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有机合成命题特点及规律

2016-03-04 04:36陈炼
新课程(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同分异构考点命题

陈炼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

2011年—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卷有机合成命题特点及规律

陈炼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

2016年广东省高考将启用全国新课标卷,从化学科全国新课标卷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情况——主要是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有机合成题考查内容,对其命题趋势和规律作了详细的对比和总结。

新课标卷(Ⅰ);化学;有机合成;命题特点

全国新课标I卷(以下简称全国卷)试题结构为“7+3+1”,即7个单选题,3个必做的填空题和1个选作的填空题。作为2016年首次参加全国卷考试的广东考生,结合2016届考生的备考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选作有机合成题将成为广东省考生的主要方向,因此分析此题的命题特点,掌握其命题规律无疑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2011年—2015年全国卷有机合成题考点分布及特点

1.试题、分值、问题数

有机合成选做题试题号为第38题,排布在选做题的最后。试题形式以有机合成路线框图形式,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同分异构体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有机主干知识。近五年来各题的流程及信息、物质个数、涉及反应类型和官能团、设问角度和问题数等具体情况为:(1)2015年题干为2个流程(8步反应),涉及物质9种,涉及反应类型为加成、加聚、酯水解;(2)2014年题干为1个流程(5步反应)5条信息,涉及物质8种,涉及反应类型为消去、催化氧化、硝化、还原、酮胺加成消去;(3)2013年题干为1个流程(5步反应)5条信息,涉及物质7种,涉及反应类型为酯水解、醇氧化、加成、取代;(4)2012年题干为1个流程(7步反应)3条信息,涉及物质7种,涉及反应类型为卤代、卤水解、醛氧化、酯化;(5)2011年题干为1个反应1个流程(5步反应)3条信息,涉及物质8种,涉及反应类型为卤代、水解、缩合。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近五年试题涉及流程信息在5~8步之间,涉及物质个数为7~9个不等,在反应类型和官能团方面围绕有机的主干物质芳香烃、卤代烃、醇类、醛类、羧酸类及酯类进行命题。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填空数呈增加态势,至2015年填空数已增加至10个,总分值依然是15分,说明每空的分值下调,问题呈细化态势。

2.考点统计

近五年的考题涉及的考点有:(1)有机物的命名;(2)确定结构的物理方法(核磁共振氢谱);(3)通过计算确定分子式;(4)同分异构体判断或书写;(5)有机反应类型;(6)有机反应方程式;(7)合成路线设计;(8)信息整合。每一年对以上考点考查的方向和频次不尽相同。其中考点(1)(4)(5)三个考点出现频次最高(为5次),考点(3)(7)总体稳定,与传统的广东卷的有机题大同小异。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的考题中出现了有机物分子共平面的原子、分子结构分析,此考点对广东考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中需加以警示。

二、2011年—2015年全国卷有机合成题命题规律

1.问题设置梯度明显

从近五年的试题结构来看,每年的试题题干都是以流程图加信息提示呈现,考查的知识也以主干知识(典型物质反应、典型官能团等)为主。从问题设置角度,存在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类型等简单问题,可以保证考生拿到一定基础分。也存在需要根据合成路线和信息推断而完成的结构简式书写、方程式书写等中等难度问题,还有对思维能力要求更高的同分异构体种数判断等问题。说明该题的问题设置梯度明显,既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查,又对综合能力如表达的合理性、规范性进行考查。

2.重视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

与广东卷一般只出现某一特定物质的非常简洁的合成路线不同,全国卷更注重运用有机合成路线框图呈现相对复杂的合成路线,全国卷却需要先完成整体的合成推断后才能逐点得分。例如,连续五年都考查的有机物命名,虽然答案都是常见的简单物质,但都需要完成相应的推断过程后才能作答。因此,全国卷更加注重考生对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必须通过流程图和试题信息整合完成该合成推断才能有效答题。

3.重视陌生信息的运用

近年来考纲凸显了对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查。信息呈现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如,文字描述、化学用语、模型图、坐标图、流程图等。化学试题提供的信息来源丰富,信息形式也多样化,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将题中陌生信息应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解决问题。从历年信息的利用角度看,陌生信息利用角度广泛、信息的容量较大、类型增多,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新信息的解读能力,运用陌生信息完成有机合成推断并解题。

4.强化同分异构体的考查

能力立意是历年高考化学命题的主旨,如何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科学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命题者的主要目标。作为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广泛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切入点,可以科学地考查考生化学学科思想观念与基本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下,连续5年都有考查的考点中,难度最大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种数与结构简式书写。

从历年的同分异构体考查来看,此考点是有机合成考查化学思想方法和综合能力、体现选拔功能的有效利器,需要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在复习中教师需强化学生同分异构体书写时的有序思维(官能团、碳链、位置)和取代法、插入法等书写方法的练习。

总之,2011年—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一卷有机合成题考点基本稳定,问题设置梯度明显,重视有机反应机理的理解、重视陌生信息的应用。与广东试题比较在同分异构体考点难度加大,还有有机物分子共平面的原子、分子结构分析考点,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1]张秀球.坐标图对试题难度的影响及启示[J].化学教育,2012,33(4):46-47.

[2]张秀球.高考化学试题信息呈现方式的创新:2013年高考新课标I卷的新变化[J].化学教育,2014.

·编辑段丽君

猜你喜欢
同分异构考点命题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换、扑、拉、插”——同分异构体书写新招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三十六计引领 突破同分异构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推导难点突破
“同分异构体”知识解谈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