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适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6-03-04 11:54祖占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舒适度经皮

祖占霞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适的干预效果观察

祖占霞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适的干预效果。方法84例PCI治疗后不适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2例。对照组采取PCI治疗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舒适状况和其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5.7%,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口肿胀、出血、心电监护、口渴和担心手术效果等造成不适的关键因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CI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 可以减轻患者术后不适, 使患者术后不适程度降低, 促进患者康复。

个性化护理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通过心导管技术疏导窄小或者是阻塞的冠状动脉管腔, 进而改良心肌血流灌输的方式[1]。因为PCI治疗的效果和药物对比安全可靠, 并且操作简便、创伤小和可重复性好, 所以成为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治疗方式之一。虽然PCI治疗对患者创伤小, 但手术对患者产生了直接的身心伤害[2]。常规护理虽然简单容易实施, 但是忽视了每个个体对心理和躯体具有不一样的反应, 造成了很多患者出现术后不适。本研究对PCI治疗后84例患者进行个性护理干预, 护理状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PCI治疗后84例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57.2± 11.70)岁, 平均植入支架(2.03±0.40)枚;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58.01±10.53)岁, 平均植入支架(2.19±0.50)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对术前备皮进行指导, 说明术中与术后患者需要配合的方面;术毕回病房需要心电监护6 h和卧床, 抽血检测患者自动化凝血时间[3]。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 包含术前心理指导,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实施一对一的训练并且评价效果,包含床上大小便, 耐心讲解PCI治疗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的配合, 使患者熟悉PCI治疗过程, 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护士需评价患者对手术领会配合程度, 进行重复教导。术毕回病房后进行个体化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心律情况;定时检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观察有无牙龈、皮肤黏膜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现象。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 观察手部末梢循环情况, 有无渗血及肢体温度、颜色变化。对双上肢周径进行测量, 评价有无潜在出血状况, 指导患者多饮水, 进行水化治疗与术后康复活动, 包含术肢的主动与被动运动[4]。

1.3评价标准 参照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该量表共分为心理精神、生理功能、环境及社会文化4个方面。借助Likert Scale1-4评分法,分值为30~120分,评分越高提示舒适度越高。舒适: 总舒适评分>90分;轻度不适:总舒适评分为80~90分;中度舒适:总舒适评分为60~80分;重度不适:总舒适评分<6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对比 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舒适影响因素的对比 观察组在穿刺口肿胀、出血、心电监护、口渴和担心手术效果等方面造成不适的关键因素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舒适影响因素对比[n(%)]

3 讨论

在进行PCI治疗常规护理中, 因为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心、经济与生活等方面的痛苦, 加上患者对手术有关知识缺少了解, 所以术前患者会有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担忧手术创伤大, 手术过程中会发生意外, 术后发生并发症等, 术后患者由于不知道手术会发生的并发症和需注意的事项, 常常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少数患者术后制动时间短自行活动, 或者术后短时间内就要求出院,从而造成很多心理与生理的并发症发生, 对最终的手术效果和其总体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5]。

个性化护理干预是在全面护理基础上尽量体现人文特点的高境界护理方式, 其看重个性, 将常规的护理工作和患者个性特点结合起来, 提供灵敏、体贴的护理。在现代护理新理念当中全面护理的宗旨表现为“一切都以患者为中心”,然而其核心所在是人文关怀[6]。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担忧术后治疗与手术效果的影响, 让患者的不适程度降低, 让患者可以尽快下床活动。结果数据显示, 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5.7%,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穿刺口肿胀、出血、心电监护、口渴和担心手术效果等方面造成不适的关键因素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PCI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术后不适, 使患者术后不适程度降低, 推进患者康复。

[1]宋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13):234-235.

[2]张淑贤.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5):530-531.

[3]浦菊芬, 赵丽花, 沈菊, 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4):1054-1056.

[4]宋学香, 晏晓莉, 吴小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宁夏医学杂志, 2015, 37(2):190-191.

[5]师晓杰.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1):107-108.

[6]李清, 李慧群.个性化护理干预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不适的效果评价.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19(2):232-23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88

2015-10-19]

450000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舒适度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