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

2016-03-05 19:20侯晋涛钟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侯晋涛 钟江

【摘 要】 整理分析近年来中医对于斑秃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秃;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23-02

斑秃是头发呈斑片状突发性脱落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患处皮肤薄而光泽透亮,多无自觉症状,少数伴有刺痛、瘙痒感,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头发斑块状的脱落,甚者可迅速脱光形成“全秃”,更严重者全身毛发脱落,形成“普秃”。斑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中医古籍中曾有“油风”、“毛拔”、“发落”、“发坠”及“鬼剃头”的称谓。

1 中医对斑秃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对斑秃病因病机的记载 《内经·上古天真论》曰:“……肾气实,发长齿更。……肾气衰,发坠齿槁。”《内经》云:“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肾藏精,其华在发”。《诸病源侯论》记载:“足少阴肾经也,其华在发,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海,谓之血海,其别络上唇口,若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血气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王冰《素问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也。”清·《血证论·瘀血》指出:“凡系离经之血,与养荣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病机多因血热生风,风气窜于巅顶,发根失于阴血濡养,导致风动发落;或瘀血阻络,血不能养发,而发脱落;或气血亏虚,发失所养;或肝肾不足,精不化血,血虚不能养发,发失生长之源,故而脱发[1]。

1.2 近代中医医家对斑秃病因病机的认识 禢国维[2]认为斑秃病因较为复杂,总因为七情所伤、饮食不节、久病重病、劳倦过度及产后,或因先天不足等造成脏腑气血亏虚,毛根空虚,毛发失于濡养而落。病机多为虚和实。虚者,一则气血亏虚,二则肝肾亏虚;实者多为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所伤,气郁而化火,血热生风,而致风盛血燥,或因瘀阻毛窍。不论虚实,禢老认为尤以肝肾不足为本病的最基本病机。赵炳南[3]则认为斑秃多为肝肾虚亏,气血不荣,阴血不足,腠理疏松,血燥风盛等导致发根失养,进而脱落。邓铁涛[4]认为虚证为斑秃发生的主因,“乙癸同源”精血同源相互滋生,肝肾不足导致气虚血亏,气血相辅相成,气虚则血虚,血虚则气亦虚,肺在外合于皮毛,气虚造成肺宣发功能下降,更容易脱发。

2 中医治疗

2.1 中医辨证论治 《医林改错》指出通窍活血汤:“用药三付,发不脱,十付必长新发。”清·吴谦《医宗金鉴》对于脱发提出了口服“神应养真丹”治本,兼用“海义汤”洗头治标。病久“宜针廷其光亮之处,出紫血,毛发庶可复生。”朱仁康[5]把斑秃分为四型进行辨证论治,①血热型:多见于青少年斑秃,宜清热凉血,常用女贞子、桑葚、黑芝麻、墨旱莲药等。②阴血亏虚型:亦可见于脂溢性脱发,应熄风养血、滋阴补肾,多用菟丝、生熟地黄、何首乌、白芍等。③气虚血弱型:常因重病后、生产后造成脱发,宜补血养气,多用茯苓、当归、黄芪、人参、大枣等。④瘀血阻络型:主要指斑秃或全秃者,应散瘀通络活血,多用丹参、桃仁、川芎等药组方加减。张志礼[6]认为斑秃的病因多为肝肾精血不足,风邪侵入,宜治以益精养血、滋补肝肾。周勇[7]用自拟乌须生发汤配合外用方治疗65例患者,治愈40例,占61.54%;显效16例,占24.61%;有效6例,占9.23%;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 38%。冯玉华[8]自制药治疗斑秃肝肾不足型,药用制何首乌、牡丹皮、山茱萸、泽泻、丹参、柴胡等制丸,疗程一月,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用量为10g,病变部长出新发,其余转好。薛素琴等[9]治疗斑秃气血瘀滞型采用赤芍、老葱、路路通、升麻、郁金、红花、鲜姜等药自制组方,治愈率为77.14%。顾海林[10]把60例斑秃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内服神应养真丹(由当归、羌活、川芎、菟丝子、熟地、白芍、木瓜、天麻各10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内服谷维素每次l0mg,每日3次;胱氨酸片,每次100mg,每日3次。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中药外治 杨世凯[11]采用自制双姜酊用药时配生姜片涂抹病变局部处达到局部微红发热,每日数次,斑秃的治疗取得明显疗效。邵强等[12]采用钩藤、赤芍、红花,生姜、当归、白鲜皮、僵蚕等药物成方研末,配合与200 ml的75%酒精密封放置于容器内浸泡两周后,取其上清液备用。用脱脂棉球蘸取药液外涂患处,3次/天,具有明显疗效。周宝宽等[13]以疏肝化瘀、疏风清热、养血生发为治法,外用自组疏肝化瘀生发汤、凉血息风生发汤、益气养血生发汤水煎洗,配合自制生发配方生发膏、养血活血生发散外涂患处治疗斑秃疗效显著,各证以化瘀、养血贯穿全过程。活血化瘀多用丹参、三七、红花、鸡血藤、桃仁,养血一般用熟地黄、龙眼肉、当归、何首乌,搜风通络常用蜈蚣、全蝎,破血常用三棱、莪术攻毒散结。四诊合参,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体现了中医药外治优势。

2.3 针灸治疗 葛氏[14]运用针刺风池穴与脱发区加梅花针扣刺斑秃102例,痊愈80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李红[15]飞针围刺,并电针配合治疗,以斑秃周边为主要取穴,加风池,百会、上星,针刺得气后将电针仪与穴位连通,疏密波交替,每日1 次,15 次为一个疗程,治疗 128 例,总有效率 86.7%。张巧玲[16]采用梅花针联合艾灸治疗斑秃53例, 治疗结果取得明显疗效,总有效率92.63%。金泽[17]提出采用局部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并配合针灸的“合谷刺法”,治疗1月,每周治疗6d,每天1次,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疗效低于治疗组。田庆贺[18]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 例,疗程各定为 20d,治疗组采用电针、毫针针刺配合皮肤针叩刺的方法,对照组用毫针针刺配合皮肤针叩刺。疗程完成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9.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9.3%。

2.4 综合治疗 袁翠英[19]运用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祛瘀活血、祛邪燥湿为法则,治疗患者102例,用药为菟丝子、生熟地、黄芪、何首乌、党参、丹参、木瓜、当归、天冬、女贞子、茯苓、川芎、羌活组方内服,并配合外擦药液(全当归、骨碎补、侧柏叶、干椒、番红花、旱莲草、桂枝在1000ml的75%酒精中浸泡7d),总有效率为96.1%。胡艳君[20]以活血养血、补气升阳、补益肝肾、调节气机为法治疗66例,药用炙黄芪、川芎、生地、生黄芪、熟地、丹参、首乌、女贞子、当归等辨证加减,配合外涂生发酊(红花、干姜、当归、侧柏叶、川乌、草乌、皂刺浸于3000ml的75%酒精中10d),总有效率达91.5%。高军权[21]采用中药加针刺,中药据辨证分型治疗斑秃200例,每日1剂,连服30d,针灸治疗: 取穴根据单纯性斑秃 ( 围刺斑秃周围、百会、四神聪、斑秃中央、前庭、风池) 和其他斑秃 ( 四神聪、头维、百会、大椎、头顶督脉上取穴,并配合三阴交、丰隆、足三里) 而定。30d为1个疗程,每日1次,留针30min。经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

3 结语

斑秃,又称“鬼剃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头发呈突发性斑块状脱落的慢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头发的生长荣弱和脏腑、气血的胜衰关系密切。中医视人体为一个有机整体,斑秃虽为头皮部的毛发疾病,但其发病原因与全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斑秃其根本原因为发失生长之源,故而脱发。脱发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及气血虚弱、血热、湿热、脉络血瘀联系密切。其中斑秃发病主要因于气滞血瘀、肝肾精血不足、风盛血虚、血热生风、气血两虚等原因,而常见病因为肝肾不足。中医多采用内服、外搽、针灸等进行综合治疗,效果颇佳。由于西医对斑秃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全身治疗,或用局部接触刺激物、生物学反应调节剂、光化合作用、药物注射等局部治疗。西医治疗斑秃虽有一定疗效,但仅以治标为主,其副作用及复发率更是临床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医治疗斑秃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随证加减,内外合治,标本兼顾;针对患者个体体质差异进行治疗,可减少长期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并且中医药在巩固疗效、防止斑秃复发方面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萍,张艽.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680-681.

[2]徐三文,梁延平,唐岛.皮肤病中医经验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8.

[3]赵炳南.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0.

[4]邓中光,符惠珍.邓铁涛教授治疗斑秃的经验[J]新中医,1981,13(2):17.

[5]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皮肤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山版社,2005:10.

[6]安家丰,张芃.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周勇.自拟乌须生发汤治疗脱发65例[J].四川中医,2005, 23 ( 6): 56.

[8]冯玉华.调补肝肾法治疗斑秃之体会[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44.

[9]薛素琴,李东海.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斑秃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127.

[10]顾海林.神应养真丹治疗斑秃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11):44.

[11]杨世凯.自制“双姜酊”外治斑秃[J].中国社区医师,2006,12:52.

[12]邵强,李柱学.自拟补血强肾生发汤加外治法治疗斑秃147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08,29(37):242.

[13]周宝宽,周探.斑秃外治验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9):979.

[14]葛书翰.针刺治疗斑秃186例观察[J].中国针灸,1991(1):17-18.

[15]李红,张家维.围刺飞针加电针治疗斑秃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3,23(11):659-660.

[16]张巧玲.梅花针加艾灸治疗斑秃5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5):3.

[17]金泽.合谷刺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11, 29 (11): 728-729.

[18]田庆贺.毫针、电针及皮肤针治疗脱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8(3):245.

[19]袁翠英.中医约治疗斑秃102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113.

[20]胡艳君.调气养血生发汤内服配合外搽生发酊治疗斑秃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12):90-91.

[21]高军权,李霞.腹针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颈型颈椎病58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 ,26(8):23-24.

(收稿日期:2015.10.14)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