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浅析

2016-03-06 11:59许宏亮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派圆雕浮雕

文 许宏亮

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浅析

文 许宏亮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琢玉工艺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独一无二的精湛的工艺美术品类。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中国的玉雕艺术有着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理念。在历史上,玉雕充当着特殊的角色,玉雕被历代皇帝和鉴赏家使用赏玩,并且礼玉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礼俗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与古人留下的玉雕作品相比,更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和传承的那些玉雕作品中优秀的精神财富和精湛的技术手法。

翡翠;玉雕;技法

中国的玉雕艺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翡翠玉雕的历史与之相比却有些短。如今的玉雕艺术依旧非常繁荣,封建社会的消亡并没有使玉雕艺术随之沦落。在北京、上海、扬州、苏州等地还分布着热爱传统玉雕艺术的民间艺人,在发扬和继承这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对珠宝玉器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所以,翡翠玉雕在近代的玉雕艺术之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它的发展历程、风格变化等缺乏专门与统一的研究,所以将对中国历代的翡翠玉雕进行浅析,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翡翠玉雕。

一、中国历代翡翠玉雕的发展

1.翡翠玉雕在清朝的萌芽

中国的玉器最早可追溯至很多年前。虽然关于翡翠玉雕是何时最早出现,在我国,现在仍莫衷一是,但公认的是翡翠玉雕文化始于清代。在《中国传世玉器全集》中记载着的清代翡翠器常熟博物馆藏螭纹龙首带扣件,武汉博物馆藏茄楠木翡翠朝珠套等,特别是以坠、扳指和镯等首饰为多。在功能上,清代翡翠玉雕大多用于日常生活中。对清代宫廷玉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清代玉雕艺术技法对现代翡翠玉雕的重要影响。通过对这些玉器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清代的玉雕工艺在乾隆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玉器数量、样式、题材都比较丰富,并且对各种立体圆雕、深浮雕、浅浮雕、镂雕等工艺运用地非常自如。

2.“北派”南迁——大型翡翠玉雕的转折点

《富贵双娇》 许宏亮/作

《布袋和尚》 许宏亮/作

玉雕行业出曾现的“南下潮”现象被称作“北派”南迁,它始于四件国宝诞生之后,由于国营玉器厂在更改制度中遭遇困境,玉器厂转变成了与深圳珠宝公司以“出人”“出料”的方式合作,同时也有玉雕艺人辞职南下发展。这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大型翡翠玉雕佳品。这批优秀作品使翡翠玉雕有了质的飞跃,侧面反映出翡翠玉雕技术在此时已步入成熟。翡翠玉雕艺术以“天工奖”作为风向标进入了多元化的创作时代并开始爆发。翡翠玉雕在题材、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通过对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加之追求创新的态度,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个性。因此,“北派”南迁是翡翠玉雕的重要转折点。

3.南北“碰撞”促进翡翠玉雕更加繁荣

不管是北派、海派还是扬派玉雕,和田玉的设计讲究圆润浑厚,重点在点、线、面的排布,而深圳与广州的市场对翡翠的设计要求是在保质的基础上突水显色。又由于文化氛围存在冲突,北京玉雕更注重文化底蕴的沉淀,而对深港粤来讲,玉雕的制作更偏向市场化,他们更喜欢口彩好、一目了然的作品。南北文化呈现出一静一动、一古一新的差别。在这种碰撞和冲突下,北派玉雕艺人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如“鱼儿上山、鸟儿下水”的创新的表现手法,而南派艺人也开始向北派前辈请教玉雕技法。因此,南北玉雕艺术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这对后人的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对中国历代翡翠玉雕技法的简单介绍

1.对圆雕的简析

圆雕,又被称作立体雕、圆身雕,属于三维立体雕刻范畴。圆雕雕刻出来的形状是完整的。这对雕刻者的技法有着很大的考验,雕刻者需要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地进行雕刻,所以观察者可以像观察实物一样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到物体的每一个侧面,只是比例不同而已。除此之外,圆雕的表现手段极其精炼。素活类和人物类是圆雕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类。一般的,圆雕程序分打坯、制坯、雕刻细坯和修光四个步骤。其中“打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其目的是确保雕刻作品的每个部分都能严格地符合比例要求,然后再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优秀作品。圆雕对施艺材料的选择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2.对浮雕的简析

浮雕,即在玉料表面雕刻出有立体感的图像,相对于圆雕来说,浮雕的立体感稍差。它是作为一种装饰性的雕刻技法出现的。相比于圆雕,浮雕最大的特点是只在玉体的前立面雕刻来表现物象,而玉器的后立面则贴在石料上。浮雕是根据石料层的不同情况做出简略雕刻,铲除非物象部分使物象向外凸起来表现物象的立体感。浮雕有高浮雕和浅浮雕之分。简单来说,前者是对石料除去的部分深,后者则相反。实际上,浅浮雕是利用减地方式,挖掉线纹或图像外廓的底子,来表现出线饰凸起的效果,属于单层次雕像,不足的地方就是内容比较单一,立体感不是很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绘画这种形式。高浮雕的工艺更加繁琐复杂,立体感较强,表现力较强,甚至在局部可以堪比圆雕。高浮雕于战国时期出现,明清时流行。

3.对镂雕的简析

镂雕,亦称镂空雕,即把石料中没有用于表现物象的部分挖除掏空,它的主要特点是表现出物象立体的空间层次。镂雕是在穿孔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出来的。在良渚文化中,镂空的玉冠装饰上最早显示了这种技法。镂雕的难度非常大,石料挑选、刀具配备、作品布局到雕刻程序等方面都与一般的雕刻技法不同。镂雕的石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特别是镂空部分,坚决不能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格,否则在镂空的部分容易断裂。在镂雕的使用工具方面,除需要一般的雕刻工具外,还需要特制的长臂凿、铲底刀、扒剔刀以及小锯刺等专业刀具。由于镂雕内部的雕刻用刀应用有很大的限制,所以镂雕景物的设计最好多面透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翡翠玉雕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流传。翡翠玉雕工艺在清代宫廷中萌芽,在翡翠玉雕的发展中,北京的玉雕艺术长时间处于先驱的统领地位,而在改革开放中,翡翠玉雕工艺经历了“北派”南迁和“南北”的碰撞结合,并在许多年后进入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翡翠玉雕的技术手法有很多,本文介绍重要的三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翡翠玉雕艺术的了解。关注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并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与艺术成果,就可以在传承好传统玉雕技法的同时,使翡翠玉雕艺术与时俱进,让美直达人心。

许宏亮,广东省首届玉石雕刻大师,广东省玉石雕刻工高级技师,揭阳市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汤木亮。1981年创立了“聚璟轩玉雕设计室”,从艺三十五年,授徒超过百人,其中不乏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等。其人擅长巧色避线、小件镂空、花件立体雕,作品细腻圆润,神态造型刻画到位,在取材用料上判断准确、取舍大胆,在佛公、观音菩萨的雕刻中融入了人文主义精神,将菩萨和人的距离拉得更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作品多次在各大奖项评比中获得金、银奖项。

猜你喜欢
北派圆雕浮雕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浮雕圆圈
华锺彦两派兼综的词学主张及其对现代词学的贡献
对宋代动物形、瓜果形玉佩饰的几点认识
漫谈云浮石雕艺术的雕刻技法
出错的浮雕
竹笛曲《五梆子》的演奏阐释
浅谈对圆雕的认识
嘉定竹刻传统技艺研究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