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数学教学拥有主题

2016-03-06 01:14江苏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2261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三角形学科

江苏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226100)

蔡菊美●



让初中数学教学拥有主题

江苏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226100)

蔡菊美●

初中数学教学理当超越技术层面,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思想、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而设计精准的数学学习主题则能够起到积极的提升、引领作用.

数学主题;运用;联系;提炼

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学?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而且,数学还能够以其特有的形式为社会创造价值.由此看来,数学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普适性的技术,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懂得运用数学的意识及思维能力.

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当然应该超越知识、达至能力、乃至思想认识、思维训练的高度.我们每一堂数学活动都应当有一个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主题,以统摄、提升全部的课堂活动.有了这个主题或者中心,一堂数学课就有了灵魂,就不会被碎片化、浅层化,就有了活动的主线,使得课堂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脉络.师生借此可以提高数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那么,我们怎样确定一堂数学课的主题呢?

一、起点要高

课堂主题要定位在抽象层面,着重突出数学学科价值,比如达到某种数学思想,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完成某个特定的数学建模体验,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而不是熟悉某个概念,了解其性质.如果仅仅限于知识层级,断然不能更好地培养数学思维,濡染数学学科思想.

例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全等三角形”部分,列出了三个小节,即12.1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材的这种列法学生比较容易知晓学习的内容,但并不具体领悟到更多的数学思想.“全等三角形”这种表达仅仅是告知学生一个简单的概念而已,如果将本节知识提炼出一个主题——认识全等三角形,领悟全等之妙,那么,学生会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想象全等三角形的“全等”之妙,这无疑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达美妙的数学思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说法,如果改为“利用'全等'规律,施展'全等'威力”,那么一瞬间便将这种生硬、呆板的提法提升到了科学认知的高度、实践的层面……

数学教学最根本的是传递数学思想,而非仅仅是知识,所以,我们有必要适当加工一下章节名称,或者结合数学课堂学习目标,形成一个特定的鲜明的主题:,使得课堂活动纲举目张.

二、注重运用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当然要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用“运用”的思维表述数学主题,能够强化这一学科功能.“数学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操作性.”很显然,这对于升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高数学综合素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教学规律考量,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应用性环境中,才能得到更好地转化、提升,课堂活动主题也应当理所当然地注重实践性,这自然也要体现在“数学主题”的表达上.

例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一章中,教材设计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活动1——写一篇关于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小论文;活动2——计算天上的风筝距离地面的数值.这两个活动均是关于勾股定理的,第一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的基础,从理论到实践,有序推进.但是,表述时,我们不妨将这两项活动整合,提炼出一个主题:如何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有了这个主题,学生就会带着明确的任务去研究,比如,从一个个实例当中,探求勾股定理的应用特点、方法等,最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实际运用的技巧.

可见,有了主题性,数学应用就有了指向性,数学活动就有了可操作性.

三、纵横勾连

所谓纵横勾连指在确定数学主题时,教师要具有宽广的视野,采取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视角,将特定的学习任务放置在一个广阔的视域里考量,从而更加明确学习任务在学科中的位置,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学学科前后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某一章节的知识内容不可能独立地存在,某一数学技能必然受制于其他技能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这样的全局眼光,高屋建瓴地设计数学课堂活动的主题.

例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讲解了有关圆的认识、性质以及简单的内切、外切、正弦、余弦、面积计算等知识,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些内容远远不够,不可能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这就需要老师在拓展、复习阶段,从整个学科体系上架构圆的应用范围和与其他知识点、技能点的联系,确立适宜的学习主题,如“圆——解决实际问题的百变武器”,涵盖了所有的与圆有关的应用性、综合性问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研究性拓展学习,就能够居高望远,获得深刻的数学思想,习得缜密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提炼精准

因为“数学主题”需要展示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着引领作用,所以,关于主题的语言表达务必简洁、鲜明、精准.它好似灯塔,指引着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里.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数学的角度;必须科学地提炼主题.

例4 数学主题——“利用'全等'规律,施展'全等'威力”.这样的语言表述采取对仗的方式,工整,简明,具有引领性、鼓动性,容易形成吸引力.而如果采用“怎样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特点”这样的表述,不是不可以,但却少了实际的感染效果,而且,还不够科学.因为“特点”与“规律”的概念并不相同.“利用'全等'规律”一语,实质上提示了全等定律,其包含的范围大大超过“全等特点”一语.

由以上粗浅的论述可知,无论怎样设计教学目标,初中数学学习主题应当获得应有的地位,以统摄全部的教和学的活动,这样才能促使数学教学获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G

B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三角形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三角形,不扭腰
“超学科”来啦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