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影响

2016-03-11 22:45
广东蚕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边际农业机械

苏 霄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现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更是大力推广机械化的操作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当前社会经济提供切实有效的推动力,而且能够促使农业经济的整体增长。但是在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应用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现象就越来越严重,农业机械化的操作给当前农业社会经济带来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力影响和作用。但是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也随之加重,农业劳动力在为城市生产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农业机械化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农业劳动力的合理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保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剩余的情况。

1 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任何一种种类的生产,都离不开人力资源、资产以及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资源相互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互补性以及替代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某一项资源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出现其他的情况,对原本的资源配置就会发生相对应的改变。在一个时间序列当中,如果资源的组合关系相互之间处于一个正常的关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下,那么资源相互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助和替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其中的某一种资源由于其自身的投入量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导致其自身发生一些协调性的变化,那么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相对稀缺或者是相对剩余。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和劳动力是其中两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假设其他的条件影响因素不变,也就是将农业机械化程度、生产结构以及农业集约度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抛除在外,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其自身之间的组合比例是一定的。在整个范围当中,两种资源才能够将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和劳动力的整体利用率,而且能够保证将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土地和劳动力的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动时,可以分成四种情况,分别会导致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情况。首先,在土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不断增加,导致劳动力出现剩余的现象;其次,土地数量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数量以一种更迅速的方式增加,导致供大于求,因此,劳动力剩余现象越来越严重;另外,土地数量呈现出减少的状态,但是农业劳动力的整体数量不变,就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剩余现象;最后一种现象就是土地数量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却在不断持续增长,这样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出现更加严重的剩余现象。根据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土地应用情况来看,我国当前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属于第四种。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配置关系有非常明显的替代性质。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过中,在保证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机械投入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整体需求量就会有所减少,这样才能够保证两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情况下,被定义为是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一种排挤现象。另外,还有另外一种现象,能够将两者之间替代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劳动力与土地相比,呈现比较稀缺的状态时,农业机械就会被逐渐引入的农业的实际生产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弥补由于劳动力不足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而且能够尽可能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作。在这种形势下,农业机械的逐渐引入可以说是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的结果,但并不能够说这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具有能够替代农业劳动力的特征,所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业劳动力来说,会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促使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根本催化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将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相对定解决措施,可以对农业机械、耨农业劳动力以及农业生产总值进行数值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存在影响比例。从相关资料调查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替代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正在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情况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农业机械对劳动力边际替代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现如今,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单位数量的农业机械所替代的农业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的减少当中,这就说明边际替代率当前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1 农业机械的增产作用持续下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农业机械的增产作用每年都在持续下降当中,农业机械对于农业劳动力边际替代率的经济原理主要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证农业总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农业机械边际产值以及农业劳动力边际产值之间的比值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报酬递减的原则,保证农业劳动力自身的边际产值不变。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边际替代率出现了下降的现象,那么只能说明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农业机械自身的边际产值数量在不断的减少。由此可以看出,农业机械的增产效果在这种形势下的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3.2 农业劳动力剩余率持续下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农业劳动力剩余率正在不断的减少过程中,促使农业机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其自身相对应的劳动力量也在相对应的减少当中。在这种形势下,劳动力剩余量的不断减少,导致劳动力的边际产值就会出现增长的状态。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自身投入的边际产值并没有减小,在这种形势下,其自身的边际替代率也会随之减少。

3.3 农业机械化增长速度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原本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加快农业劳动力的整体转移,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减少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的现象,尽可能保证降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整体问题。如果单纯从耕地的与劳动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农业劳动力剩余当前一直保持持续下降的状态。但是如果从农业机械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的话,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导致劳动力可以负担耕地面积的整体劳动量也在随之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劳动力的整体剩余情况就会逐渐上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象非常严重。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快速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之间并不能够保持一致,因此,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来说,能够促使其自身整体的替代率下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加快提高劳动效率,从根本上节省劳动力的机械被广泛地用于大田作业时,在这种形势下,农业劳动力才能够将其自身的替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边际替代率的不断下降,只能说明其自身的农业机械正在从大田作业机械方式逐渐转向其他的生产方向,可以说是农业机械自身不断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体现经济现象的过程,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被大力的引入和广泛应用,虽然能够加快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但是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也随之越来越严重。在这种形势下,要提高生产部门的机械化程度,增强农业吸收劳动力的整体能力,这样能够促使农业劳动力实现良好的转移,促使两者之间能够达到共存的目的。

[1]朱迎春,周志刚,王大鹏.江苏省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0(04).

[2]侯方安.农业机械化推进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兼论耕地细碎化经营方式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J].中国农村观察,2011(05).

[3]于清东,李彩霞.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10(04).

[4]祝华军,田志宏,韩鲁佳,等.农业机械化发展对财政投入的依存度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1(03).

[5]杨敏丽,白人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0(12).

[6]于险锋,纪昌明.小流域持续高效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控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7]黄玉祥,朱瑞祥,刘水长,等.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农业机械学报,2010(02).

[8]陈吉元,彭建强,周文斌.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J].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09).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边际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浅议导数和边际在量本利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追求骑行训练的边际收益
社会治理的边际成本分析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能源投资基本功之正确认识能源的边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