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2016-03-03 04:34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夏世雄
学苑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祖国德育课文

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 夏世雄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河北省冀州市徐庄乡中学 夏世雄

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同样语文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大德育观”,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艺术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展示了祖国江山的壮丽、文化的灿烂和对劳动的赞美,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的课文则表现了共产党人的远大志向和高尚品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如:《我爱这土地》等。那么,如何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呢?

一、挖掘渗透法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中受到品德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就可以深入剖析课文的情节,揣摩人物的细节,挖掘小说的思想内涵,使学生认识贾雨村的性格,紧紧抓住细节中几段要言破的“警语”“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使学生认识旧社会官官相护、徇情枉法的丑恶行为。

二、启发渗透法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违背道德评价标准、不正当的道德行为。这是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的逆向因素,需要从与之对立的矛盾冲突中,以启发的方式反求之,促使其往符合肯定的道德评价标准的方面转化,让学生在对比中明辨是非,确定情感倾向,提高辨别善恶的能力。

三、强化渗透法

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中从发扬作品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入手,按照既定的德育目标,多侧面、多功能地加以强化、渗透给学生的方法。《出师表》就是很好的教材,诸葛亮恳切要求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再三强调:“官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并且提醒皇上“ 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即可在德育渗透艺术中传达出来。

四、联想渗透法

联想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由疑而释,由塞到通的纽带。教学沈括的《活板》,可以联想到我国的“四大发明”,说明我国文明早已走到世界文明的前列,只是近百年来由于历史原因才显得落后。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地跻身世界民族之林。在德育渗透艺术传达中即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渲染渗透法

教师运用情感性教学手段,渲染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达成德育目标方法。即“教师要以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

猜你喜欢
祖国德育课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和我的祖国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