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有味”的课堂小结

2016-03-09 22:16李崇琏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

李崇琏

[摘要]课堂小结其实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一节课的升华,可以帮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如何有效展开回顾小结的交流?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小结的汇报中侃侃而谈,而不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关键词]课堂小结;近因效应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包含新知形成时的及时性小结,也包括课堂结束时的全课小结.它是一节课的升华,可以帮助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最后学的内容因为没有前面各种因素的干扰,在脑子里印象是最为深刻的.由此可见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小结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简单地以一句空洞的套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等来结束一节课;有的干脆省略课堂小结这个环节;还有的比较关注知识的结果,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国演义》中“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典故形容课堂小结的现状贴切至极,怎样进行课堂小结,让其不至于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结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呢?下面笔者就从“有效地开展课堂小结”的视角谈谈看法.

结之有物,关注过程

课堂小结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一节课内容有所得的基础上,要想学生能有效地进行交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堂教学时如果没有条理,不够扎实,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那么学生也将无法表达自己的收获,

如在教学圆周率的内容时,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研究,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法量出圆的周长,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填写实验报告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对圆周率的感知,甚至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不是3倍多一些的情况,课中肯定会有很多精彩的师生交流,经历了这些,再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时,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学生就一定会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收获,比如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和计算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到了圆的周长是怎样进行计算的,等等,水到渠成,不需要教师特别地引导,只要经历了,学生总会有话可说.

结之有待静候精彩

不少教师在备课设计时都会在新授上下工夫,有的可能会连练习环节也细细思量,但对课堂小结却不够重视,往往让学生小结时已临近下课,有的甚至是下课铃声响的时候,还在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时,学生已经开始了整理行动,课堂总结成了下课的“标志”;或是一再地追问“还有什么收获”,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将本节课所涉及的名词等一一罗列,没有任何价值.

想要改变诸如此类的状况,首先教师的思想上要充分认识:课堂小结作为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能为我们的课画上完美的句号.在备课时对这个环节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预设.另外,在教学中,还要给学生留下回忆整理的时间.教师不能因为时间仓促而走过场,也不能急于帮助学生回答,要给学生回忆的空间,使思维能力强的孩子能有效地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梳理自己的思路.使表达有困难的孩子可以倾听别人的想法,受到启发,他们自己的思考所得比起教师的引导要有价值得多,也只有如此课堂小结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之有方 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要课堂小结为教学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要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怎样去小结.下面的几种方式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小结方法.

1.问题引领式

引导学生主动回忆、反思所学知识.并围绕“这节课学习内容是什么”“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以及“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得出了这个结论的”,还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在小组交流的时候,你有了什么收获”等问题,引领学生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2.板书引导式

因为板书大多是教师根据教学流程逐步完成的课的精华,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板书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只需要退到黑板边上,用手指向黑板“今天我们学习了……”,学生的目光自然会聚焦板书,静下心来看板书,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地自主回忆和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板书如下:

学生通过板书,能清晰地回忆起经历的探究过程,很自然的总结出,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拼成—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反思回顾式

在《小数加减法》一课中将课堂中解决过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进行对比,寻找异同.

小组交流讨论:

(1)通过上面两题的练习你觉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小结有助于学生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建构加减法的知识结构.

其实除了上述的三种方式外,课堂小结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掌握了课堂小结的方法,才不会在小结时摸不着头绪,从而达到了课堂小结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梳理知识的目的.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利用好这个教学环节,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在备课的时候,课堂小结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小结的形式多样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小结都是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是“近因效应”发挥的最佳时节,但是由于已经上课很长时间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如开始的时候那么集中了,这时候如果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小结,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
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法制教育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关键策略分析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数学教师的课堂小结方式探析
课堂小结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让小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要注意课堂小结的“三性”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