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认知与拆装》课程的教学探讨

2016-03-12 21:38王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

王磊

摘 要 本文就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认知与拆装》教学的实践,探讨了课程的定位认知内容、拆装机械的选择及教学实施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认知与拆装 拆装载体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占比大,多数由普高直接升入大学,没仔细观察过一台像样的机械设备,更别说机械内部的结构了。这使得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空洞无物,学生不知老师所云。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机械认知课程,通过参观工厂、实训车间,或拆装减速器、缝纫机等,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各校认知课程的开展各具特色。笔者就机械认知与拆装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课程定位和目标、拆装载体的选择、内容及教学实施等问题。

1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1.1课程定位

该课程是基于机械认知为目标的一门实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等课程的先导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为宜,20课时适中,集中在一周内完成。

1.2课程目标

鉴于学生初次真正接触机械,课程的起点不能太高,相应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要适当。具体目标是:通过拆装机械装置,掌握常用拆卸与安装方法、常用量具及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认识常用机构的组成及原理、机器、部件、零件、标准件等机械知识;学会简单零件的制图方法,绘制装配示意图及机构简图。

2选择拆装载体

(1)易拆装原则:考虑学生的认知与动手能力,要简化机械拆装对象,选相对容易拆卸与装配的机械。机械太过复杂,反而达不到认知目的。

(2)通用原则:拆装是先导课程,学生尚不具备专业知识,应选由通用零件和常用机构(传动)组成的机械,以便后续课程教学,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3)整机原则:选整机来拆装,学生有“实战感”,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若选几个部件、机构或小型机械为拆装对象,学生怎能体会到用零件、机构、联接能组成各种机器。

3教学内容

技术准备项目:拆装工具、量具使用方法;车床结构、功能及操作,机床传动系统图识读。

尾座项目:尾座拆装操作及装配草图识读、绘制简单零件图2个;查键、螺纹标准,了解键联接、螺纹联接、螺旋传动。

刀架及溜板箱项目:刀架及小、中拖板部件的拆装,手动溜板纵向进给运动分析。

模拟车削螺纹项目:塔型带轮及带传动速度配换、齿轮传动(三星轮换向、挂轮、滑移齿轮变速、齿轮齿条传动)及开合螺母机构分析。

台式压力机项目:滑块、连杆、主轴及离合器拆装,绘制曲柄滑块机构运动简图,分析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和带传动张紧装置,了解轴系结构、滑动轴承及润滑知识。

4教学实施与评价

4.1教学准备

(1)场地:足够宽敞的拆装场地,配置多媒体设备;按组布置,每组一台LT625B型台式车床、一台压力机(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可当作课桌使用,便于学生绘图),另一张带防护网和台钳的工作台供拆装、测量使用,二个周转箱,一个放置工具和量具,一个放置拆下来的零件。这样学生走动少,秩序井然,有利于5S管理。

(2)教学资料:编制《机械认知与拆装》讲义、多媒体课件(包含图表、照片、动画、视频等);现场放置车床和压力机使用说明书、工具书,如《机械设计简明手册》及其它手册、图册,供学生使用查阅,学会机械设计手册的使用、了解其用途。

(3)拆装视频:课前录制一套拆装视频,按主要拆装部件为单元,教师边拆装边讲解。上课播放,全班学生身临其境,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晰。若上课再拆装,一次最多十位同学看到,需反复3~4次,费时费力,且各组无法同步。这样,指导教师有更多的巡视和辅导时间。

(4)网络课程建设:提供大量机械素材,网址链接,供学生浏览,自学或复习。

4.2教学组织

上述教学准备为有效的教学组织提供了保障。

(1)教学采用“做”中“学”教学模式,主要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

(2)分组拆装,通过小组协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班通常有40人,分13组进行,多数组3人,少数组4人。

(3)遵循认知学习规律: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要求学生人人动手,反复拆装,认真观察,细细体会,互相讨论,并用多种感官来“感知”、来认知。

(4)教师巡视、指导,并融入学生当中。

(5)另外,课程开始时,教师从机械工程实际,播放一些教学录像片,将学生引入到生产现场之中,并逐步引入机器、机构、机械、结构、动力、控制的概念,对工程实际有一个感性认识。

(6)实训结束后学生上交实训小结。

4.3成绩评价

本课程考核除了要体现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能采用书面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法为宜,注重拆装过程及认知程度(在课间提问、讨论中完成),弱化提交书面资料的考核占比。具体如下:课程的态度性、知识性、技能性三类评价按20:20:60的比例。态度性主要指出勤、学习主动性程度;知识性主要为问题的回答、课后作业和实训小结;技能性主要指课堂中间拆装操作、零件草图及装配示意图、传动系统示意图绘制的正确率。

5结语

机械认知与拆装训练是高职机械类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学校和教师要认真不断探索和反思教学过程。实践表明,该课程定位要适当,拆装载体是关键,内容要兼顾难度和范围,构建能通过拆装达到认知机械的软硬件实践平台是重点。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浅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
基于学情把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