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农村建设产业规划研究

2016-03-12 11:26
关键词:马鞍山产业链农产品

李 颖



马鞍山新农村建设产业规划研究

李颖

(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安徽马鞍山 243011)

马鞍山市是以工业为主导的,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融合,如何抓住机遇,更好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文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马鞍山

1 推进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2015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另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一是有利于二三产业中现代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更多的融入农业中,实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二是以农业为根本,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增加了农业生产水平及就业量,同时有利于农民分享“融合”中带来的额外红利;三是有利于建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拓展农业其它功能,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

2 马鞍山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存在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因为城乡分割,所以导致了地域限制及产业的分割,也导致农业收益低、发展领域小。同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抗风险能力较低,融资成本高,没有产业融合的承载能力。另外,农业管理部门虽然是农业和农村管理的主管部门,但是和农业发展,特别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息息相关的例如水电、水利工程、农业科技研究等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这样的管理体系,造成农业发展缺乏长远性、全局性,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很大的限制。

(2)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农业产业化水平仍待提高。具体表现在农业的产业链不够细化、不够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太高,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盟机制还未建立,尤其是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对接程度不够,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联动农户范围有限,服务范围较窄,带动发展能力明显不足,而且有很多的农民合作社运作程序很不规范,社员们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及机制都不够完善。

(3)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化意识薄弱。目前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很多农民缺乏标准化生产的热情,虽然农业和质监等相关部门努力地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但总体上看,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展还不够快,想要达到既生态又高效的水平,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农民们也缺乏建立自己特色品牌的意识。

3 马鞍山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建议

(1)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级各类政策,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据悉,作为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有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也将会出台[1],地方政府届时就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有关的政策法规,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第一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三大类经营主体,重点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主要通过提供信息服务、加大组织化建设力度等方式,促进生产和销售直接对接,指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组织延长自身的产业链,逐步发展成初级加工、地产地销等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增强对合作社的指导力度,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产业联盟的功能。

第二要进一步探索制定产业融合的标准化体系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体系,开展对从事农业相关的企业家和农民具体的实用的技能培训或项目培训,提升产业融合能力,提高标准化意识和品牌意识,打造一支可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队伍。

第三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扩大农业保险的宣传支持力度,我市被列入安徽省政策性保险试点市,利用这样的契机,鼓励大家积极开发水产、畜牧等高价值、高风险的农产品。同时要推动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包括增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试点项目。

第四要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增强农业专家顾问团建设,推广农业互联网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和倡导重点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技术开发队伍,促进产业、科研、教学的深度结合,以科研促发展,以产业出效益。

(2)延伸产业链,以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农产品加工业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就是要以农业为基点,从农产品加工业出发,向前向后双向延伸,建立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稳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可以由农村合作社从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精加工;另一方面原有的加工企业可以发展自己的种植基地,并借助种植基地发展观光旅游及采摘等形式的休闲农业,以此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同时也可以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创新流通形式,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进一步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

(3)多形式、多模式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性。

第一以农户自身为主导的产业内部整合,例如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也可以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交叉融合,例如农业与旅游文化业结合,包括农家乐、家庭手工艺品产销,农产品地产地销等;

第二以农民合作社为主导的产业链延伸融合。简单说就是依托农民合作社来兴办加工和流通业,以农业为基点向前向后进行链条延伸,例如向后将农业种子、化肥、农药供应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或向前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也可以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例如合作社办加工厂、农产品和超市对接等模式。

第三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借助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优势,加强对农业的渗透,依托农产品加工业及流通业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生产基地并与农民达成利益共享机制,将产业链条覆盖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

第四积极利用网络,开展“互联网+”的模式,也就是说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手段,将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延伸扩展至全国甚至更大范围,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产品流通过程的环节及成本,是产销对接的典型模式,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结论

综上所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马鞍山农村在下一步发展中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研究国家产业新政策,继续做好特色产业集群工作,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整体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1]于祥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胎动[N].上海证券报.2015-10-12,002版.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planning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Ma'anshan

(Party School of Ma'anshan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Ma'anshan Anhui 243011)

Ma'anshan City is dominated by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the third industry develops vigorousl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also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gration,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istenc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e two three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Ma'anshan

(责任编辑:吴 芳)

F213.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12

1672–7304(2016)06–0025–02

李颖(1977-),女,安徽马鞍山人,讲师,研究方向: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马鞍山产业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