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2016-03-05 20:00王鑫迟莉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王鑫 迟莉丽

【摘 要】 Hp耐药性增加、根治率下降等致Hp相关性胃炎的症状反复,久治不愈。迟莉丽教授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分三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多获效验。第一阶段当以调理脾胃功能为要,兼加驱邪,中医辨证予清热化湿、疏肝和胃、化瘀通络、温中健脾、益气养阴;第二阶段运用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彻底根除Hp;第三阶段益气养阴或温中补虚,健运脾胃,防病反复。

【关键词】 Hp相关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迟莉丽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56-01

我国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平均感染率高达58.07%,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目前推荐用于根除Hp治疗的6种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70%,克拉霉素达到20%~38%,左氧氟沙星达到30%~38%[1],由此而导致使用最广泛的传统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已经下降至55.3%,即使是改进后的四联疗法,Hp根除率也仅达到80.8%[2]。不仅如此,传统“三联”或“四联”疗法还存在易复发、诱导耐药菌株流行、药物副作用和病人依从性差等弊端[3]。Hp根除不彻底,致耐药性增加,临床症状反复,久治不愈,患者失去信心,乃至消极对待该病的治疗,反复更医换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困难。迟莉丽教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20余载,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经验丰富,遣方用药多获效验,认为中西医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分阶段而治,现将具体思路方法阐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从中医来看Hp相关性胃炎多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Hp感染属中医“邪气”,且多具“毒”的性质。《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人体正气虚弱时,邪毒趁虚而入,内客于胃,导致胃炎的发生,并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使机体无力抗邪、不能根除Hp。迟教授指出本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以脾胃虚寒为主,少数为胃阴不足,实则为湿热内蕴、肝郁气滞、瘀血内停或者痰湿中阻。

2 中西医结合分阶段论治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将本病分为三个阶段。治疗上针对Hp相关性胃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阶段治疗。

2.1 第一阶段 Hp相关性胃炎第一阶段以正邪交争,正虚邪实为主,临床可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辅助检查C13或C14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为阳性。当机体正气亏虚时,Hp乘虚侵犯胃腑,酿湿生痰,阻滞气机,日久瘀血内生、湿郁化热,诸邪干胃,诱发诸症。迟莉丽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指出,治疗上虽有“急则治其标”之说,但考虑到驱除Hp邪毒之药性多寒凉,苦寒败胃,致胃痛、胀满等症难除,而本病脾胃本虚,应用过多攻邪药会加重其虚,使机体难以耐受攻邪,致Hp根除不彻底,耐药性增加,临床症状反复,久治不愈。故此阶段治疗不应拘泥攻邪、过用寒凉,而当顾护正气、调理脾胃功能为要,兼加驱邪。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中说:“凡欲查病者,必须先查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本阶段中医证型多见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之症,其中以脾胃湿热最为多见。辨证治疗上,脾胃湿热证治以清热化湿,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黄芩、黄连、党参、茯苓、枳实、干姜、炙甘草等)。胃络瘀血证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用四逆散合丹参饮加减(柴胡、炒枳实、白芍、丹参、檀香、砂仁、麦芽、山萘等);肝胃不和证治以舒肝和胃,方用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苍术、川芎、香附、栀子、神曲、枳实、白术等);脾胃虚寒者,治以温中健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炮附子、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高良姜等);胃阴不足者,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益胃汤加减(太子参、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甘草等)。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可以适当加用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紫花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栀子[4]等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Hp作用的药物。空腹胃痛、夜间胃痛或烧心明显时配PPI类药物制酸止痛,伴明显消化不良者配以消化酶。

2.2 第二阶段 本阶段多由第一阶段演变而来,Hp趁虚侵犯人体后引起Hp相关性胃炎,经扶正驱邪、调理脾胃功能后,邪毒之势不再亢盛,正盛邪衰,正邪交争不剧,临床胃脘部疼痛、痞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基本消失。此阶段正气渐充,脾胃健运,一般均能耐受攻伐Hp之药物。迟莉丽教授指出,Hp相关性胃炎第二阶段当一鼓作气,重锤猛击,彻底根除Hp。此时宜采用标准的三联疗法(PPI+两种抗菌药物)(药物选择、剂量及用法见表1、2),或者经典的四联疗法(铋剂+PPI+两种抗菌药物)(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余药物选择、剂量及用法见表1、3)[5]。服药2周为1个疗程,停药4周后复查。

2.3 第三阶段 经第二阶段三联或四联根除Hp治疗后,邪毒殆尽,正气耗伤,脾胃虚弱之根本复显。此阶段邪去正伤,可表现为痞满、嗳气、纳差等脾胃功能失调之症状。治病求本,对于此第三阶段的治疗,迟教授指出,本阶段邪去正伤,加之脾胃本虚,多数患者处于脾胃气虚状态,少数患者表现为胃阴亏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言:“四季脾旺不受邪”,迟教授分析指出,此阶段治疗主要以温中补虚为主,方用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白芍、饴糖、炙甘草、生姜、大枣)加减;胃阴亏虚者,治以养阴益胃,方用益胃汤加减(太子参、沙参、麦冬、生地、玉竹、石斛、甘草等)。根据西医药理研究,此期可配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甘温之品如人参、甘草等,以健运脾胃,防止Hp毒邪再次入侵。除服药调理之外,尚要嘱患者注意日常调护,清淡饮食,保持情志舒畅。

3 结语

Hp相关性胃炎病机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脾胃虚弱是Hp感染的病理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湿滞、郁热、气滞、血瘀、痰阻等病理变化为Hp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此即东垣所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临床上正虚、邪实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因此将本病分为三个阶段。治疗上第一阶段不可拘泥于驱邪、过用寒凉,而当顾护脾胃,先扶助正气,调理脾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待正气充盛,选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一鼓作气根治Hp,提高根治率,减少耐药。第三阶段邪去正伤,须辨证调理,温中补虚或益气养阴,并注意日常饮食、情志调护,减少Hp再次感染。因人、因时制宜,灵活处理扶正、驱邪的关系,中西医结合分阶段治疗,以改善Hp相关性胃炎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成虹,胡伏莲,谢勇,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以及耐药对治疗的影响—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J]. 胃肠病学,2007,09:525-530.

[2]易正凡,熊理守. 四联疗法及三联疗法根治Hp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1,34:132.

[3]何沛逊,杨海,张宪文.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病的治疗[J]. 中外医疗,2009,26:28-30.

[4]王霞丽,李安源.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近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06:59-61.

[5]刘文忠,谢勇,成虹,等.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 胃肠病学,2012,10:618-625.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