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套试卷,同考一首

2016-03-08 06:29李弗不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冯唐首词典故

李弗不

翻检2015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有个惊人的“发现”,即发现,有七套试卷,不约而同地都考查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让我们先看看苏轼的这首词和七套试卷的题目再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膽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201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10、11题)

10.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11.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

【参考答案】10.C 11.卷。“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二、(2015·云南卷第10、11题)

10.“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参考答案】10.“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11.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2015·湖北十堰第23、24题)

23.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24.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参考答案】23.B 24.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荚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

四、(2015·辽宁锦州第9题)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是词牌名。本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期间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为报倾城随太守”说明苏轼受到百姓的爱戴,“亲射虎,看孙郎”描绘出百姓与苏轼共同射虎的盛况。

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出了作者酒酣之后的胸宽胆壮,虽然长出了白发也毫不在意,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结尾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参考答案】B

五、(2015·四川乐山第10题)

①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②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②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六、(2015·四川宜宾第12、13题)

1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13.“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2.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13.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七、(2015·湖北黄石第13、14题)

13.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请简要分析。

14.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13.词的上阕记叙了一个壮观的狩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从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14.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苏轼的这首词,是我们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学过的。这说明,中考古诗词考查,往往是考查咱们在课本里学习过的。我翻阅了全国各地140套中考语文试卷,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古诗词,都来自课本。这七套试卷,同时考查苏轼的这首词,更是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今后,一定要加强对课文的学习,以课内为主,把课本上的东西扎扎实实学好,就能较好地应对中考。

对于苏轼的这首词,考查重点在哪里呢?通过对以上七套试题的分析发现,考查重点在一些字词句上,譬如“卷”字呀,“狂”字呀,就是考查重点,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卷的第11题、云南卷的第10题、四川乐山卷的第10题,以及四川宜宾卷的第13题等等,都考查了“卷”字或“狂”字。还有,像考查重点句子的,如“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都是一些重点句子。读此词的时候,一定要读懂这些句子的含义,就能较好地应对中考。

另外,这首词也涉及到了几个典故,如“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等等。对于这些典故,平时学习的时候,要特别留心,搞清楚其寓意。如“遣冯唐”的典故,这是说,作者苏轼希望自己也能像当年的魏尚那样,得到朝廷的赦免,并得到朝廷的重用。

总之,平时阅读时,搞清了整首词的意思,回答问题也就不难了。

【附上整首词的意思,作参考】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猜你喜欢
冯唐首词典故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敬与恕
神回复
成功是拉下脸皮的坚持
敬与恕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宋高宗的眼力
闻鸡起舞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