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数字化发展与传承

2016-03-16 05:22李灏萱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保护传承

李灏萱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数字化发展与传承

李灏萱

摘要:任何文化都是在客观存在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随着时代变迁,朱仙镇木版年画逐渐走向衰落。如何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使朱仙镇木版年画这种极具特色、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数字媒体技术;传承;保护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简介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中原腹地,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与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桃花坞年画相比,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处处显露出中原文明的质朴和大气。

朱仙镇木版年画诞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逐渐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特别反映出当时农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和睦、出入平安等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爱憎分明、扶正祛邪的思想感情,所以也被称作“门神画”。冯骥才先生曾说过:“中国农耕的文明跟大自然的节律有关系。过年的时候,更多的理想和愿望要进入人们的心灵里边,这种心理就体现在年文化里。中国年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把生活尽量地理想化,使理想更多地生活化,它反映到了年画里面。年画的文化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吉祥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大量的文化符号,这方面没有一种中国艺术可以和年画相比!”[1]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过程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唐朝时,朱仙镇木版画开始出现并有所发展,由于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木版画的主要内容是佛像、佛经。到了宋代,东京汴梁成为全国政治、商业、文化中心,活跃的世俗文化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时年画的主要内容是门神;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得以批量生产。发展至清朝中叶,作为中原当时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朱仙镇经济更加繁荣,年画艺人纷纷聚集在朱仙镇加工印卖木版年画。后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运河河道淤塞,朱仙镇交通枢纽的作用逐渐衰退。1938年的“花园口事件”使朱仙镇成为黄泛区的重灾区,艺人们纷纷外逃,木版画行业从此一蹶不振,剩下的艺术家们只能依靠刷印灶马、门神、天地三界众神等勉强维持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作为古时人们愿望寄托的朱仙镇年画又一次受到冲击。时至当代,朱仙镇木版年画濒临失传,逐渐成为“文物”,成为画家的参考资料。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衰落的原因

除了前述因素,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衰落还有复杂的原因。

第一,艺术传承后继乏人。制作木版年画工序十分复杂,所以要求制作者不但要有一定的美术和雕刻基础,还要有很大的耐心,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学徒的范围。培养一个木版年画传人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经济效益不能马上显现。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新兴事物,很少有人能够耐得住寂寞来做这样一件寂寞而枯燥的事情。因此,目前在朱仙镇从事年画制作的大多还是老艺人。

第二,与现代元素脱轨,传统艺术风格很难继续延伸发展。虽然近年来朱仙镇当地的老艺人一直没有停止刻版创作,但是由于受现代审美意识的冲击,其作品往往脱离不了对现实具象事物的临摹,很难再有朱仙镇木版年画那种质朴夸张的风格,得不到外界的认可。目前木版年画的主题仍多为神像画,内容陈旧,不太容易为现代社会大众所接受。再者,现在人们大多住高楼别墅,防盗门并不适合张贴年画,从而使木版年画的实用性大大降低。木版年画逐渐变成一种纯粹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

第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木版年画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朱仙镇木版年画现存的传人和研究者也想再兴“旧业”。制作者技艺高低本就不同,有的作坊制作的木版年画人物鲜活生动,有的却表情呆滞。更令人尴尬的是,面对逼仄的市场空间,有些心急的艺人想要快速扩大“地盘”,用现代化学颜料取代传统的熬制颜料,以致制作出的年画颜色深浅不一,色泽晦明不同。这就导致同朱仙镇木版年画质量参差不齐,年画市场混乱,影响了朱仙镇模板年画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面对大机器生产时代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困境,一味硬撑和坚守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朱仙镇木版年画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三、现代化的传承方法

朱仙镇木版年画用于雕刻的木版和刷印用的宣纸不易保存,稍有不慎就会被毁坏,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技法更是面临失传的危险。应对朱仙镇木版年画面临的危机,一是要传承,二是要发展。近年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化保护可以有效地再现其文化空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起生产、流通、传播、传承等虚拟场景。但是数字博物馆只做到了对非物质文化的记录,要想让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其根本还在传承创新。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这个数字化显示的图像在保留原画风格和内容的基础上将画中的景色制作成了可以活动的状态:集市中的人物会来回走动,赶路脚夫会边走边吆喝;画中更有晨昏变化,游客不仅能看到大宋城白天的繁华景象,更能欣赏到夜幕降临、运河华灯初上的景色。这种新颖巧妙的表现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创造了新型载体的同时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这幅传世名画的内涵。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一种地域特有的具有共性的中国传统视觉语言符号。朱仙镇木版年画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需要结合当代群众需求,创造出自己的文化风格,利用现代工具展现其独特的一面。我们要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诸如年画这样的传统形式,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第一种方法是在其原有的基础上用现代方法进行再包装和宣传,将古老的技艺和现代数字技术结合起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第二种方法是将其中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进行数字化传播与创作。

(一)木版年画本身的改动

图案的现代化创作。木版年画本是过去家家户户贴在大门外镇宅用的图案,其人物造型大多是怒目圆睁,造成威慑之感。而现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多用于装饰,大多摆在家中。所以家中墙上悬挂这样的图案,显然非常不协调。为了增强木版年画的装饰性,可以将现代的艺术手法、流行元素加入雕刻的图案中,或者采用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雕刻制作方式去绘制、展示其他风格的传统文化,如用木版年画的制作方式描绘唐三彩、讲述西游记等经典历史故事等,增加新内容,扩大传播面。

二维码添加。很多人看到年画图案,直观印象只有好看还是不好看,并不了解一幅木版年画的意义和价值。现在的木版年画上,文字介绍有的只有寥寥数笔,有的甚至没有,附的图案说明也是晦涩难懂的繁体字,这样虽然很有特色和收藏价值,却阻碍了人们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于民间传统工艺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图案上,更有价值的是其故事背景和制作工艺,但是这些消费者往往看不到,这就不利于年画艺术的发展。制作木版年画时在木版的边角处添加雕刻一些现代化的数字工具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添加二维码,链接该幅年画的图像介绍、历史背景、创作故事以及创作流程等。在印刷木版年画的同时,二维码也会作为画中的一部分被印在宣纸上。这样当观赏者欣赏木版年画时,用手机扫描画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这幅年画的制作者、制作过程以及画中人物的故事,从而使木版年画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二)寻找新型载体形式,扩大木版年画的宣传范围

在今天的生活中,文化正逐渐从印刷文化转变成视觉文化。传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一直用木头雕刻,用宣纸来呈现,但这种古老的呈现形式已经渐渐被液晶屏幕所取代。如果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各种图形纹样、制作技法等用数字化的方法记录下来加以传播,就可以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通过手机和网络了解到朱仙镇木版年画,使更多的人对它产生兴趣。

制作纪录片。纪录片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文化记录方式。纪录片不仅能充分展现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够展示给观众制作背后的故事:匠人的生活现状,制作中的喜怒哀乐等。这样极度还原真实的影像记录方式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使更多的人注意到木版年画并深刻了解其文化。

制作动画。图像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视频传播也比纸质传播速度要快,所以将朱仙镇木版年画做成动画,传播效果必然比单纯的纸媒效果要好。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在人们的美好夙愿和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中形成的,图案花纹原本就古朴生动,具有感染力,如果将两者融合,利用其图案花纹特色以及其中隐藏的各种故事制作成独具特色的动画,相信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制作手机小游戏。木版年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最后印在宣纸上的成品,印刷过程也是其特色之一。如果做出一款制作木版年画的手机小游戏,玩家能自己去设计年画的图案,并亲自用手指去控制游戏中木版的雕刻、印刷,最后做出一张虚拟的年画并保存,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电脑教学。迫于生活压力,纵使有很多人对木版年画感兴趣,但能放下生活中其他事情来当作学徒潜心学习的人少之又少。用3D技术将老艺人制作好的木版等模拟刻画放在网上,并将其制作手法也一一记录,感兴趣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在电脑上直接学习制作方法,甚至可以利用3D模拟技术,按照制作方法亲手制作出木版以及印刷出自己的木版年画。做完之后更可以与老艺人的作品对比,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人们可以不分地域、不计时间地去了解、学习朱仙镇木版年画,这样就可以摆脱地域和时间对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的限制。

四、结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是传播。文化只有传播才具有生命力。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环境已不复存在,朱仙镇木版年画如果想要坚守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寻找一种新型的媒介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显然能够使这一传世经典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史鸿文,蒋帮友.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6.

(责任编辑毕凌霄)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1-0026-03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1.005

作者简介:李灏萱,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郑州 450003)。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技术保护传承
数字媒体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