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以常宁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例

2016-03-15 21:43雷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场所劳动农村

雷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以常宁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为例

雷菁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农村学校教育的短板。常宁市近年来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创建理念有偏差,经费投入不稳定,优秀师资和管理力量欠缺,场所管理欠规范,建设发展不平衡等。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劳动实践场所的性质,健全评价机制,保障经费来源,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建设管理,打造优良师资。

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现状与对策

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的地方称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应有之义。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01〕17号)(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1],并强调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必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该《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稳步推进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显然,国家对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特别重视。2003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财〔2003〕6号),对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出具体的扶持措施。本文主要关注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选取常宁市这个典型,于2014年利用寒暑假深入该市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现场走访、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作了深入分析、总结、思考,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一、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现状

常宁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国土面积2046.6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下辖27个乡镇街道,有各级各类学校279所,在校学生12万多人,其中农村中小学生8.6万人。笔者认为,就农村教育方面来说,常宁市的情况在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备研究的样本价值。

近年来,常宁市各级学校按照“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创建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自力更生,多措并举”的创建模式,全面筹划,稳步推进,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经历了从徘徊不前到大胆实践,从个别试点到全面铺开的艰难转变。截止到目前,初步形成了市、乡、校三级链式工作体系,构筑了省、市、乡、校四级塔式基地机构,已经建成省级合格场所2所,市级合格场所10所,乡镇级合格场所33所,小规模场所52所,1/3的农村学校拥有劳动实践场所,为推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一定基础。主要做法有:

一是凝聚共识。劳动实践场所是培育学生能力的新课堂,对于中小学生活化书本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及亲近感受大自然等方面大有裨益。不过,这还是近几年常宁市多数教育工作者的主流理念,以前普遍认为教学的阵地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关键。通过狠抓教育宣传、强化学习、外出考察等工作,现在家长、教师、学校、主管部门等各方已经充分认识到创建劳动实践场所的意义,增强了信心,理清了思路。

二是提供保障。常宁市组建了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教育、国土、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小组,统筹协调,提供组织保障。出台《常宁市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规划》,教育部门下发具体实施方案,严格考评制度,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精湛、有管理能力、有专业技能、有兴趣的教师到劳动实践场所从事管理和教学工作,赋予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优先权益,并定期加强人员培训,提供人才保障。将劳动实践活动纳入校本教研课程体系,加强校本教材研发,提供智力保障。

三是加大投入。一定规模的场地是创建实践场所的关键和基础。常宁市按照“自力更生、多措并举”的原则,整合资源,盘活老学校场所、老乡政府大院,开垦校园荒山荒地,争取划拨用地、租赁等形式,一定程度解决了场地问题;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压缩其他开支的办法,每年筹集实践场所建设专项资金30万元,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为农村学校创建输血。

四是完善管理。实践场所突出特色教育,按照科技教育、品行教育、成功教育、快乐教育等内容进行创建;通过抓教学计划、组织领导、任课教师、教育评价的落实,保证了实践活动课有序开展;严格课时安排、实践考评,把劳动效果、学生满意率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保证了教学质量。

二、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看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成效。从常宁市的情况来看,与其他各地面临的困难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以共性特征为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建理念有偏差。片面的理解必然导致片面的创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首先面对创建理念的误读。一方面,在升学率指标的压力下,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教师仍把学习成绩看做第一位的,社会上乃至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考核、教师考核中存在着相当的片面性,学生实践活动无奈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很多人理解学生实践活动就是军训、农业劳动、家务劳动等,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差别很大。

二是经费投入不稳定。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和管理需要持续的投入,而且数额较大,但无固定的经费来源渠道,也没有纳入到收费项目中;场所建设所需的土地划拨,都没有规范性文件,没有硬性制度,只能靠教育部门内部筹措。

三是优秀师资和管理力量欠缺。劳动实践场所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尤其是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并且不稳定,留不住优秀人才。

四是场所管理欠规范。部分学校对实践场所的管理过于粗放,在活动安排、实践教育当中降低标准,在项目开设上固步自封,不求创新,不会创新。部分场所长期闲置,设备设施耗损严重,根本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

五是建设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领导重视的地方,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有的建设水平堪比市区实践场所。而有的地方还没有行动,已经建成的标准也比较低,开设项目较少,无法满足中小学生实践的需求。

(二)相应的对策

加快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多方努力,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把握趋势,积极应对。根据常宁市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一是明确场所性质,健全评价机制。有专家指出:“劳动实践场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它不同于校外教育机构,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享受和其它学科教师同等待遇。……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实践场所为学校或准教育机构,妥善解决场所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像办学那样办好劳动实践场所。”[2]笔者深同此论。场所性质明确了,才更方便制定考评体系。鉴于现实,我们认为要将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如此乡镇一级政府才有压力和动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置劳动实践场所专项考评,与教学工作一样,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和教育行政干部考核。

二是加强行政助推,保障经费来源。大力发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国策,促进教育优先、公平发展是当地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政府部门要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加大向农村学校建设的支持倾斜力度,设置劳动场所建设专项资金,补上农村教育实践活动这块短板。同时,要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税收优惠,土地、工商等职能部门要积极保驾护航。

三是有效整合资源,促进长期发展。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长期发展。把握乡校合并、乡镇合并的契机,改扩建旧址为实践场所,从而节约建设成本。广挖深掘学校资源,如借助杰出校友、企业家等学校成功人士扩大知名度,拓宽经费来源。场所要积极与周边村庄、社区联络感情,用好用活周边现有的自然资源、风景名胜、人文胜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发生成新的实践活动项目。“同时与村民合作成立农业合作社,开辟农业实践区,为学生提供农业实践场所等。”[3]

四是强化建设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主管部门要将场所归口管理,在建设上合理布局,在规划上突出特色,在标准上把握适度原则,避免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加强教育管理,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教学考评,定期安排学生到场所参加劳动、实践、创新等教学活动。加强场所自身建设和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科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保管好场所设施设备,经营好种养业等场所的收益,用自身收益弥补管理经费的不足,力争实现政府保建设自身保运行的良性循环。

五是打造优良师资,提升软实力。软实力是指场所课程项目的丰富性、活动载体的创新力,是场所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水平;要有目的地调整文化教师到专业队伍中来,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促进教师转型,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的优良师资团队。最终目的是以教师的转型培养,谋求课程的同步发展,激活课程意识,提升课程开发能力。

结语

建设劳动实践场所是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大步推进,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建设所必定会受到进一步重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劳动实践场所建设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笔者认为,在两方面的张力中,在机遇与挑战的互动中,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将实现健康发展。我们也判断,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个课题具有长期的研究价值,这是教育发展规律本身决定的。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 200412/4672.html.

[2]罗丹丹,李国胜.城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6):35-36.

[3]陈孝顺.学生综合实践建设的模式选择与行动策略[J].浙江教育技术,2013(3):47-49.

[责任编辑:葛春蕃]

Present Situation of Laboring Practice Place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and Countermeasures:A Case Study of Changning City

LEI Ji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Construction of laboring practice place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is the weakness of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Changning city achieved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but still fac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the biased construction concept,unstable input,lack of excellent teaching staff and management,unregulated management of the place,imbalanced development,etc.To solve the problems,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such as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the places,completing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guaranteeing the input,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ng excellent teaching staff.

rural primary schools;laboring practice place;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G637

A

1674-831X(2016)02-0042-03

2016-01-1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与政策研究”(XJK012CJJ004)

雷菁(1981-),女,湖南常宁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场所劳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