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6-03-15 00:50赵同谦丁亚红李雅莉
河南教育·高教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改革研究生教育

赵同谦 丁亚红 李雅莉

摘要:30余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我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研究生大国。在全国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宜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综合改革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明确指出,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全国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宜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命题。为此,笔者在系统学习和研讨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学科特色,扎实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构建,在导师队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基地、选题开题及学位论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分类遴选指导教师,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为强化研究生分类指导,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于2014年4月按照分类遴选原则,对既有指导教师遴选细则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实施细则》。

新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博士、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学术水平和在研科研任务,更有利于贯彻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实行分类指导和培养。按照新文件要求,面向全校教师开展了博士、学术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

二、分类修订培养方案,创新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和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依据。为积极主动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河南理工大学于2014年5月开展了各类各层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新的培养方案体现了分类培养原则,科学定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研究方向,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必修环节。其中,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以及应具备的学术素养、学术道德、思想政治品质。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鼓励科教结合、多学科交叉,强化课程的前沿性、系统性,着重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获取知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则紧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应用特征,加强案例教学,鼓励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培养,强化实践能力训练,着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取知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新的培养方案自2014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三、分类开展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夯实研究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为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开展研究生课程分类建设工作,并对三类课程进行了重点建设:面向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面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开展了“双语课程”建设工作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核心课,开展了“案例课程”建设工作。

四、分类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的重要平台。为更好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教学、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科研条件优势,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河南理工大学针对博士和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大型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了专业实践基地。 截至目前学校共建立各类研究生教育基地49爪,其中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2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10爪'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37个。

同时,为加强基地内涵建设,2015年5月,学校启动了校级专业实践示范基地评选工作,首批遴选5个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开展内涵建设工作:2015年Il月,学校出台了《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案》,要求所有培养基地严格按照建设方案开展内涵建设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五、分类制定选题开题要求,规范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是做好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为切实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类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河南理工大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制定了不同的标准。

博士研究生选题提倡学科交叉渗透,注重科研创新,主要体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鼓励和支持开展基础性研究。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选题倡导依托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或现实意义的纵向课题,选题一般应在学术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先进性,使研究生通过研究有可能在论文中提出新见解。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工作实际或所属领域具有明确应用背景的课题,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研究生在经过大量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应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博士一般不少于10000字,学术学位硕士一般不少于5000字,专业学位硕士一般不少于3000字。开题报告会由所在学院负责,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3-5人的开题报告专家小组,其中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每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会每组专家人数不少于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聘请论文选题来源企业或相关背景企业专家参与论文开题报告会。

六、分类制定论文评审办法,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学校完善并修订了《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论文答辩的规定》《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管理办法》和《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审办法》,依据分类培养要求严把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预审、预答辩、外审、答辩、资格审查六道关。

上述做法,是河南理工大学在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在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方面做的一些探索与实践。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河南理工大学虽然做了一定的尝试,但与国家、河南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学校将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主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开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综合改革研究生教育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民族地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研究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适应多元化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多样性应用型人才的思考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机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