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课群中“建筑构造”课程的建设研究与探索

2016-03-07 10:06姚家伟侯兆铭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门窗建筑设计

姚家伟,倪 琪,侯兆铭

(大连民族大学 建筑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建筑技术课群中“建筑构造”课程的建设研究与探索

姚家伟,倪琪,侯兆铭

(大连民族大学 建筑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结合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课群中“建筑构造”课程的建设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对该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建筑构造;教学改革;民族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课程是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在建筑技术课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质量对专业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连民族大学对建筑技术课群中的课程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已开展了围绕“建筑构造课程建设”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对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认真思考和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和整理,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培养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围绕为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开展的教学改革及教学法研究情况。

1 “建筑构造”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构造”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类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诸多领域,对建筑设计的整体创意起着具体表现和制约的作用。课程主要包括:房屋的基础、墙(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地下室、变形缝、建筑装修、工业化建筑构造等内容[1]。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构造”课程分为“建筑构造1”和“建筑构造2”两部分,分别在二年级上学期和二年级下学期开设,为48个学时和16个学时,课程性质为必修课。

目前,很多高校的“建筑构造”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与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相脱离,出现重设计、轻构造的现象;(2)教材过于老化,即使新教材,也存在内容落后于工程实际、跟不上建筑业发展的问题;(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够密切;(4)由于没有安排课程设计,造成综合训练缺乏等等。因此,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尤其是民族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研究与探索

2.1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结合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建筑构造原理的讲述,因为建筑业的新材料、新技术是不断更新的,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建筑构造也要随之变化。所以,建筑构造教学的具体内容要跟上时代进步的需求,掌握“构造原理”尤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上来。

例如门窗构造部分,很多教材都是以“木门窗”作为重点讲述的,金属门窗中的“钢门窗”的介绍也占了较多篇幅。木质门窗浪费大量的木材,现已很少使用。而“钢门窗”因为其自身的太多缺欠早已退出门窗市场。即使是“塑料门窗”也因为技术开发的不彻底渐渐淡出市场。随着新型材料的出现和新技术的进步,工程中更多使用的是绿色节能的门窗,像“断桥铝合金门窗” “铝包木门窗”等,但在教材中介绍很少甚至没有。而某些学校在硕士生招生考试中的门窗部分,考点还常以“木门窗”为主要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要做到:第一,选择版本较新、内容更新快、质量高的教材。根据各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定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虹主编的高等院校建筑学系列教材《建筑构造》作为本科生教材。第二,注重知识更新。在课外广泛收集国内外前沿知识和资料,关注新材料、新技术、新构造,及时更新教材中“过时”的内容,并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化,把最新、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着重增加建筑节能、生态等方面内容,以解决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问题,使教学与实践接轨。第三,加强现行规范和标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材内容与现行规范、标准的相关联系。

2.2结合多媒体更新课堂教学

建筑构造是主要介绍建筑物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构造方法和组合原理的一门建筑技术课程,它要阐述建筑构造原理和应用。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对没有实践经历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

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图形、照片以及在现场采集的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大量信息得以进入课堂。

使用建筑相关软件绘出节点的构造层次,并且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看,相对于教材中的示意图而言,更显得立体、直观、清楚、准确,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缩短了课堂教学和工程实践的距离,教师在黑板上的手绘图示和板书时间也大大减少,提高了授课效率,事半功倍。

采集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述,在建筑工地现场拍摄视频、构造节点关键部位的照片等,直观性很强,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3结合“建筑设计”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上,“建筑构造”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是互不联系、相互脱节的,学生在进行构造设计时,不清楚该构造设计适合什么样的建筑类型,而在建筑设计课中所做的建筑方案设计,又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构造设计来满足建筑方案的需求,两者是脱节的。

因此,应该放弃以往重设计轻技术的教学方式,要把建筑构造课与建筑设计课相结合、相互动,增设建筑构造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以建筑设计课中设计的建筑方案为依据进行建筑构造设计,使构造设计成为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学生通过设计方案中建筑构造的设计与学习,对方案中不合理和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同时也对建筑构造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有所理解和掌握,这样就基本实现了从方案设计到构造设计的一体化,使学生得到系统、完整的训练,也可了解实际工程设计的步骤、方法与内容。在师资安排上,

让讲授建筑构造课的教师也担任建筑设计课的授课,及时指导学生运用建筑构造技术解决实际建筑设计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建筑施工图的内容、表达方式及设计步骤,掌握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建筑构造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4]。

2.4结合少数民族建筑保护进行建筑构造教学改革创新

在各民族建筑特定的营造过程中,其建筑构造不仅包含各民族长期沉淀下来的技术因素和不同构筑特征,也包含了因为各自不同文化内涵呈现出的差异性。因此,建筑构造教学中,结合建筑学院已经开展的民族村寨保护及建设的实际项目进行建筑构造教学的改革创新。

在建筑构造教学创新中,结合学生们对民族村寨的测绘实习,对测绘采集的数据和影像进行整理汇总,逐步把民族建筑构造的内容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各类民族建筑构造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保持民族建筑原有特色的前提下,逐步利用新材料和现代技术手段,使得各民族的传统建筑风貌能够更久远保留下去。

3 结 语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构造”课程进行教学法研究,采用适合本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以上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工作后能够很快适应。今后还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尤其是要逐渐加入少数民族建筑的构造方法和细部的研究和学习,使民族院校“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真正满足培养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 杨维菊.建筑构造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华中建筑,2007(4):137-141.

[3] 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4] 周永.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2):213-214.

(责任编辑王楠楠)

Construction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i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urricula Group

YAO Jia-Wei,NI Qi,HOU Zhao-M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Dalian Minzu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Combined 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practical professionals for national regions made by n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paper proposed a number of ways and method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y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nation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2096-1383(2016)05-0521-02

2016-05-24;最后

2016-06-20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UPRP20140350)。

姚家伟(1964-),男,辽宁大连人,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技术研究。

G642.0

A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门窗建筑设计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伟昌铝材·门窗
轩尼斯门窗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建筑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