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动机研究述评及展望

2016-03-15 13:22韩雪军逄宏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者学习动机

韩雪军 逄宏伟

(1.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海拉尔第二中学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0)

众所周知,学习动机是一种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心理学领域对学习动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学者们对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行为主义取向、认知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在内的学习动机理论流派。在这些学习动机理论的指导下,学者们研究了不同群体的学习动机,其中学生群体和成人群体的研究已颇具规模。在成人群体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人们对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处于怎样的水平呢?在研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教师学习动机的产生、实际状况和激发教师学习动机的策略这三个方面。笔者在对上述三个研究主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心理学的显学——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主流——混合方法研究的基本思想展望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的趋向。

一、教师学习动机的产生

在教师学习动机产生这个主题上,学者们一般会在分析教师学习动机根源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教师学习动机的因素,尤其是那些与动机密切相关的因素。由于该研究主题的需要,大多数学者都会采取量化研究工具如量表、问卷来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资料作出量化分析,最终呈现比较直观的数据。

对于这个研究主题,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刻地探讨和分析。在这些研究中,美国学者Andre Bishay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教师学习动机的特性设计了搜集资料的工具——量表。然后他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一所中学选择了50位教师,对这个样本进行了现场施测。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教师能否产生学习动机,或者说能否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其教学经历、责任意识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换言之,教师的教学经历、责任意识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是教师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了教师教学经历、责任意识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水平。最后发现,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关水平最高。

与Andre Bishay的研究相似,孙传远博士在参考香港师训与师资咨询委员会2007 年报告中“教师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自用问卷,并采取整体分层抽样的办法通过邮寄和现场施测的方式对上海市8 个区14 所学校的580 位教师进行了调查。在初步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运用SPSS13.0 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促使上海中小学教师产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依次是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期望发挥自己的特长、不断要求取得进步等几个方面。

从以上两位研究者的发现来看,教师学习动机的产生更多是与个体的内部因素有比较直接的关联。与此形成呼应的是,一些研究者采取理论阐释的方法或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有研究者在麦克利兰(David C.McClelland)成就动机理论的指导下明确地指出,促使教师专业学习动力来源包括:(1)教师在日常专业生活中所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关键情境;(2)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引导下,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3)外界教师教育的支持。

还有学者在访谈的基础上发现,加薪晋职、同行竞争、教学能力提升、个人兴趣、应对学生学习需求、满足家长的要求、应对学校和上级检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对教师学习动机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这些要素可以视为教师学习动机产生的“刺激源”。

二、教师学习动机的表现

从既有的文献来看,人们在研究教师学习动机时似乎都要呈现或描述教师学习动机的现状。当然,还有一些研究者在研究教师学习动机现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对学习动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教师学习动机现状这个研究主题上,大多数学者会运用量化研究工具如量表、调查问卷来搜集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技术对资料作出量化分析,最终用数据的形式呈现教师学习的现状。但也会有一些研究者会采取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技术手段获取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质性分析,最后用语言来描述教师学习动机的实际情况。

美国学者Eunsook Hong等人运用问卷对参加卓越项目和普通项目的 182名小学教师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分析。该问卷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目标定向三个维度。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者们发现卓越项目中的教师在学习目标定向上有更好的表现,而在表现目标定向却不及普通项目中的教师,两个项目中的教师在内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国内也有研究者运用量化的研究方法探讨教师学习动机的现状。廖艳华等借助调查问卷来获取关于小学教师学习动机的资料,并运用SPSS15.0 软件对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小学教师学习动机从高到低依次为获得知识、自我实现、适应社会、丰富生活、获得尊重、仿效从众、领导认同、任务驱动。类似的,有研究者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对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动机做出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求知兴趣、职业进展、社交关系、外界期望、逃避刺激和学校服务。

除了量化研究外,一些研究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学习动机的现状作出了深刻的探讨。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其中,内部学习动机是指教师学习的意愿是发自内心的,是由于教师学习本身具有挑战性、趣味性而使教师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内部动机是自我发起的以满足自身需求为导向,主要包括走出去与更多的教师交流、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外部学习动机则是专业学习内容以外的动因,如报酬、他人的认可、尊重、关注等激发教师学习的驱动力。

三、教师学习动机的激发

教师学习动机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乃至专业成长都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和意义。有鉴于此,许多研究者都曾从自己的研究立场出发,设计激发或提高教师学习动机的策略。

美国有一些研究者从教师士气(morale)与动机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教师学习动机,认为与工作表现相关的报酬奖赏会增强教师的学习动机,使教师在工作上敢于冒险、愿意付出热情,而且个人的贡献与学校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为此,他们建议不仅要通过物质性的奖赏来提高士气,进而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还可以通过建设学校共同体,强化个人在共同体中的贡献来提高士气,最终达到激发教师学习动机的目的。

有学者对教师网络学习动机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认为应该根据教师的基础、兴趣和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激励策略来适应教师的“个性特点”,让教师自己意愿或选择承担网络学习的责任,才能发展教师网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激励策略包括精心设计网络课程使其具有激活学习动机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库,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建构自主学习模式,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兴趣;推进社会资源整合,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等等。

有研究者从小学教师学习动机的现状出发,提出激发教师学习动机的策略,如要激活小学教师职后学习的动机,应强化其学习信心;创设成功的学习情景,让小学教师获得成功体验;注重小学教师的学习实际;适时运用动机迁移;及时反馈学习效果;采取多样化的职后学习形式等等。

还有一些研究者在梳理前人对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亲身体验对激发教师学习动机的策略作出了理论思考。如上海市特级教师单云德等人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教师们在学习动机上对“自我实现”需要关注最多,为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以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

四、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的展望

在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教师学习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随着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发展,教师学习动机研究肯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笔者在纵观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的未来趋向。

(一)文化心理学将会成为研究教师学习动机的基础理论

从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基本上是在行为主义取向、认知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动机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研究。换言之,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是在科学心理学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习动机产生的文化情境,把教师置于“真空”中来分析其学习动机的产生、实际表现和激发策略。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行为会影响教师学习动机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心理学的另一支脉——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主张既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又要从心理的视角反观文化,特别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同质性和相互建构性,奉行“心理是文化的心理,文化是心理的文化”等主张,认为文化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机制,心理具有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成分。简单地看,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与个体赖以生存的文化存在密切的关联。毋庸置疑,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学习动机必然会受其文化的影响。鉴于科学心理学固有的缺陷和文化心理学先天的优势,笔者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文化心理学的指导下研究教师学习动机。

(二)混合方法研究将会成为研究教师学习动机的主要方法

从教师学习动机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或者是量化的,如量表、问卷,或者是质性的,如观察、访谈。对于融量化和质性于一体的混合方法运用地较少。对于复杂的学习动机来说,偏重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推广性,而新近流行的混合方法研究将会弥补偏重质性或偏重量化的所带来的缺陷。

混合方法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超越了传统的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之间关于归纳/演绎、主观/客观、价值介入/价值中立、实在论/相对论非此即彼的争论,以全新的理念审视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混合研究主要有三种形式:(1)顺序设计,即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分别在一项研究中使用,但有一定的先后顺序。(2)平行设计,即在同一项研究中同时使用两种研究,并进行相互验证与补充。(3)分叉设计,即在研究初期采取一类研究形式,随着研究的进行,再结合使用另一种形式。鉴于偏重质性或偏重量化所带来的缺陷和混合方法研究先天的优势,笔者认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来探讨教师学习动机。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者学习动机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