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05 20:11赵惠兰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时文文脉论据

赵惠兰

(上海市川沙中学,上海 201299)



时文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赵惠兰

(上海市川沙中学,上海 201299)

时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文学经典相比,时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与中学生距离更近。时文阅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文化视野、丰富写作素材等,对议论文写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探讨了时文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时文;阅读;议论文;写作教学;应用

《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在积累语言材料和生活材料的基础上,把握不同材料的要点,表达对材料的感受和认识”,“抒发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的感情,并能针对某些现象或观点发表见解”。时文阅读是积累语言和生活材料的重要途径。在时文的阅读中,通过联想比照进行分析思考,更是形成评判现实现象和观点的重要途径。笔者试图就时文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及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研究背景

当前时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的现状都不容乐观。

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普遍重视时文阅读,但是缺乏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学中存在“读而无获,阅读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如何将时文阅读与学生写作结合起来,教师缺乏研究和指导,阅读对学生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作用不明显。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质次,以致于自己在议论文写作时,从之前阅读经验中获得的东西很少,导致转化效率低下。

面对以上问题,需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加强对时文阅读的指导,并使之能促进学生议论文的写作。

时文阅读之所以能对议论文写作起到积极作用,是由于其常常聚焦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展现当代人的困惑与追求,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时文往往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表达独立之见解、理性之精神。

时文阅读,对提高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积累素材,拓宽文化视野

时文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社会热点到百姓生活,从思想文化到法律道德,天文地理、时尚传统无所不包。通过阅读时文,可以积累各类社会事件、现象或某些风云人物等的素材,拓展学生视野和思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能旁征博引,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关注社会,思考社会和人生,避免作文缺乏现实针对性。

2.储备思想,提升思维品质

通过时文阅读,有助于学生汲取新的思想理念,或是使本来似是而非、不太明确的想法变得澄澈清明。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足够丰富,他在思考问题时才能体现出思维的广阔性、思辨性和深刻性。阅读时文,是最能直接获得大量思想的途径。

3.训练思维,减少逻辑错误

一些优秀的时文,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往往在说理结构和逻辑思路上,也十分严谨。通过阅读时文,可以学习如何围绕话题一层一层展开论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如何用好关联词进行说理等。将一些优秀时文作为自己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能够使自己在写作时分析更全面,论证更严谨。

4.关注表达,改善语言能力

相较于经典读物,时文阅读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更接近于学生的实际,更贴近生活本身,也更便于学生学习借鉴。阅读时文达到一定量时,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当然,首先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阅读时关注优秀时文的语言表达。

二、应用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时文阅读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呢?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通过论据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议论文必须含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看法或主张;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和方法。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来探讨时文阅读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时文阅读如何促进议论文写作中论点的形成

每一篇时文都有它独特的思想,为让学生将文章的思想读通读透,进而能对文中观点提出商榷、补充,写点评是有效途径,可以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在实际操作中写点评,可以采用多篇泛读与单篇精读交错的形式进行。

多篇泛读就是教师一次提供五至六篇篇幅较短的时文,请学生选择其中一篇做出个性点评(可以针对剪报中的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对剪报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

这样的练习可以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学生的收获是很大的:增大了阅读量,了解了很多当下的热点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对所读的文字习惯性地做出自己的思考。

单篇精读就是教师一次提供一篇篇幅较长、质量较高的时文,布置几项具体任务。如阅读了时文《名家矫情未可信》后,要求学生完成两项任务:列举至少两个感点(每个感点用一句话表达);选择一个感点,自拟标题,写一篇小短文,300字以上。

虽然学生的观点经常有所读时文的影子,但是经过这样的深入阅读,学生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应该说已十分深刻,而且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面对其他话题时,他们也会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时文阅读,教师精心挑选了,学生也花时间读了,就应该想方设法让读的文章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资源,而方法就是写点评。平时多读时文,多写点评,那么当进行议论文写作,面对一些话题时,脑海中就不会缺乏想法,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

2.时文阅读如何丰富议论文写作中论据的使用

(1)做摘抄。这是教师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最常布置的一项作业。但摘抄决不是随便抄抄,而是一个去粗取精、思考筛选的过程,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摘抄的内容可以是文章中精彩的议论,也可以是文章所引的某些典故,也可以是其他。摘抄的目的主要为积累素材和思想。

(2)写概述。概述的内容也可以是素材或思想。概述比摘抄要求更高一点。概述的前提是必须读懂了这篇文章,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之重现,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写概述的好处在于能够加深认识、促进理解、锻炼表达。

不论是摘抄还是概述,只有当学生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内容,将之作为自己文章的论据,才算是达到了最佳效果。否则那仍然是别人的东西,本子上的东西。

笔者曾为了检验学生假期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效果,在开学初的摸底考试作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必须使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人物事件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样做也许是对学生的束缚,但是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些好的习惯:阅读资料必须认真对待;写作时尽可能地从自己的素材库中寻找论据。

3.时文阅读如何改善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的过程

(1)抓文脉。许多精品时文的思维都是十分严密的,学生也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学习论证的思路,以朱光潜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为例。

材料:“朱光潜先生谈美,提到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木商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只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要求审题,写一个文脉。

通过批改,发现有些学生的文脉写得相当不错,把握了材料的核心,并且思路也清晰,如:

朱光潜先生谈到对于古松的态度中,有人抱以实用态度,有人抱以科学态度,有人抱以美感态度。(概述材料)实用的态度当然必不可少,科学的态度同样不可或缺,但我们真正追求的应是美感的态度。(提出观点)美是一种对于精神的高尚企求,它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具价值。(意义所在)如今,很多人都过于看重事物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对于美的追求。(联系现实)当我们看待事物的时候,不妨抛开实用与科学的态度,以一种审美的眼光去欣赏它。(总结全文)

当学生对自己的审题及文脉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再读朱光潜的文章,要求阅读圈画,并整理出朱光潜文章的文脉。

经过这样一轮训练,学生将自己的论证过程与名家的论证过程做一个比较,对自己议论文写作的优势和不足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2)学思辨。近年来上海的高考作文一直强调理性和思辨,而时文正是这方面最好的教材。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和多元、理性的思维方式,有些时文值得借鉴和使用,如狄马先生的《荒谬的苦难哲学》。

材料:“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一段文字,请学生谈一谈对这段材料的思考。

大多数学生认为这则材料是要告诉人们:当一个人面临苦难时,只要他自己发奋作为,依然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在此讨论的基础之上,再读《荒谬的苦难哲学》,同时布置任务:①同一则材料,作者用来论证了什么论点?②作者在论点的表述和阐释上有什么特点?

细读文章之后,不难发现:作者认为苦难并不总是导致伟大,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它毁坏了人的尊严,伤害了人的心灵,扼杀了天才的创造力。作者对“苦难”的思考并不是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而是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观点。

而且在阐释时经常运用一些对范围、程度进行限制的词,如“并不总是”“在很多情况下”“一定意义上”“最大限度”等,使说理严谨,充满理性。

通过对这篇时文的阅读,可以给我们提供两点借鉴:①所有观点的成立都是要有条件的,写作时必须把前提条件讲清楚;②可以借助限制性词语表述论点,避免绝对化,让立论更严谨。

运用以上两种方式的时文阅读,使学生学会梳理文脉、锻炼思辨能力,在议论文写作中避免思维的断裂、跳跃、矛盾,避免说理的绝对、片面、不合情理,使议论文的论证多一点理性、多一点思辨。

其实,不论何种形式的阅读与写作,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及任务驱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最有效、最具可操作性的途径。阅读时文是提高议论文写作的最有效的途径。将时文阅读与议论文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在思维的深度、逻辑的严密、素材的积累、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必然会有所提升。

[1]陈力勇.着眼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万字时文阅读”调查[J].语文学习,2011,(6):4-8.

[2]荣维东.多读比多写更利于提高写作能力[J].语文学习,2009,(6):36-38.

[3]狄马, 余党绪.学生阶段培养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受用终生——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学”的对话[J]. 语文学习, 2014,(10):4-10.

[4]余党绪,石海红.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Reading of the Modern Articles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rgumentative Writing

ZHAO Huilan

(Shanghai Chuansha High School,Shanghai 201299)

The reading of the modern articl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of essay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s, the modern articles are easier to contact with and linked with real life more closely, and closer to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expand cultural horizons, enrich their writing materials etc., and have a great promoting effect on students’ argumentation writ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ding of the modern articles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rgumentative writing.

modern article, reading, argumentative writing, teaching of writing, application

赵惠兰,上海市人,上海市川沙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时文文脉论据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谈时文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诗文一家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灵活运用时文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