情况大多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作文构思进行具体、细致地指导,教师往往不敢放胆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作文材料,而是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或作文课,注重形式,忽视内容,搞闭门造车。这样的封闭式教学使得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文章本该有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气息荡然无存。大多数教师还没有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的概念,他们不清楚作文教学教什么、讲什么,因为大纲没有对每一学段的作文教学做具体详细的描述,因此许多教师在上作文课时,都是遵循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是枯燥的,是不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是形式化的,更不用说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写作前指导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因为它是科学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审题立意指导即写作前指导,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一方面,它依赖教师的写作教学实践经验和独特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它又依赖于一定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语文教师如果想上好一堂科学既合理的写作前指导课,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既要有实践经验,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以及写作教学理论,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在构思一堂审题立意课的过程中,专业能力能得到极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建构一堂写作教学指导课的过程中,需要学习教学理论,研究借鉴当前先进的写作教学模式,总结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教学,这样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第二,学习借鉴先进的写作教学指导课,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掌握建构写作教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给自己充电。第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取得的成功经验,适时地形成个性化的写作教学指导模式,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成长为高水平的优秀教师。

(三)促进中学作文教学的改革

作文教学改革的这几十年,中学作文教学也取得一些成效。现在许多教师认识到传统写作教学实际是写作后教学,一些一线教师都在参与到作文教学改革的行列中来。如李吉林老师最先构建了情境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灵感;魏书生老师也是通过情感的诱导,创设合理而积极的生活情境教学生写作。这些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重视写作前指导,把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看作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方式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可以说合理、科学的审题立意指导是学生写作最需要的。李吉林老师、魏书生老师还有许多特级教师,他们对作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极大地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教师审题立意指导的重要性,只有更多的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有着一颗教育事业心,不断地学习优秀教师的案例,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才能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推进作文教学改革的进程。语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许多角色,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进行审题立意指导尤为重要,审题立意指导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向发展。

[1]孙艳彩.探究中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5,(3).

[2]闵文.我们是这样写记叙文的[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3]彭小明,刘亭玉.写作教学模式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潘小芳 韦冬余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9)

本文是2014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ZUJX2014—24B)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审题中学作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在多解中学创新
七分审题三分做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