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壶中天地,意味悠长

2016-03-06 11:59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砂器原矿前辈

文 白 杨

方寸之间:壶中天地,意味悠长

文 白 杨

黄龙山原矿清水泥《福临八方》 吴小平/作

黄龙山原矿青灰泥《四方特奎》 吴小平/作

黄龙山原矿青灰泥《包容》 吴小平/作

子不语,说的是先贤智慧的缄默;

紫不语,说的是紫土大美却无言。

紫玉无言,金砂有声。

一把紫砂壶里,无数紫砂人为传统艺术的发展奉献着毕生精力。

他们辛勤与奋发,他们激情与创新,

旨在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让爱壶人走进去,让紫砂人走出来。

壶与人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再经那双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这原是散碎柔软的卑贱的东西,被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浑然天成,宛若天工开物的一把紫砂壶。赋予紫砂壶生命与灵性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吴小平。

吴小平,宜兴人,自幼受前辈紫砂艺人的熏陶,在多位制壶前辈和名家的悉心指点下,技艺日益精湛,集百家之长,创作出了许多名壶佳作。他的作品简洁大方,浑厚古朴,气韵清雲,形意飘逸,十分注重线条造型的结合、神与气的表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效融洽,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所制作砂器,以光器见长。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古朴为其所纳,新意亦为其所要,真是拟古而不泥古!这款原矿青灰泥所做的《包容》,色泽和润,造型憨态可掬,讲究点、线、面与精、气、神的完美融合,在平稳中求动感、在流畅中求曲变、在实用中求美观。其他砂器,如《四方特奎》棱角分明,端庄大气,颗颗沙粒若隐若现,让人产生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福临八方》简洁明快,气势磅礴,光洁素净,一如周高起所说“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德钟》圆润妩媚,秀气安详,丰满有致,匀称得体,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吴小平化腐朽为神奇,赋予一抔泥土以神韵,可谓“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貌似泥为骨,敲之金玉声。”

黄龙山原矿朱泥《德钟》 吴小平/作

壶与意

啜饮茗茶,把玩着手上的紫砂壶,开盖,看片片茶叶沉浮,品缕缕清香悠远;合盖,呷一口新茶,双眼微闭,细细品味,甘泉仿佛也带了灵气,悠悠然,飘向人的心境间。一开一合,是壶与茶的交响,也是壶与意的交流,在这种无声胜有声的交流中,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水是平淡的,茶是涩的,而最后在小巧的壶嘴里潺潺倾泻出的,却是满盏的清新与素雅的香呢?思索良久仍不得其意,再次轻抚手中的壶,却顿时犹如醍醐灌顶:哦!原来是壶的包容大度使然,是它,神定气清地将那平淡与苦涩一股脑地纳入腹中,才会造就口中流入的那一股清甜。

从这个意义上说,水、茶与紫砂壶的结合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过程,是一段灵魂浴火的时光在壶里的重生,是一个故事在壶中的舒展。这是天地方圆,岁月轮回,风雨相聚里的一种内心创造,更是对现实中包容大度的最美阐释。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们相信,吴小平以其对紫砂壶孜孜不倦的追求、不落窠臼的技艺,终将会给我们展示更多壶艺的真谛与人生的奥妙!

吴小平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71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自幼受前辈紫砂艺人的熏陶,毕业后开始学习壶艺制作,在多位制壶前辈和名家的悉心指点下,技艺日益精湛,集百家之长,创作出了许多名壶佳作。作品简洁大方,浑厚古朴,气韵清雲,形意飘逸,十分注重线条造型的结合、神与气的表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效融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富有传统文化之精髓,具有较高的艺术意境和收藏价值,深受紫砂陶艺爱好者的青睐,在国内外陶艺展评中屡屡获奖。

猜你喜欢
砂器原矿前辈
4月份全国铁矿石产量同、环比双降
6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9871.1万t 同比增长9.2%
非弹性分析方法在除砂器设计中的应用
张福荣原矿彩釉作品欣赏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原矿土钻井液室内评价与应用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青砂器:百年窑火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