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分类思想

2016-03-03 04:34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高莉娟
学苑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事物分类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高莉娟

探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分类思想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高莉娟

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数学思想是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时期,教师应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说,小学生的思维尚未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个特点。而分类思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学思维,无论是性别的分类、颜色的不同都是分类思想的应用。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实例辅助教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除课堂之外,教师也要在其他形式的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

小学 数学学习 分类思想

虽然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思想的身影,但是小学生的年纪尚小,无法进行系统性的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想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理念通俗易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除此之外,数学课堂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应打破课堂的束缚,促进教学的多元化。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在数学学习中养成学生的分类意识

在数学中,从小数、分数等数字的分类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不同,都是分类思想的体现。虽然学生随时在接触分类思想,但是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形成分类意识,这是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而这也是教师的切入点。教师应该抓住分类思想的普遍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且这些例子应贴近生活,属于学生的理解范围,而后便是以举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分类思想。加减乘除是四种不同的运算,而这种差异也就是学生进行分类的依据,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加法是两种相同事物的堆积,要想发生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加数”具有相同的性质,例如数字的加法要求两个加数是数字,这是宏观意义上的加法。虽然分类思想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差异,但两个事物的相同性质也是影响分类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事物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学生对分类四项的理解也更加全面。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避免事物相似性对学生的误导。在学生分类时,常常受到相似性事物的干扰,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发生的情况。小学生的思维发育尚不成熟,相似性事物对分类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教师应尤其注意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在教学中多利用生活实例

以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难以在文字上理解分类思想的真谛。这是教师在分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将抽象的思想具体化,怎样在学习中加强学生对分类思想的理解,是教师备课方案中的重点。以笔者个人观点,在数学学习中加入生活实例,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进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密切相关,容易产生亲切感。生活实例与分类思想相结合,可以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对教师而言,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根据学生的整体特征制订分类思想的培养措施,这是实现分类思想具体化的关键。

例如,在生活中最简单的具有分类思想的例子是颜色的不同。利用色彩的直观感受,学生可以快速地了解分类的含义。颜色是学生生活中最容易接触的例子,鞋子、衣服、黑板、粉笔等都有各自的颜色,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将一些不同的公式放在一起,让学生自行分类。这是一种将分类思想具体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分类的真谛。当学生对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分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将面临的分类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分类物品有足够明显的差异,尽量减少相似物品的出现。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加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来说,学习兴趣是加深学生理解的催化剂。

三、加强师生的交流进程

在培养学生分类思想的时候,教师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因此,教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来说,也要积极回应教师的交流,敞开心扉,积极反应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分类思想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动态是教师调整教学方式的依据。另外,教师在建立交流关系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小学生年纪较小,人际交往能力尚不成熟,教师只有以平等的姿态与之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最忌讳摆教师的架子,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次,教师应该主动和学生交流。只有教师主动和学生建立沟通联系,才能打破学生内心的顾虑,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困难。

分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教师应在小学时期着重培养这种意识。对小学生来说,分类思想过于抽象,因此教师应该将其具体化和形象化,加强学生的理解。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分类意识,注意区分分类事物的差异性。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的理解。最后,教师要注意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平等基础上,主动与学生交流。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对学生而言,则要积极回应教师的交流,积极反映学习问题。

[1]宋真.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J].中学数学.2015(10):47-48

[2]杨爱霞.试论初一新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 2015.22(06):12-15

猜你喜欢
教师应事物分类
分类算一算
美好的事物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奇妙事物用心看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