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添加剂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2016-03-12 23:38李惠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23期
关键词:酶制剂茶多酚乳酸菌

李惠

(三门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几种不同添加剂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李惠

(三门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鹅肥肝是用3月龄左右生长发育良好的肉用鹅,在进行一段时间人工强制催肥后所获得的比正常鹅肝重5~10倍的脂肪肝。鹅肥肝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60%以上)和卵磷脂,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享有“世界绿色食品之王”的美誉,是世界三大美味之一。2006年我国的鹅肥肝产量已达500余吨,位居匈牙利、法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然而,我国虽已有30多年的鹅肥肝生产历史,但鹅肥肝产业整体增长缓慢,且较难进入国际市场。在鹅肥肝生产中,短时间内给鹅填饲大量高能饲粮(其中玉米占90%以上)易造成鹅的内源性消化酶分泌相对不足、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等现象,加之玉米中的支链淀粉难以被机体消化及其细胞壁的抗营养作用,使得饲粮在鹅体内消化不彻底、吸收利用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报酬低等一系列问题。

笔者着重探讨几种不同添加剂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为鹅肥肝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1 益生素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益生素也称促生素、生菌素、益康素、微生态制剂、活菌制剂等。经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益生素能有效调节或维持肉禽肠道菌群的平衡,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优化肠道的消化体系,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粪中NH3和H2S的散发,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因此在饲粮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提高肥肝鹅生产性能。浙江省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2005)选用2日龄浙东白鹅4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0只,试验组每天饮用0.3%的益生素菌液,连续观察至10日龄,成活率净增0.5%,平均每只多增重41.7%,经济效益提高12.2%,益生素菌液的投入产出比为1∶32.5。吉林农业大学用EM菌(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填饲肥肝试验,发现试验组的平均肥肝重、料肝比及特级肥肝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肝重比对照组高出11.1%(P<0.05)。青岛农业大学优质水禽研究所(2008)将益生素和酶制剂应用于鹅肥肝生产中,发现肥肝鹅日粮中添加0.3%的益生素试验组肥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肝重比对照组高出12.12%(P<0.05)。上述试验结果均证实,在饲粮中添加益生素可以提高肥肝鹅生产性能。

2 酶制剂(淀粉酶、木糖醇酶)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酶制剂能够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率,维持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青岛农业大学优质水禽研究所(2008)将益生素和酶制剂应用于鹅肥肝生产中,发现填饲日粮中加入0.3%的NSP复合酶制剂试验组肥肝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肝重比对照组高出9.49%(P<0.05)。木糖醇酶和淀粉酶是常用的饲用酶制剂,其中木糖醇酶具有破坏细胞壁结构以释放细胞内养分、降低食糜粘度等作用,淀粉酶有助于水解配合饲料中所含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动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葡萄糖,从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率。有关专家用木聚糖酶和淀粉酶等进行填饲肥肝试验,发现木糖醇酶组和淀粉酶组的肥肝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96%(P>0.05)、2.88%(P>0.05),但效果不显著。因此,在填饲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肥肝鹅产肝性能,但不同酶制剂影响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3 乳酸菌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在鹅肥肝生产过程中,短时间内大量高能饲料的填饲使得填饲鹅容易产生消化吸收问题,造成生产效益下降。乳酸菌是一群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大量研究表明,乳酸菌能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动物对日粮中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因而在畜牧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而添加乳酸菌使填饲朗德鹅淘汰率降低,这可能是因为乳酸菌有助于改善肥肝鹅的消化能力,提高营养成分的表现消化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或改变了体内脂肪的沉积路径,延缓了脂肪的沉积过程,且这种效果随着乳酸菌添加量增加而更加明显。因此,乳酸菌虽然能够改善肥肝鹅消化吸收能力,但降低了鹅肥肝产量,不适宜在肥肝鹅填饲中使用。

4 茶多酚对肥肝鹅产肝性能的影响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从茶叶及其副产品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杀菌、抗病毒、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及提高抗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可促进动物吸收和利用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在肥肝鹅超饲养期,鹅体内脂肪代谢处于超常状态,肝脏中脂肪沉积急剧增加,细胞增大明显,特别是超饲养后期,肝细胞膜承受能力下降,可能是影响肥肝品质和导致鹅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证据表明,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增加,为脂质过氧化提供了足够的反应基质,产生大量具有反应活性和细胞毒性的产物。适当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或给予能使机体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恢复到一定水平的药物,可有效改善与自由基过多有关的疾病;而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来维持动物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被认为是集约化管理条件下维持畜禽良好生产和繁殖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将茶多酚应用到朗德鹅产肝性能的研究中发现试验组各组产肝性能不同,添加160 mg/kg的茶多酚产肝性能最好,添加320 mg/kg的茶多酚产肝性能最差。添加低水平茶多酚时,均可优化朗德鹅机体生长性能中的肝脏生长性能;而高剂量的茶多酚除上述作用外,其降脂作用可能很强,能减少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沉积,且降脂作用占主导,茶多酚最大添加组肥肝均重在所有组中最低。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茶多酚(40~160 mg/kg)对产肝有利。

以上4种添加剂是目前畜禽养殖业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对鹅肥肝产肝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并应用益生素、酶制剂及茶多酚,能够提高鹅肥肝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S816

B

1004-5090(2016)12-0028-02

2016-10-27)

猜你喜欢
酶制剂茶多酚乳酸菌
禽用乳酸菌SR1的分离鉴定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浅谈饲用酶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酶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茶多酚真能祛斑吗?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