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2016-03-03 15:27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王琦瑶王安忆意识

朱 姝 姝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研究

朱 姝 姝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王安忆的很多小说都以女性为主,塑造了一系列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女性意识。其女性意识在生活观上体现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显现出独立性和主见,在爱情观上体现为与传统束缚相抗衡,打破藩篱求幸福。其女性意识的形成既得益于时代文化的影响,也有所接触人物的影响,更有家庭的直接作用。王安忆小说通过对女性意识的展示,批判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肯定了女性的个体生命意义,为现代女性提供了指引。

女性意识;成因;作用

通过阅读王安忆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王安忆的很多小说都是以女性为主体的,如《米尼》、《流水三十章》、《香港的情与爱》、《流逝》、《长恨歌》等作品,写作对象都是都市女性,它们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如王琦瑶、富萍、郁晓秋等,突显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女性的尊严和价值,寄寓了作家对女性的思考、对世界的认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不同于历史上那些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传统女性——在欺凌压迫下只能默默承受,而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充满了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对艰难挫折的不屈和抗争,展现出蓬勃昂扬的生命激情,她们以自己的努力,呈现出新时代女性的价值与尊严,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女性意识。当然,她的女性意识的展示,不是靠呼吁与呐喊,不是靠两性之间的激烈争吵,而是在对琐碎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的。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女性群体长期处于被欺压,甚至被奴役的地位,女性的解放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而这些历程对女性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研究王安忆小说,探索其女性意识,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

所谓女性意识,主要指的是女性作家小说中浮现出的对女性这一性别特质的从发现到认同到审视定位的认知过程,并给予特殊的表现形态。[1]77-79也就是说,女性意识是女性对自己的重新审查与认识,看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拒绝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活出真实,展现女性的坚强、独立,表现出自我的生存价值和心理情感的意识。本文针对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从生活观与爱情观两个方面来刻画。

(一)生活观: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显现出独立性和主见

王安忆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重大历史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我不想在小说里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该表现日常生活。”[2]王安忆打破传统女性观念,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并不依靠男人,而是有着独立思想与见解,而这独立的思想与见解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面。王安忆让女性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困苦,磨砺出她们坚强的品质,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坚强与独立。妹头是坚强的,富萍是坚强的,阿三也是坚强的。王安忆让她笔下的女性于生活中真正独立,只有生活中独立了,才能由此带动精神的独立。发表于1982年的《流逝》展示了都市某类居家女性的坚韧,表现出王安忆充满人文精神的关怀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曾经是旧上海资本家少奶奶的欧阳端丽,在“文革”风暴中跌入深渊,被抛到生活的底层。在张家无人支撑的情况下,欧阳端丽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竭尽全力操持这个处于艰难境地的家。欧阳端丽在平凡中炼就了处变不惊的气度,拥有了宽厚博大的胸怀,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就像欧阳端丽的小叔子说的:“有一个人,终生在寻求生活的意义,直到最后,他才明白,人生的真谛实质是十分简单,就只是自食其力。”[3]193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依靠自己,自食其力,在苦难里坚韧地生活。一个女人应该有独立意识,要学会思考,只有自主地选择人生道路,才不会依附他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寻到真正的幸福。

“浮光掠影的那些东西都是泡沫,就是因为底下这么一种扎扎实实的、非常琐细日常的人生,才可能使他们的生活蒸腾出这样的奇光异彩。”[4]这些平凡且卑微的女性,依靠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生存韧性同命运做抗争,以保障自己的生存。王安忆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针对人类本性和现代问题提出深刻的质疑。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王安忆笔下的女性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所在,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自己的使命,独立而坚强地生活。

(二)爱情观:与传统束缚相抗衡,打破藩篱求幸福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总是对女性生存现状和价值取向有着一份特殊的关注和理解。”[5]50王安忆笔下的爱情观总是试图与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认识相抗衡,打破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从而展现出女性自身的生存价值。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笔下的女人,是以家庭为中心、以丈夫为生命的女性,她们将自己定位于好妻子、好母亲,她笔下的女性具有强大的“包容”性,闪耀着母性光辉,都具有母亲般的博大温柔、善良慈祥,给男人以爱的温暖、家的庇护。

在中国众多文学作品中,女性扮演着弱者的角色,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辛苦地养育着子女,终其一生默默奉献。但在王安忆笔下,女人不再是受男人压迫、受男人支配的弱者,而是有主见、有能力,像母亲一样引导男人成长的女人。《荒山之恋》中的妻子,给予他一个温暖的家,鼓励他上进,将懦弱的他培养成一个独立的男人,并容忍他对婚姻的背叛,不主动点破私情,如同一位有耐心的母亲等待着迷失儿子的归来。《小城之恋》中的她,怀孕让她忘记了一切欲念,以圣洁的心情迎接着子女的出生,以微薄的工资独自承担抚养儿女的责任。这些女性骨子里潜藏着浓重的弱者意识,然而一旦遇上令她们心动的男性,她们身上母性的一面便被唤醒,而由于母性的觉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们不再矜持,不再胆怯,变得主动与果敢,似乎生活中没有她们做不了的事情,从而义无反顾地迎接着爱情风雨的洗礼。孕育给她以教育,使她比男人更懂得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母爱还意味着对丈夫、情人的爱。与女性相反,王安忆笔下的男性都像没有长大的孩子,不能应付世事。在这里,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仿佛是孩子同母亲的关系。女性将毕生的爱心无保留地献给家庭、孩子、丈夫,甚至其他亲人、朋友,母爱使一个女人变得宽容、坚强、成熟。一个女人,并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追求想要的幸福,而只有打破藩篱,才能突破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些女性,不再唯唯诺诺,不再忍受命运的压迫,而是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在爱情面前,男女都是平等的,没有谁高谁低,实在无须委曲求全。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对待爱情大胆、前卫、果断,这种品质很值得赞扬。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的爱情是现实的,展现出爱与人性中矛盾的一面,像王琦瑶在爱与内心道德的挣扎中选择了爱,这对女性来说是一种勇敢的选择,表明一种现代生活的态度。王安忆试图为男女达成平衡而努力,她认为女人应为自己而活,不是任何外物的依附品,性别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三)王安忆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

1.时代文化的影响

王安忆女性意识之所以形成,有着必然的因素。时代文化对女性的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固有的文化受到冲击,旧文化不再屹然不动,新文化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女性思想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带给女性一股清新空气,改变了她们的生活观与爱情观。在《长恨歌》中,李主任在战乱中离开人世后,王琦瑶去邬桥躲避风头,来到乡下。王琦瑶远离上海的繁华,在弄堂开诊所。在最困难的20世纪 60 年代,王琦瑶将自己风光时穿的衣服拿到旧货行卖掉,买来日用品满足自己和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为时代的变化,王琦瑶不得不自力更生,一切吃穿用度都依靠自己,由繁华到落魄,这是时代变迁给王琦瑶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桃之夭夭》里的郁晓秋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促使她迅速地成长。郁晓秋到安徽乡下后,生活非常艰苦,这使她暂时忘记了上海人固有的骄傲,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农村生活。这样的经历使郁晓秋成熟了,也使她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时代赋予了这些女性前所未有的机会,她们可以像男性一样工作,像男性一样养活自己,这样,有利于开阔女性的视野,锻炼女性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使女性更为独立。有许多工作岗位可以适合她们工作的需要,她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挣钱,而由于经济的独立,其社会地位也就因此而提高了。时代文化对人物行为、性格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王安忆笔下人物女性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2.接触人物的影响

王安忆笔下的女性被置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包括同性的友谊,也包括异性的爱情,正是这种种关系对女性认识世界产生了影响,也使她们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入,丰富了她们的生命体验。在《长恨歌》中,程先生的痴心满足了王琦瑶的虚荣心,而李主任给王琦瑶的是安全感,踏实的感觉,也让王琦瑶学会了等待。在康明逊这里,王琦瑶品尝到爱情的甜蜜,也体会到有情人不能相拥的痛苦。康明逊使王琦瑶体验到孕育的神奇,完成了一个女人的蜕变,而老克腊的出现与离开使王琦瑶看到了自己的年龄,尝到了老年时的孤独,留给王琦瑶独特的人生体验。王琦瑶生命中的这些男人帮助她成长,完善了她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爱情观。不只是男人对王琦瑶有深刻的影响,王琦瑶的女性朋友也对她产生了作用。吴佩珍带着王琦瑶去片厂玩耍,王琦瑶才引起导演的注意,由此认识了程先生。在蒋丽莉的大力帮助下,王琦瑶才会参加上海小姐的竞选,使她有机会成为李主任身边的人。严家师母不仅带来了康明逊,而且唤醒了王琦瑶的上海思想,坚定了她依靠自己的信念。王琦瑶接触的这些人无疑都对王琦瑶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她的爱情观、生活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再一直依赖男人,而是靠自己,撑起自己的天空。接触的人物对一个女人的意识影响是极为重大的,他们改变着女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对世界有全新的认识。作为一个人,其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身边的各色人物,只有在社会的影响下,人物的意识才能够一点一点地完善,适应社会,成为真正的主体,所以社会对女性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

3.家庭的影响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家庭也是形成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像《流逝》里面的欧阳端丽,一开始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儿媳妇,她自然有着和她所处的那个环境相融的性格,喜欢逛街、聚会。然而,“文革”期间家庭衰败,欧阳端丽的处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性格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她担负着重担,不仅要照顾孩子,小姑、小叔子上学、下乡的事情也全由她负责。由养尊处优的生活变到如此地步,欧阳端丽没有抱怨,只是忙碌着,付出着,甚至找了一份“不体面”的工作。待到时来运转,欧阳端丽又回到从前的日子,从前生活的状态也回复了,依旧聚会、逛街,也不是那个贫苦但充实的她了。这是家庭变化给欧阳端丽带来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思想是会随着家庭的变化而变化的。《桃之夭夭》中,郁晓秋的性格也和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因为郁晓秋是私生女,所以她所受的苦难较多,这也为她长大后保持心态的平和打下了基础,这使她更加坚强了。她像石缝里的小草,顽强地生长,面对生活的变化她从容泰然,总是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不经风雨,哪得彩虹,家庭带给这些女性的影响,使女性性格发生改变,使她们变得更从容,更坚强。家庭环境对女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比任何其他因素对人的影响都更强烈,它比时代和社会更直接地作用于女性,因为那是她们无法脱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女性被灌输了众多思想,也由此形成了女性意识。在这种意识中,其性格变得越发饱满,人物也更加鲜明、有主见。

二、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的作用

(一)对传统思想的否定

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极为严重,不仅禁锢女性行为,更禁锢女性心理。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思想的否定,她认为传统意识对女性构成了伤害与折磨。千百年来,中国妇女深受封建伦理的压迫,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妇女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女性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并没有轻易地消除。王安忆为我们塑造了不少痴情哀怨的女子形象。在《我爱比尔》中,王安忆并没有像常人一样以传统道德视角来评定阿三,而是将导致阿三悲局的根源归咎于她所具有的思想观念与传统道德伦理不符,从而对阿三怀有怜悯与同情之心,这就否定了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看法。在《长恨歌》中,王琦瑶在爱丽丝公寓中对蒋丽莉说了一番话:“要说自然是面子和芯子两全为好,也就是圆满的意思了,可人的条件都是有定数,倘若定数只能面也凑合,里也凑合,还不如盖下一边,要个满满的半边,也是不圆满里的圆满;再说,还有句老话叫作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呢!缺一半,另一半反可更牢靠更安全还说不定呢。”[6]101传统思想注重面子,而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则从面子与里子中选择了里子,这也是对传统思想的一个反驳,否定了传统对女性的看法。

王安忆笔下的女主人公表面看起来柔弱、经不起风雨,内心却是坚强、不软弱的。她们能够在平凡生活中,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顽强地与逆境做抗争。她们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境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接受困境,从容面对,充分展露着她们的顽强生命力。传统思想的毒害是根深蒂固的,王安忆期望通过她的作品批判传统观念,否定传统的束缚。王安忆对旧时代于女性的束缚是极为不满的,她试图用作品否定传统,不再让封建思想荼毒残害女性。

(二)对当代女性的心理引导

当代女性虽然较之旧时代更自由些,但人不能完全脱离伦理的束缚,王安忆用她自己的方式警醒着现代女性,使之避免悲剧的重现。王安忆试图通过纷乱的生活和苦难的历史,在思想和现实的斗争中展示出一种坚强的品质,让我们看到女性的坚韧,从而为现代女性提供指引:遇到困难不要惊慌,冷静处理,在困境中找到自己。

王安忆总是把这些女性写得很美、很自然,而这种美、这种自然又缘于她们与生俱来的母性的呼唤和皈依。王安忆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为生存拼搏的生活,她们能够坦然地面对困难,肩负起家庭重担,此时在她们心里这个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她们将自己视为保护伞,从内心感到骄傲。王安忆塑造的这一类女性形象,充分地表达了一个观点:受封建思想禁锢的女性,应该打破束缚,冲出封建枷锁,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不要将男人作为人生的寄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体现出强大的自信。有了母性,才使女人活得伟大,活得独特,活得崇高……“她从女性独特经验出发,对现代文明、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与质询,她的创作拓宽了女性写作的天地,建构着新时期女性文化空间,在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7]99-101。

三、结论

王安忆的小说立足于女性立场,塑造了许多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以完全不同于男性作家的视角去观察世界,重新构建了女性角色,肯定了女性的价值、地位,“从人物的内心世界透视广阔的社会生活的变迁”[8]281,以至于王安忆小说中的每一

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女性的经历告诉我们,女人一定要有自主意识,尤其在与男性的关系中不能丧失自我,要做一个独立的女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开拓空间,面对挫折更要勇敢,不畏艰险。王安忆的小说展示了女性的坚韧与美好,肯定了女性的个体生命和意义,并指出女性应该追求人格独立,追求自我价值与精神境界。在王安忆的小说中,女性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她们不再是男人的傀儡,从而否定了传统思想对女性的禁锢,给传统思想以冲击,进而突破藩篱,体现出女性独有的坚强美与独立美。王安忆用笔为我们描绘了多彩的女性世界,不仅让女性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引发其独立思想,更展现出女性的生存价值,这也是王安忆作品美之所在。

[1] 冯晶.王安忆笔下女性的生命律动——以《小城之恋》、《长恨歌》、《桃之夭夭》为例[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77-79.

[2] 徐春萍.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N].文学报,2010-10-26(2).

[3] 王安忆.流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 王安忆.探视城市变动的潜流——王安忆谈长篇新作《富萍》及其他[N].新民晚报, 2000-08-06.

[5] 王安忆.启蒙时代[M].台北:麦田出版社, 2007.

[6] 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7] 孙惠欣.拓女性写作天地,谱女性话语篇章——从《叔叔的故事》、《长恨歌》看王安忆小说中女性话语的建构[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9-101.

[8] 杨楠.试论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特点[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8-29.

责任编辑:张怀宇

A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Wang Anyi’s Novels

ZHU Shu-shu

(College of Arts,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00, China)

Studying from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its role in the novels of Wang Anyi, this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female life and love view and their causes in the background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her works, through the meticulous description of women, Wang Anyi shows concern for women’s life and emotions, thinks about the fate and future of women, explores the value of women and explains their female consciousness—the denial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and the psychological guidance to contemporary women.

female consciousness; cause; role

2016-06-19

朱姝姝(1992—),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I206.7

A

1671-9824(2016)06-0054-04

猜你喜欢
王琦瑶王安忆意识
中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悲剧与救赎——谈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救赎之路
此恨绵绵无绝期
沪上淑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说不尽的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