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路径衔接探析

2016-03-05 20:11孙洪波杨昇昌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论自信课程体系中学生

孙洪波,杨昇昌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生与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路径衔接探析

孙洪波,杨昇昌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理论自信”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和信仰追求,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将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理论自信”培育有效衔接起来,这是摆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将大学生与中学生“理论自信”的培育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外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生活实践,这是做到有效衔接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这就要求在培育内容上、培育形式上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双联互动、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凝聚动力,树立崇高信念,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备力量。

大学生;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有效衔接

自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来,高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展开了广泛的理论宣传和实践动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断培育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心和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自信。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来展开的,很少有将大学生和中学生这两个群体联系起来思考“理论自信培育”这个问题。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一个承接性的问题,如何把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这是理论自信培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理论自信”培育的相关概念解析

1.理论自信及理论自信培育

所谓理论自信,从广义上来讲,是“对理论价值的充分肯定,对理论发展进程和未来的充分认识,对理论价值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1]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理论自信”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完整阐述,要求“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里的“理论自信”是指一个政党对其指导理论进行高度肯定的一种态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的充分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坚定信心,更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仰的始终不渝的追求。

换言之,大学生和中学生的理论自信即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的充分认可和对“中国梦”信仰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未来发展态势的充分认识和坚定信念。对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理论自信培育亦即是从大学生和中学生当前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采取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式,将大学生和中学生的教育有效衔接起来,进而加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认知和认可,提高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论自信培育是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面对当前国情与世情的新形势、新任务,学生必须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理论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此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指围绕高中思想政治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所构建的、旨在加强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而形成的体系。它是将大学生与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进行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和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和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主要阵地,是集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建设事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事关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将“理论自信”这一核心内容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当中。围绕“理论自信”的培育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作用。

与此同时,要将“理论自信”的培育外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当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的整合、对社会心理的调适、不断与社会相容的过程,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因教育主体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动态运行方式,决定了理论自信的培育要外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当中。这种培育要由国家层面向社会层面转化,同时必须依靠个人层面的支撑和国家层面的保障,从而发挥“理论自信”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

二、当前学生群体“理论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中国社会转型带动了一系列社会新要素的更新和重组,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活跃分子,他们的思想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就目前来看,学生群体“理论自信”培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错误的社会思潮误导学生群体的理论信仰

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推动各国经济交流与协作并缩短了国与国之间距离感的同时,更将一国的文化传入另一国。中国入世后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现与多国存在贸易、经济、科技往来,在密切交流中各国之间融合的程度渐渐加深,各国都受益于这种传播先进技术以及打开国民视野的交流活动。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在用包裹着“自由”“平等”“人权”等华丽外衣的口号,侵蚀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注资本、技术的同时,大力采用这种思想异化的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2],这是以各种形式鼓吹西方价值理念,反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西化”表现,这些社会思潮在本质上是错误的,对学生是有害的,在中国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必然会被社会所抛弃。还有一种社会思潮叫“僵化”,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在改革开放时期的表现,以静态的思维方式质疑改革、否定改革,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会被社会所丢弃。

2.各种客观的消极因素削弱学生群体的理论自信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负面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群体产生了负效应。如贫富差距的扩大,行业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差距扩大,一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某些部门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等都使学生群体对融入社会产生了恐慌情绪,导致了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当然降低了“理论自信”的认可度。第二,一些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对升官发财的自信超过了对理论体系本身的自信。第三,对我国综合实力的认识偏差,总认为我国的文化话语权在世界上不强,人均的生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从社会生活的一些片面角度分析改革开放的弊端,忽视了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间接影响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评价。

3.教育的本本化和过于功利化倾向助长学生群体的理论他信

学校教育强调以“统一性基础上的群体性与差异性”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的概念化讲授,却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一最核心的要求;学校教育以“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标准,而对德育工作细微特质却缺乏认知和领悟,这种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德育成为一种陪衬和摆设,导致学生群体中的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意志主义、拜金主义的出现和盛行。然而,“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取得长远发展,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自信,只有坚定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3]因而,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就必须把“理论自信”作为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有序加以推进。

同时,学生群体是颇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群体之一,与其他社会群体与组织相比,学生群体更富有朝气、更具有想象力、更具有创造力。“可爱、可信、可贵、可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描述,这不仅体现在作为学生特有的青春年华,而且还表现在学生是社会各类人才的预备军,他们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性,而每个时代都需要这种创新性。需要是一种社会存在,会对学生的社会意识产生深远影响。青春是美好的,但同时又是有缺憾的,学生群体因为缺少社会实践的历练,他们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不牢固,难免存在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果学校不在“理论自信”上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就会出现一系列“理论他信”和“理论自卑”的问题,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率,而且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党的政策的理解和接受,而且对于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三、当前大学生和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1.“理论自信”培育要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理论自信”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指将“理论自信”的内容界定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全过程,这是做好大学生和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有效衔接的关键一环。“理论自信”的内容界定具有丰富的内涵,其精神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追求和崇高信念以及始终不渝的理论创新和思想遵循。之所以要进行思维互动,目的在于改革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教育的教条化和简单化倾向,塑造高度的理论解释力,从培育内容和培育形式入手,提升学生的理论创造力。

(1)在培育内容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主导思维上,要实现价值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价值教育最要紧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依托,系统构建价值理论的科学阐述。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注重教材内容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理论知识向实践认知的转化。循序渐进地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价值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直面社会问题,加强价值教育的导向性。价值导向正确与否,是关系到大学生和中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一环。价值导向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海市蜃楼,它是对当前一些不合理社会思潮的有力规范,更是对当前社会层出不穷的尖锐问题的深刻反思,它以科学的审视精神和历史的评判精神集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独有的意识形态特征,能否对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合理的价值导向,是帮助其树立“理论自信”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通过对不同国家价值教育观念的比较,通过对一些尖锐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来有效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进而通过这种价值教育的导向性,来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误导,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最后,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尽管人生价值实现途径不尽相同,但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注重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和理性认识社会价值与个人自我价值的关系,引导学生把自身价值的评价标准放在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上而不是自己得到的物质财富上,通过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进而来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本思维上,要促进道德教育与社会规范的和谐。道德教育是通过协调社会关系、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进而将其培养成有道德义务和道德情操的合格公民。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道德教育既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又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有效推进道德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需要和社会规范着手。就目前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分析来看,过于强调集体主义,忽视个人主义的合理需求,导致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最关心的学业就业、社会实践能力、人际关系和谐等,不能没有道德理念的支撑,如果忽视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学生对道德教育就会产生一系列厌倦、无聊等情绪。从道德教育的目标来看,面对当前社会中部分人道德滑坡产生的负面影响,必须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层面给予解释,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教学,使他们认识到加强道德教育对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所起的作用,认识到道德教育所指引的方向的正确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立体思维上,要遵循信仰教育与国家建设的融合。信仰教育与理想教育关系着“理论自信”的培育问题。当前信仰教育主要体现在由共产主义信仰所引发的学生的信仰追求上,我们要在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上培育学生正确的信仰观,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对学生信仰教育的理论创新,同时构建共产主义信仰的解读体系。事实上,不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任何时期,我们对于共产主义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脚步,在不同的阶段,国家发展具有不同的任务,因而也就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划。为此,将共产主义信仰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投入到实现社会理想当中,信仰教育在此担负着重要角色,也影响着学生对“理论自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2)在培育形式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1)依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形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在地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超越性、统筹性。相应地,培育“什么样的自信”就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性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筹性自信”。要做到大学生与中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有效衔接,就应当发挥好中学政治课堂教育这一载体的功能,以“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为突破口,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自信”。

第一类是针对理科类的学生。由于中学课程设置的安排,加之高考的现实问题,导致理科学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不重视,甚至是不屑一顾。这就导致进入大学之后,理科生较文科类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相对匮乏,因此,中学政治课堂教育也应该加强对理科类学生的引导,适当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灌输。“要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灌输的原则,改进灌输的方法,大力弘扬主旋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自觉成分的作用,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4]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党团活动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引导中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努力奋斗的壮志情怀,坚决制止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学术不端、谋取私利、信仰缺失的现象。

第二类是针对文科类的学生。基于文科类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应该结合实际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性自信”的培育。还需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突破口作用。学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向基层学习”的活动,深入农村的学校、医院、法院、乡政府办事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完善这种制度的运行机制。此外,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也可以尝试完成一些社会实践类的调查报告或活动心得。这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文科类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使其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只是原理,更是一种“活”的思想,有“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自信”能为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2)建设“两大工程”,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达体系。

理论自信的培育有赖于理论魅力的表达,外在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魅力,使其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理论宣传和理论示范效应,这需要建设两大工程:

第一,“理论表达魅力”建设工程。首先,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作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载体,是任何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内在完整的逻辑结构。因此,运用语言的魅力将理论完整地、科学地向学生群体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播、教育是“理论表达魅力”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其次,注重理论的宣传方式。列宁在谈到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时曾经说过:“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应当坚决抛弃难懂的术语,外来语,背的熟练的、现成的但是群众还不懂的、还不熟悉的口号、决定和结论等一系列重炮。在解释社会主义问题和当前俄国革命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不要讲空话,不要讲大话。”[5]同样地,对学生的理论宣传也要把握这种方法,语言力求通俗,形象生动,风格力求多样化,注重对语言的加工,对问题的讲解要从源头出发,在原著中寻找理论的根脉。这对学生提升理论境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理论回答现实”建设工程。社会的发展变化亟需理论与现实的深度结合。任何理论只有将其与社会具体领域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彰显理论的独特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其他具体科学理论所不具有的独特魅力,即在于其回答现实社会问题的宽度与广度。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回答了“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回答、弄清弄懂的理论问题,充分体现了“理论回答现实”建设工程的必要性。

“理论回答现实”建设工程还具有实在性,这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这对学生培养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具有向导作用。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解决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又帮助别人,实现共赢的价值追求。

2.理论自信培育要外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社会现实的发展要求,充分运用社会化的思维开展教学实践,积极利用社会网络平台、教育资源、人群网络、社区平台等有民间力量参与的教学活动,这些是学生“理论自信”培育的微渠道。有效促进学生理解新的社会化信息,将其转化为艺术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够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创新思维,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为党和国家的宣传思想工作做贡献。

(1)构造以“网络平台”为主的实践平台。当今网络具有极其强大的信息采集功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具有受教群体广、教育效果明显的特点。“要以各类政府网站、教育网站、学术网站、商业网站、服务性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基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下大力气搞好理论网站的建设与推广,提高理论门户网站的知名度,真正形成覆盖范围广、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阵地。”[6]网络资源的推广与利用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理论的前沿性。学校将注重基本原理的学习推广与把握热点、加强引导、有效监管结合起来,确保“网络平台”能够顺利实施。

(2)创办以“学生论坛”为主的新媒体平台。“学生论坛”是向学生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凭借论坛培养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前沿进展,培养关注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的意识。论坛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学术报告、网上讨论、交流,这对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新媒体强大的宣传覆盖面,对一些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理论分析,从而为宣传思想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3)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借助社区平台提升学生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社会工作意识。“理论自信”的培育过程不能仅仅依靠引进先进的理念,还要把学生自身优势与社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社区组织培训、社区慈善捐款、社会道德模范投票、社区知识竞赛等形式融入社区基层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培育“理论自信”,是将“理论自信”外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践活动,进而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双联互动、有效对接,凸显“理论自信”培育的科学性。

[1]王树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N].中国教育报,2012-11-30(5).

[2]谷军.用理论自信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自信研究”[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4,(8):81.

[3]吴俊义.理论自信坚定共同理想[N].解放军报,2012-12-24(5).

[4]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9.

[5]列宁.列宁全集(第1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9.

[6]鲁宽民.网络思想教育价值论[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34.

Analysis on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ng Path in College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UN Hongbo, YANG Shengchang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s a manner of value judgment and belief pursuit,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combine college studen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is critical for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alize college studen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externaliz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izing practice, which is an effective and pragmatic way. This request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both on cultivating content and mode, making every efforts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double interaction, the effective docking and depth fu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power, set up the lofty belief, become build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country, realize China’s dream of a strong reserve force.

college student, middle school student, theoretical self-confidence cultivating, effective combination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5BSZ007)、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作课题校内项目(W200518)、2015年度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ZD201508)的阶段性成果。

孙洪波,黑龙江肇东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杨昇昌,甘肃通渭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自信课程体系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层次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