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839的特征特性和选育技术及栽培要点

2016-03-10 03:14王卫军崔小平宝林陈立昶
棉花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特征特性

王卫军 崔小平 宝林 陈立昶

摘要:泗阳839是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多抗等特点,适合安徽及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种植。本文介绍其选育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泗阳839;特征特性;选育技术;栽培要点

中图分类号: S562. 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45-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10

Abstract:Siyang 839 was a new transgenic hybrid cotton combination bred by Suq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The new combination had high quality, high yield, wide adaptability and muti-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etc. It was suitable for promoting planting in Anhui and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key breeding technologies, and summarize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ultivation technigues.

Key words:Siyang 839; Charateristics; Breeding technology; Cultivation point

0 引言

泗阳839系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早熟、高产、优质新品种太仓8027选系为母本,自育的早熟、高产、抗病(虫)棉花新品系泗阳739为父本,配组杂交,经优势测定、区域试验等选育过程而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型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2009年参加安徽省棉花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通过安徽省生产试验。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础安证字(2009)第171号],2013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泗阳839,审定编号为皖棉2013002。

1主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9 d,属中早熟类型杂交棉品种。株高110 cm,宝塔形,株型较紧凑,茎叶茸毛较多,第一果枝节位为 6.8,单株果枝数为19个,单株成铃数31个,单铃重5.6 g,衣分41.8%,籽指11.0 g。

2 产量表现

经安徽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鉴定表明,该组合2010年平均皮棉产量为145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杂5号”增产8.26%(增产极显著);2011年平均皮棉产量1422.6 kg/hm2,较对照品种“皖杂5号”增产5.39%(极显著);两年平均皮棉产量1438.8 kg/hm2,比对照增产6.83%。2012年安徽省生产试验皮棉产量1493.2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杂5号”增产10.66%(极显著)[1]。

3 抗性表现

抗病性鉴定为安徽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为:该组合2010年抗枯萎病(病指9.8),感黄萎病(病指40.6);2011年抗枯萎病(病指8.1),耐黄萎病(病指30.0),表现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1]。该品种在多点试验和连续病圃选择鉴定中均表现抗虫性强,抗病性好。

4 品质表现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组合2010年纤维长度为30.0 mm,断裂比强度31.33 cN/tex,马克隆值4.51;2011年纤维长度30.17 mm,断裂比强度29.3 cN/tex,马克隆值5.03[1]。两年平均纤维长度30.09 mm,断裂比强度30.32 cN/tex,马克隆值4.77。

5 选育的关键技术

5.1坚持优异相济的亲本选配方略

杂交组合亲本选配过程中,亲本的目标性状贵在优,兼顾优中有异,优异互补;同时亲本的非目标性状、个别质量性状注重异,从而加大亲本间遗传差异,优异相济,加大杂种优势,培育强优势杂交组合[2]。

5.2协调丰产性

以塑造高效株型为突破口,选择铃重中等,铃型整齐,铃壳薄,吐絮畅的类型,从而提高结铃性及全株的整体铃重;以提高衣指来提高衣分,统一生物学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矛盾,以协调产量结构之间的矛盾,提高丰产性。

5.3注重稳产性与适应性的选择

泗阳839既注重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品种资源作亲本,又注重将杂交组合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提高品种组合的丰产性与适应性,实现高产、稳产与广泛适应性的统一。

5.4材料创新与育种创新相结合

品种资源材料是育种的基础与起点,拥有独特的资源材料是培育突破性品种的关键。泗阳839的选育注重把材料创新与品种创新相结合。以材料创新为起点,按照优质、高产、多抗、稳产的育种目标,分阶段进行育种材料的创造,以实现从资源材料的突破到新品种组合的突破。

6 栽培技术要点

6.1适期干籽播种

该品种属中熟偏早类型,适于长江中下游棉区种植。营养钵育苗,于4月5~15日选晴好天气播种,露地直播以4月10~25日播种为宜。该品种种子粒仁充实,种子出苗性较好,为实现一播全苗,需选籽粒饱满的脱绒包衣种于晴好天气进行干籽播种。直播棉田干旱严重时,最好先灌溉造墒,待墒情适宜时再播种[3]。

6.2合理密植

该组合植株高度中等,单株生产力高,适当稀植,可提高单株生产力,以利于发挥其个体增产作用。中等肥力土壤密度27000~30000株/hm2,高肥力田块控制在22500~27000株/hm2比较适宜[4]。

6.3平衡施肥

肥料运筹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采用“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并注重适量增加钾肥及有机肥用量。连作棉田或缺钾棉田尤其要注重增施钾肥;施肥视土壤肥力及棉花长势,采用轻肥搭架,重肥结桃原则。为防中期脱力,需早施花铃肥,并以水调肥,在后期适当喷施叶面肥。

6.4合理化调

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助壮素总用量在150 g/hm2左右,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顶以后分别施22.5 g/hm2、30~37.5 g/hm2、45 g/hm2、45~52.5 g/hm2。塑造中壮株型,培养高效群体。

6.5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多年连作的黄萎病重病田应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以减轻病害。一般棉铃虫中等偏轻发生的年份基本无需用药防治,偏重发生年份进行适当防治,对红蜘蛛、蚜虫及盲蝽象等害虫需要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棉花研究所.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0~2011年报告[R]. 安庆:安徽省棉花研究所,2012.

[2] 陈立昶.优异相济—杂交棉亲本选配方略[J].中国棉花,2005,32(7):34-35.

[3] 陈立昶,吉守银,孙宝林,等. 杂交棉新品种泗抗3号[J]. 中国棉花,2004,31(10):22.

[4] 崔小平;陈立昶;孙宝林,等. 棉花泗抗3号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0(6):136-137.

猜你喜欢
特征特性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腾冲市披针叶杜英发展前景分析
千屈菜的特征特性与培育技术
杨梅新品种小叶青蒂的选育经过及主要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金富36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