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玉石间的智者

2016-03-06 11:59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智者玉器奇石

文 阿 殊

行走在玉石间的智者

文 阿 殊

屈原曾赞美和田玉:“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玉石岂止和田玉,其他诸多玉石亦有这样的美。

然,被埋没于璞石之间,无人问津。

幸而天地之间有伯乐,一眼、一笔、一画,用心去领悟其灵性,使之与日月齐光。

玉通灵,行于雕刻者手中,遇智者显其光,遇愚者则默其一生。刘一先生就是一位智者,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心的一角,为何只是一角?这要慢慢道来。

每一件作品都是雕者用心堆积的,一件是一小角,慢慢堆积出刘一先生对玉石巧雕的强烈热爱。

刘一先生的作品匠心独具,以最少的雕刻,完美诠释玉的美誉风采。因此,他的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各类巧雕业大奖,广受业界好评。

刘一先生不仅是一个雕刻智者,也是最早的玉器倡导者之一。

《漆器》 刘一/作

《千年》 刘一/作

作为北京兴起南红最早的开发者和上古战国红的策划人,刘一先生对战国红以及南红的雕刻艺术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雕刻心法,其作品更是对雕刻成就最好的证明。

智者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也不是常常俯瞰的人,而是行走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有高如孔子,有低如蝼蚁,也有如刘一先生者,行走于芸芸众生之中。

从刘一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喜欢洞察社会、热爱生活、对未来向往、透析人类精神魅力和个性美的智者,而正因为刘一先生的这些优点,才会诞生出那匠心独运、灼灼其华的作品。

雕刻是最不容有丝毫分心的一件事,每一处的刀锋都决定着玉石的未来,与其灵性的强弱。谈刘一先生的作品,总不经意想要去想象那里边的故事,或婉约,或大气……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刘一先生的作品《在一滴眼泪中闭关》,这一作品所用的是阿拉善奇石,这种奇石在千里戈壁,荒漠漫漫,风逝极强的沙漠中,经过近20亿年的地质沧桑巨变和风沙磨砺,历经命运多舛的坦然,洒脱飘逸的超然;意境广阔,寓意深邃引人看之神往,品之神思,如梦如幻,神韵无穷,这才造就了这样极富观赏价值的奇石。

历经万千磨难才形成的玉石,怎能保持它那独有的韵味,这也许让刘一先生也苦恼了很大一阵吧?也许会有人问,难道智者也会有苦恼的时候吗?当然会有,智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而且阿拉善奇石是天然玉石,本身便自带一种高贵气质,不是一般人能够雕琢的,也正因为苦恼、困惑、瓶颈,所以才会更加想要看清楚前方的路,也会更坚定地走每一步。

刘一先生的《在一滴眼泪中闭关》,虽然雕琢的地方很少,但是每一刀下去都是精准的计算,保持了这一玉石与日月齐光的美誉灵性,并且不饰雕琢,展现了返璞归真,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婉约凝重大雅大俗昭示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忽而想起一句话,“业精于专,传承于神”。这大概就是刘一先生毕生的追求吧!

《在一滴眼泪中闭关》 刘一/作

刘 一国家玉器专家,中国玉雕大师,中国玉石巧雕大师,国家高级技师,佛山市南海区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佛山市珠宝玉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云南省保山市南红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猜你喜欢
智者玉器奇石
智者说
明中期的玉器研究
智者说
探究玉器的鉴赏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西汉玉器的鉴定
智者善比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