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绣出新天地

2016-03-06 11:59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和顺县虎头晋中市

文 王 国

巧手绣出新天地

文 王 国

《虎头针葫芦》 白巧英/作

“白巧英”生于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闺秀(牵绣)世家,下岗后重拾祖传技艺,开始艰辛创业,最终创办公司,带领周边县区农村妇女共同传承发扬刺绣这一传统技艺,在和顺绣出了一片新天地。她是和顺县“牵绣”组合立体绣的创始人,祖传牵绣技艺“第八代传人”。她的作品在传承中创新,运用民间美术装饰、写意手法,并吸收中国画技法,发挥奇思妙想,以明快的色调、丰润的质感,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被国家知识产权认定为发明专利,组合立体绣制作工艺也被国家知识产权认定为发明专利,成功申请了太行“牵绣”商标等。

作品《虎头针葫芦》,巧用民间美术变形、夸张的写意手法,两个层叠的虎头共用一个身子和一条尾巴;并运用民间剪纸平面二维构图方法,虎头在下,虎身在上,且头大身小,看起来具有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这样大胆而奇特的布局看似荒唐,实则巧妙,不得不令人惊叹。作品总体构图一致,但又以不同的颜色和造型表现了不同的表情神态。中间的虎吊梢眉,眼睛平视,有和善相,取吉祥意;左边的虎横眉立目,右面的虎立眉瞪睛,表现出自然状态的虎威和民俗意义的虎虎生气,有降服五毒、镇压邪气的作用。虎的眼睛是该作品最为传神之处,眼珠分别用蓝、黄、白三种颜色不同的比例搭配,来表现正视和不同方向的侧视,手法极其细腻。从虎的鼻子和虎的皮毛来看,用线细密,颜色过渡自然。相对于国画颜料的自然洇染,用彩线当作颜料的刺绣,来表现颜色的自然过渡难上加难,需要紧针密线,更需十二分的细心。另外,用几缕白丝线吊挂作为虎须,也是大胆的夸张,极具民间装饰意味。

《事事如意》 白巧英/作

另一件《事事如意》是由五个民间吉祥图案围成的圆形组图,构图对称均衡,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形与圆形次第变换,形成和谐的韵律和节奏。色调以黄、红为主体,以黑色为底,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富贵、喜庆气氛。中心是一幅圆形方边的“鲤鱼牡丹”图,由牡丹、鲤鱼、水纹、元宝组成,寓意富贵与财富:鲤鱼口吞元宝寓意招财进宝,水纹与元宝寓意财源如水般滚滚而来。围绕中心是四幅黄色图案组成的方形,代表四个“柿子”,取谐音“事事”如意。四幅图分别是“龙凤呈祥”“连年有余”“松鹤延年”“风调雨顺”,寓意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富裕长寿。然后以象征富贵的牡丹围边组成圆形,取圆满之意,代表幸福美满的生活。四组牡丹构图一致,但通过花的颜色深浅变化打破了对称图形的单调与死板,使整个构图活泼而有动感。每幅图的表现手法都很细腻,如龙与凤神态的互相呼应,牡丹花瓣的分层设色,童子的活泼可爱神态,云纹、火焰的自然流畅等,都值得仔细玩味。

总之,白巧英老师的作品图案纯朴、构图简洁、绣工精致、形象生动,有一股清新的气息,具有深厚的民间艺术底蕴和民俗文化内涵。

白巧英山西省和顺县“牵绣”组合立体绣的创始人,牵绣技艺“第八代传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理事,中共晋中市第三届人大代表,晋中市“市委联系高级专家”,“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晋中市劳模,和顺县政协委员。1997年成立巧英民间绣艺中心,该中心以创新民间牵绣艺术为宗旨,其作品画面质感丰润、色调明快、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受到专家、国外友人、民间工艺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和好评。2013年至2015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2015年撰写的《浅谈民间牵绣艺术》在国家文化部主管的期刊《中国民族博览》上发表;2015年作品在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中获金奖;2015年7月作品《美丽中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国艺杯”金奖等。

猜你喜欢
和顺县虎头晋中市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和顺县科协: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夜钓虎头鲨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三个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序列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