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医文化融入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

2016-03-13 16:11王曼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

王曼(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将中医文化融入中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

王曼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地融入中医文化,才能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培养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文化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途径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的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所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印记,是指中医学自己特色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1]。可见,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中,中医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中医文化教育应体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有机地融入中医文化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而要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1 树立“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文化底蕴[2]”,中医文化是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殊资源。但在中医院校,由于中医文化教育类课程处于从属地位,课程和课时都不多,多数中医院校教师仅将其视作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没有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中,文化教育是应有之义。“教育与文化关系密切,二者互为前提,互相砥砺。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的生机和活力,两者缺一不可[3]。”中医文化对中医药人才具有教化功能,其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与中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中医文化的基础知识、领会中医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突出政治性、时代性与针对性,将两者融会贯通起来,可以从内容上相互补充。在中医院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强学生和部分中医院校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将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将中医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学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将中医文化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教师可以结合古代、近代的医学典故,结合现代著名老中医的事迹,引导中医院校学生谈自己的理想,使学生领会如何把理想变为现实。目前,各省的中医药界和高等中医院校,都有学生熟悉和敬仰的著名老中医,其中包括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医”。各中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补充关于这些老中医成长经历和事迹的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中医大学生的特点,增加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列举古代中医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救死扶伤。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结合中医文化中的“大医精诚”思想,教育学生要淡泊名利、精勤治学、精研医道,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在生命观教育方面,教师可以将中医文化中对生命的认识等内容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病人的生命价值,教育学生病人的生命价值没有高低之分;也可以结合我国古代许多著名中医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事迹,号召学生毕业后到最需要自己、最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去锻炼、成长。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医医德的内容来教育学生要热爱中医药事业,诚实守信,树立为人民、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可以针对近年来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等现象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中医学生是未来中医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流砥柱,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绝对不能定位在对金钱、地位等的追求上面,不要忘记自己的神圣天职;也可以通过历代优秀中医的事迹,向学生指出: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应继承中医医德理念和精神,具备优秀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念和精神。

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时,教师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科学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也要向学生讲明,在国家的保护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医文化得到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会被更多国家的人民所认同。

在世界观、辩证法教育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中医文化中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指出其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共通之处。中医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无不体现着辨证思维的方法。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天人合一”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也要向学生指出,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还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和不彻底性等局限,教师应同时教育学生用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而形成正确的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

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时,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中医的神秘化,甚至出现的各种伪中医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中医文化怎样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怎样让人民群众辩证地认识中医,向学生补充有关国际中医药贸易、国外中医文化热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补充中医文化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对人与自然进行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医文化崇尚自然,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这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思想相契合。

3 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要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创新教学方法。将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是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这一教学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从教育的内容到手段、方法,都要贯穿中医文化教育。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坚持启发思维的原则,多采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社会实践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讨论的内容和分析的案例中,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加入与之有关的中医文化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结合每门课的特征和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确定实践内容和方式。

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的影视资料,设计思考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然后可以补充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西医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文献、视频等,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在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有关古代中医、现代著名老中医事迹的文献资料,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如国医大师周仲瑛、孟景春的事迹,让学生讨论如何学习这些中医名家。另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表演有关医德医风方面的舞台剧、情景剧等,组织学生就社会上有影响的医德医风方面的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中,可以补充“神农尝百草”“阴阳五行”与物质、矛盾等概念的联系等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中医世界观、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有关论述,放映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医药、中医文化发展的图片、视频等,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建国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建议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除了列出与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课外书籍外,还可以给学生列出与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类的书籍。

综上所述,应将中医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融合,从内容上相互补充,创新教学方法,这对培养中医院校学生中医文化素养、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公忱.中医文化溯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中医教育学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中医文化融入中医院校教育模式的研究”(B-a/2013/01/005);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中医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研究”(2013JSJG22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27-02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
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