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苏 心岸旷远摹心境

2016-03-06 11:59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张建华画者莆田市

文 罗 熳

岁月流苏 心岸旷远摹心境

文 罗 熳

张建华福建仙游人,美术学艺术硕士、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专家、厦门大学访问学者、高专国家骨干专业教师、高专教学评估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系列技术职务评委、国家雕刻技能鉴定考评师、莆田市画院画师、福建古典艺术家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市雕刻工艺品同业商会艺术顾问、福建仙游石雕工艺协会高级艺术顾问、福建省油画行业协会高级艺术顾问。

人生阡陌纵横,有时让人找不到走出迷宫的路径。佛家的语言经常以简洁的隐喻说服常人真诚、放下心头结,这样,人们摆脱了困惑,身心得以超脱和升华。而中国的诗人、画家,常常寄情怀于山水,写景抒情,状物摹心境。很显然,诗、画万千,诗人、画家到底是把自己的感情用抒景宣泄出来,还是赋教化于阅读者心中?

中国古人画一个人要渡船,并非是简单说有一个人要渡船到对岸去,而是有佛学“度”的概念。佛学里的度化也就是度人先度己,做个有修行的人,没有贪、嗔、痴,尽己之力,竭己之心,把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谦卑谦恭,从而感化他人,教化社会。中国艺术的含蓄、画外之境、诗性、空灵与温良,在这位学术派画家张建华先生的画作里得到充分体现,他除了研究西画还研究国画,他的很多作品,无论国画还是西画,其语言风格,更多表达的是东方的精神和审美意蕴。他的山水情怀不是简单的风景题材,而是自己的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是借风景、山水来表达当代人文情怀,通过重构精神家园达到对世界、对自然的当代关怀。

从他的《心岸旷远》《彼岸本无花》《岁月流苏》《流年天真,岁月静好》等画作中,我读到了一种自由不拘束、开阔不压抑、开放与收敛并聚、澎湃与优雅同存的人文情怀,从中我们仿佛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安然而放松,同时还有精神的鼓舞,读者仿若和画者一起去做一个看得开、放得下、提得起的强者。

《盛春——彼岸本无花》是画者为致敬电影作品《寻龙诀》所作,期间画者有着这么一句话的阐述:“人人心中都有一朵莲,最终,那是平和的眼和放下的心,识此,坦然于彼岸本无花。”据此注解,我再次赏画,那画是不亢不卑构成的强劲与顽强韧性,除此之外,画面近处的厚实与远处的朦胧,前景放下的心幻化的金鱼生机活力暗藏,荷聚敛的淡定、率性与从容,跃然纸上,观之动心。

在《岁月流苏》中,画者这样阐解道:“岁月既积,卷帙自富。从秋日的清凉金黄,到冬夜的凭窗听雨,匆匆又一年,在时间都去哪了的感慨中,素墨,留白,让清风吹过岁月的流苏,静待春芽新绿,岁暖花开。”建华先生之画作,其颜色多是一种深沉而轻松的调,是人性练达之作。

《新李竞芬芳》是一幅通透的画作,细细审读此画,让我联想到著名的编导阿勇说过的一句话:“虽然世事纷扰,但我们还是要有一颗童心。只要童心未泯,我们就会绿叶成荫!”这二者异曲同工,看来人只要用一颗童真的心去对待生活,那么生活就会枝繁叶茂。

《盛春——彼岸本无花》 张建华/作

《新李竞芬芳》 张建华/作

《岁月流苏》 张建华/作

《心岸疏朗》 张建华/作

《心岸疏朗》看到一个“真”字,谈到“真”,常人会从“真”进入到“迷”,退不出来,而疏朗的心岸,大块的留白,我想,正好可以从这留白中抽迷而返,这不就是作者所注解的那种禅意吗?

华人收藏大家陈筱君从收藏家的角度说:“自古以来,山水画不但是文人画家赖以寄情、意境最深远的画种,在表现技法上,也给予了艺术家最大幅度的自由发挥。”

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传播与艺术欣赏。艺术行业相关人员在这三部分各司其职,艺术家的主动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这一部分。一件艺术作品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示,都会受到观赏者的评判,而评判的结果无关紧要,艺术的境界会在探索中徘徊、突破,最终上升。坚持绘画研究创作二十年,建华先生的每幅作品都伴随着研究的某一段时光,是彼时研究的成果,亦是整个艺术经验的组成部分,感谢创作颇丰的艺术家又给我们提供了饕餮视觉盛宴。

猜你喜欢
张建华画者莆田市
莆田市妇联开展关爱儿童“幸福种子”小组活动
莆田市妇联打造品牌助力脱贫攻坚
张建华·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讲台
享创客之乐 育创新之才——莆田市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为霞满天—福建莆田市老年大学校歌
张建华:打造健康产业新模式
蒙马特与798
撕画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