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推广进程探讨

2016-03-11 22:45李开德
广东蚕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术员插秧机示范点

李开德

(洪泽区东双沟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淮安 223121)

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水稻单产、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以政府引导为主,逐步拉动市场,加大示范、推广、培训和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技术,完善示范、推广、培训和维修社会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2 创新发展思路,探索推广新模式

农机推广技术人员不足,农民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农民思想观念不一致等诸多因素影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广铺开可能性不大。因此我国应以突出重点带动全面、以示范促推广为原则,制定适合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稳步推进的方案。我个人认为推进思路如下:一是以示范乡镇为着力点,动员农户购买插秧机。在每个区域中选出农民对农机接受能力快,农机大户较多,农服中心技术能力突出,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乡镇作为示范镇。

其次,在示范镇优选交通较方便、农户对农机有感情,经济状况较好的村屯田片作为示范点,在示范点进行机插对比实验,利用育秧培训、机插培训、机插现场会等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动员、并派技术员深入到户与群众面谈,用事实向群众宣传机械插秧的好处。同时了解和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及时疑释解惑,打消群众顾虑,深入的动员农机大户和经济能力达到的农户购买插秧机。按此思路逐步在示范镇全面铺开。在全面铺开的过程中,农机部门派技术员跟踪指导服务,结合农艺把用机械插秧的水田指导农民管好,确保增产,使机插示范镇全面体现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稻谷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真正起到幅射带动的作用。真正做到“点点星星火,燎原一片片”。

其次是培育机插市场,创新服务模式。示范点再多演示现场再多,也无法大面积推广。因此我们要把培育机插市场放在第一位。要把动员农户机插变为农民求机插,这样既能使购买插秧机户得到经济实惠,又使农民增收节支。要培育好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给农民真正的看到机插的增收节支,降低劳动强度的事实。因此我们除了动员农户购买插秧机外,还要组织非示范点的农户代表、村干、镇干对所机插的示范田从育秧到收割测产进行观摩、跟踪、了解,使他们亲眼看到机插的好处,用事实向非示范镇的农户说明只有机械插秧替代传统的插秧作业农民才更轻松,更增收、更实惠,从而提高农户对机插的需求,主动出钱找机具插秧,逐渐把市场培育起来。

再次要整合资源走市场化、一体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日益增多,农民生活逐步好转,农村儿童化、老龄化日益严重,水稻生产机械化将更是农民的迫切需要,很多农民希望干活更轻松。因此,水稻生产机械化应逐步向集约化、一体化经营模式,也就是只要农民定好稻种,农机户就可以帮他完成机械耕作、育秧、插秧和收割大部分环节甚至全部环节,农户只管植保即可。这样即能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又能增产、增效、增收。同时农机户也能取得较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集约化、一体化经营是今年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模式。

3 依托服务中心创新技术、加大技术入户工作

钵育机械化精确行栽的主要技术路线是:育秧、大田准备和机械插秧等技术,首先育秧是技术重点也是难点,育秧的好坏直接影响机插质量。目前简便的“软盘拌浆育秧”和“旧编织袋育秧”由于简单易懂易接受,深受农户的欢迎。为把育秧技术指导入户到田,我们要依托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先对购买插秧机手分和镇农业技术员进行全面系统的育秧培训,再通过这些机手和农技员把技术传授给农户。同时在示范镇、示范点多做示范、演示、培训,委派服务中心技术员,深入村屯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授课,直至做到户户有指导员,队队有技术员,把育秧技术推广入户到田,解决好育秧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操作更简便、更适合的育秧办法进行总结推广。其次,认真组织购买插秧机手进行机插操作技术和插秧机保养维修培训。要求每个机手操作要熟练,做到学以致用,能初步解决插秧工作中的基本故障和问题,并核发操作证。在种植季节、还要派操作技术员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机插指导,使每个机手都能成为一个插秧机操作手又是技术员。总之通过服务中心做技术服务,把机械化育插秧各种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4 完善维修、保养服务体制建设

哪里有机具,哪里就要有维修。虽然水稻插秧机损坏较少,但随着机具使用时间加长,操作手的技术水平各不相同,机具的磨损及故障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厂家的售后服务部做技术保障,但仅仅依靠他们是绝对不够,因此应依托水稻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完善插秧机维修技术服务部,通过服务部利用电话、上门、到田等方式排除插秧机的故障。除此以外还要定期的举办维修培训班,培训更多的维修、保养技术员,确保全县插秧机的正常使用,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推进做坚强保障。

5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建全管理监督机制

农机主管部门加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规划、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强化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全局性和关键问题,成立水稻种植机械化推进发展领导小组,制定编制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强化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的落实和具体实施。建立建全各级农机部门与农艺部门、水利部门的合作机制,加强基层农业、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员的培训,利用现场会,观摩会、演示会、培训会,开展多种形式示范宣传,营造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依托电视、报纸、多媒体等拓展交流渠道,强化信息引导和信息服务。

6 强化政策扶持、保证物资补贴到位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列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考核目标,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水稻种植机具的补贴力度,购机补贴资金向种植机械倾斜。要协调银行、信用社等为农机作业组织或农机大户购买水稻种植装备提供优惠的贷款、按揭贷款等,开辟农机融资新渠道,增强水稻种植机械化投资力度,确保水稻种植机械化稳步推进。

[1]张奎武.盘锦市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1).

[2]安玉富,唐文芳.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

[3]宋建农,庄乃生,王立臣,等.21世纪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02).

猜你喜欢
技术员插秧机示范点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小二级”示范点服务职工优秀项目
示范点打造切忌堆“盆景”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不许撵他走
转运
超智能插秧机
宾县 党建示范点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