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文化”命题提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取径初探

2016-03-16 05:22倪文东
关键词:书法

倪文东 范 功

“书写文化”命题提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取径初探

倪文东范功

摘要:在文化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书写文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拓宽了对书写行为研究的范围。加深对书写文化的内涵解读,探索书写文化的研究取径,是当代中国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书写文化;书法;现实思考

一、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书写行为的影响

由书写中国汉字的行为汇聚而成的书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项。其中,书法艺术是书写文化中最具个性特点的表现形式。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等有关机构许诺“将继续携手,逐步落实在申遗文本中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作的承诺,启动并实施中国书法保护工作”[1]。数年过去,中国书法是成为了活在日常生活中的活的遗产,还是继续仅仅局限于艺术的领域之中孤芳自赏仍是一个值得审视的问题。

近年来,以个人为中心的微博、微信等微传播盛行。其操作特征是手指触摸屏幕上的字母,把简短文字或符号、图像等“微内容”,通过简单的按键、贴图等“微动作”,传播简短的文化信息。这种去中心化的多层式传播模式,大大改变了当前文化传播的方式。虽然,诸如微博、微信这样的新传播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中国传统书法在传播和展示方面的局限性,也为中国书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交互式平台;但是,在键盘上打字或触摸式的“书写”对传统的书写方式来说,不啻是一种扼杀。互联网传播的快捷、高效,使得键盘与屏幕成为现代人“书写”的主要工具与载体,现代人书写行为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弱于古人,书写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以指运笔,追求心手双畅的传统书写行为几乎被废弃,汉字书写陷入窘境,肆意错改、错用,提笔忘字等现象大量出现。这是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转变所带来的新问题,也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长期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警醒,我们将陷入真正的精神贫困。

面对如此困境,把书写从书法的狭窄概念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书写命题,研究书写与书法的关系,思考书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意义、价值、功能等问题,实乃互联网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情理使然。

二、书写文化研究可拓宽书写行为的范围

要理解书写文化,就必须从文字入手。中国汉字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它有悦耳的音韵美,爽目的结构之美,赏心的意蕴之美。在汉字肥沃的土壤上,诗歌和书法成长为东方艺术园林中两棵参天的大树。但创造文字是出于记录语言的需要,而不是出于艺术的需求。书写是使用文字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说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相伴而生,同源而异流,共树而分枝。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文字的书写。书写在学术传承、知识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书写既包括实用的书写,也包括旨在艺术表现的书写。古代大量的诗文著述、经书教义多是为实用的目的而书写。在这些书写活动中,书写行为、书写手段都指向一个具体的、实用的目标。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作为书写行为的主流,这种为表达一定意义的、显示文字内容的书写行为尤其重要。“书写”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一种实践方式,在文字发明、创造、发展、变化的几千年中,一直进行着。诗词歌赋、小说札记、考证研究,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种种活动,均依赖书写而成为可交流、可传播的文化信息。由于书写目的不同,书写材料也有差异,古代遗留下来的书迹种类繁多。经由古代文士、官员、民间工匠等的辛苦劳动留下的大量珍贵书迹,记录着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文化有着无法估量的贡献。大量的文献典籍,是书写者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比如,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这部规模空前的大丛书全赖书手抄写完成。书手多为秀才,兼有举人。这些人书体工整,皆精于馆阁体。用现在的眼光看,《四库全书》实为文辞、书法俱佳的精品。

汉代末期,章草是追求艺术体验和才能展示的书写。书法艺术通过用笔、结字、章法传达书写者的审美追求、学识修养、风度气质、心灵感受,逐渐造就了其在中国书写史上的主流地位。书写史也常常倾心于那些拥有良好笔墨技巧的优秀书写者,颂扬他们在书写过程中传达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但是,展示字体形态美的书法艺术只是书写的延伸和相对独立的部分。虽然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书写行为,不以表达文字的意义为主要目的,而是强烈要求书写者在汉字的形体上加以变化和创造,表现艺术个性和匠心,展示个性特点,但它终究也是一种书写。书写史应该是大众书写的历史,非精英书家所专为。大众为实用目的所进行的书写是靠人的肢体来把汉字展示出来的动态过程,它是一种文化形态。人类的活动过程凝结在作品中。在书写过程中,汉文化的风格、风韵、品质潜移默化地熏染着书写者的性情与精神。中国人在书写活动中践行着自我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传承使命。

我们认为,艺术书写是实用书写的衍生和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工具,文字是民族文化约定俗成的符号,需要大家都认识。过度的审美往往会使文字丧失固有的功能。无论是作为功能书写,还是作为艺术书写;无论是作为公共书写,还是作为私人化的书写,它们都是书写。因此,书写文化要求我们不能把汉字的书写仅仅当作艺术行为来看,而是要把它还原到书写的原初意义上去理解。

网络让我们对汉字书写的命运、对汉字的未来充满了困惑和忧虑。基于此,我们倡导书写文化,打通书写与书法之间的艺术之墙,通过各种方式,让人们了解汉字,感受书写的魅力,把书写文化恢复起来,让书写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之中。

三、书写文化研究路径鸟瞰

书写中国汉字,弘扬中国文化。这一宗旨要求我们对书写文化的研究,既要参考传统书法研究的学术方法和经验,又要有新的不同于书法研究的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书法的研究模式,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去面对各种书写行为的成果,把来源不同、书写目的不同的书迹都纳入到我们的考察范围中来。

我们认为,从当代的文化背景入手去研究书写文化,一定要看到书写形式间的稳定传承,确认书写历史的发展脉络,弄清楚支配着这种发展的内在动因。在研究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其一,探讨书写的历史与书法艺术的传统之间的联系,为书写文化的发展寻找根脉,并由此建立起新的书写史观和指导学术研究的理论方法。其二,总结、评价古人对于书写的理解和阐释,充分利用古代的书迹材料和书法文献,帮助我们复原或接近历史的真实,并与传统相结合,为中国书写文化确立坐标。其三,尝试以书写风格为经,联系作品,从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学术层面研究以艺术表现为目的的书写内容,概括说明该时期书写活动的历史。其四,以艺术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书写行为的社会动因以及它所承担的社会作用。

书写文化和书法文化虽然相通,有相互交叉的部分,但其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从书写文化角度考察,应该着重研究如下内容:第一,书写的目的(即为什么写)、动机,写出来的形态;第二,人类早期的书写、中古时期书写和近现代稳定时期的书写,所承担的社会作用的异同;第三,在互联网时代,在键盘打字、触屏写字的文化空间里,书写能够承担的社会作用,书写行为如何才能在当代社会文化空间中发挥作用,成为活的文化形态而不是被遗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总结。对这一课题的深入探索,必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书写文化的深层理解,并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更加广泛地传播。

参考文献:

[1]侯艳.中国书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15-12-12].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09-12/27/content_499289.htm.

(责任编辑周军伟)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ation of Handwriting Culture and its Research Approach

NI Wendonga, FAN Gongb

(a.SchoolofArtandCommuni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b.SchoolofArtandCommuni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DepartmentofTraditionalChinesePainting,SichuanFineArtsInstitute,Chongqing40133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major changes in modern culture dissemina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handwriting culture has broadened the research scope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on writing behavior.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deepe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explore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the writing culture.

Key words:handwriting culture; calligraphy; realistic thinking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1-0019-03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1.003

作者简介:倪文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北京 100875);范功,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重庆 40133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5)。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我爱书法
书法鉴赏
书法
书法十佳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