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造像艺术木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新的可能性

2016-03-06 11:59吴文忠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木雕表现形式雕刻

文 吴文忠

佛造像艺术木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新的可能性

文 吴文忠

目前,中国有大量的木雕工艺品在表现形式上趋于程序化、概念化。研究的重要性就在于对传统木雕语言进行发掘,将传统的雕刻技能同当代科技的发展相适应,通过不断探索发掘一种新的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木雕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当代艺术创作发现新的灵感提供了可能性,语言新形式的产生也为新的艺术概念打下了基础。

佛造像;木雕;材料形式

本文作者通过对佛造像艺术木雕进行分析,对佛造像的组织结构进行梳理和研究,找出佛造像雕刻艺术在当代的新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主题、木材加工技术、形式的新变化等方面。这些变化在空间、时间上不断促进当代佛像艺术的发展。本文作者还简单介绍了我国佛像艺术创作的心理变化,对中国传统木雕佛像雕刻的精髓进行阐述,并对国外的一些审美观念,以及一些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个人艺术发展的形式,找到佛造像木雕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一、艺术木雕的艺术表现力

1.艺术雕塑的内在语言

具象雕塑的表现形式被普遍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表达,但和是否为过去与当代艺术无直接的关联,它仅仅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在新的社会艺术文化发展过程中,雕刻材料和工具的变化不断丰富着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具象写实画面也更加逼真、完整。新材料和先进工具的使用,使具象雕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代艺术的具象雕塑,在表达和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艺术。当代具象雕塑艺术的写实,已经不再是为了再现图像而创作的写实,而是通过再现图像得到一种思想和愿望上的表达。模仿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

2.艺术雕塑的情感表达

人类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有想要实现自我复制的欲望和冲动,而这种冲动的产生来源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与一个人的最终命运相关。在现代社会中,有时生活内容的单调重复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麻木,而艺术却能够让我们重拾激情和生活的诗意。“栩栩如生”这样的词汇既包含了艺术表现对生活的贴近,又对生活中真实的情况和观念进行了生动的视觉表达。在对现实的模仿过程中,许多生活中令人遗忘的细节都被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这种细节也给艺术雕刻这种非常冷静而又客观的工作带来了一丝兴味,使作品具有一种形而上学的精神。当代具象雕塑在这一点上体现了一种超然的智慧。

3.用木雕表现佛造像的意义

木雕和人物性格的结合,是当代木雕艺术发展的一种新的变化,具象雕塑在艺术和人的生活的真实状态起到了良好的连接作用。木制雕刻对人物的比喻关系正是这种新变化的真实反应,是人物之间需要和被需要关系的补充说明。我们不能说因为木雕才使得人物具象达到了一种表现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却可以说由于表现形式过于真实,使得具象雕塑人物有了新的表现的可能性。这是互相补充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变化。

《一叶观音》 吴文忠/作

《怒禅》 吴文忠/作

《十二愿佛》 吴文忠/作

二、佛造像艺术木雕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新变

1.不同于传统题材的表现

佛造像艺术木雕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形象进行描写。传统艺术题材的变化指的是艺术表象带来的讨论。这种题材上的表现形式,不但包括字符上的变化,还包括我们人类对神、对英雄在历史上的表现进行一个真实的评价。我们的表现形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大众情绪的影响,对于人类的思想变化和审美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2.在人物木雕创作上对木材料驾驭能力的突破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最初的想法清晰、深刻地表现出来,但是这不但需要经过瞬间的记忆留存,还需要艺术创作者动手敏捷而又迅速,要有很强的艺术功底。想要快速地将头脑中浮现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工具就显得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木制雕刻艺术的工具也在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雕刻艺术者处理速度过慢或者思维上的限制而导致灵感的丢失。我们有时候甚至希望能够出现一种科幻电影中的激光刀,在雕塑的篆刻中一定会很方便地使用,相信这样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实现。木雕工具正在以准确、快速的技术性能,不断改变着传统木雕技艺新的表现形式。

3.材料形式语言的变化

佛造像艺术木雕艺术形式的表现在于对整个雕塑艺术的构造和审美意义的表达。这其中就包括所施加的颜色、纹理,整体轮廓框架,附和元件等。颜色的应用在传统木雕艺术中较为常见,其中包括在模型木雕上刻画图案。这种形式现在也被艺术家广泛使用。对于传统的木雕构建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在雕刻过程中涉及的剪接技术也主要是由于尺寸的限制或者需要对材料进行填充。形式作为艺术雕刻工作的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还从中看到木质材料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当代佛造像艺术木雕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表现机会,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表达思想上,都产生了一个新的可挖掘的财富。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木材加工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这就使得涉及加工木质材料的木雕艺术家更容易进行广泛的艺术研究。此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逐渐变化,让固有的木雕文化财产得以不断增加,这些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投身于木雕艺术当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结合当地传统艺术的精华,在当代艺术中寻找木雕发展的新机遇,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做好木雕艺术。

[1]管娟.自然的本色:当代雕塑创作中情感的表达[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4).

[2]蔡文建.探析传统人物题材在莆田木雕中的创作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9).

[3]刘烁言.中国传统雕塑的辉煌与其在当代的发扬[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

吴文忠,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4年评为“福建省民间艺术家”,同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大师”,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美术家”称号;2005年担任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为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第二届副会长,同年当选为莆田市荔城区木雕同业商会会长;200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并担任莆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2010年被选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并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工艺美术产业十大领军人物”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莆田木雕”传承代表人;2012年被评为中国木雕艺术大师。

《祥云观音主视图》 吴文忠/作

猜你喜欢
木雕表现形式雕刻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煤层气井排采管理异常表现形式及处理对策研究
卷首
On art
雕刻树叶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雕刻时光
木雕鱼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