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实践探索

2016-03-16 05:22靳豆豆
关键词:养老模式农村

靳豆豆

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实践探索

靳豆豆

摘要: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社会,农村养老问题凸显。老年社区教育注重开发老年人自身及社区资源,对于更新社区养老观念,增进老年人社区参与,促进农村多样化养老模式发展,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组在河南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实践表明,加强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应将老年人作为主体,以老年学堂为途径,将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共同推动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老年社区教育;老年学堂;养老模式

我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凸显,尤其是农村,普遍存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薄弱,家庭养老模式单一,老年人权益极易受到侵害、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农村养老困境的突破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和创新,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策略。老年社区教育注重开发老年人自身及社区资源,对于更新社区养老观念,增进老年人社区参与度,促进养老模式多样化,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发展滞后,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应该积极探索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新路径,推动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发展。

一、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作用

(一)普及老年知识,更新养老观念

多数国家将65岁作为中年和老年的分界线。《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第二条)。老年是人生的最后的阶段,也是年龄跨度较长的一个阶段,有研究把老年人分为不同的年龄群:“年轻的老人”(65-74),“年老的老人”(75-84),“老老人”(85岁及以上的人)和“百岁老人”(百岁或逾百岁的人)。[1]26不同年龄的老人之间差异性很大,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也面临不同的挑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倡议。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仍可保持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按照自己的需求、爱好、能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同时老人也能得到充分的照料和保障。[2]54老年社区教育可以普及老年知识,倡导积极老龄化,鼓励老年人自强自立,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老年生活状况的各种改变。

(二)推动老年组织建设,促进老年人参与社区发展

老年人在社区中是弱势群体,由于缺乏代言人,其权益常常被忽视甚至侵害。为维护老年人的权益,除了宣传相关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社区教育推动成立各种老年组织。老年组织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平台,使老年群体形成合力,表达自己的权益;促进老年人间互助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提供载体,逐步改善他们在社区中的地位。

(三)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农村多样化养老模式发展

老年社区教育的对象是整个社区的成员,通过教育可以整合社区资源,推动多样化养老模式的发展。可以让社区成员了解老年知识,正确认识老年群体,动员社区投入更多力量为老年人服务,改变农村单一的儿子养老模式,如改变村庄资源分配规则和从夫居的婚居模式,形成儿子养老、女儿养老、儿女共养、老人自养等模式。可以成立社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可以由村委会牵头,成立老年日间照顾中心。可以就近组织老年人建立互助养老小组。

二、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实践与探索

目前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基础薄弱,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老年社区教育的应有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农村老年社区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课题组前期在试点村开展了以“积极老龄化”和“我们如何养老”为主题的社区教育。开办了关注农村养老问题的“老年权益模拟法庭”,并制作宣传视频《养儿真能防老吗》在农村社区播放。这一阶段的老年社区教育主要目的是倡导积极老龄化,引起社区成员对农村老人生存现状的关注,所开展的老年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肤浅,覆盖面也十分有限。从2013年起,为继续推动老年社区教育,课题组在河南登封周山、西爻两个试点村开办了乡村老年学堂,对农村老年社区教育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

(一)创新教材编写方式

为使乡村老年学堂所使用的教材符合农村老年实际,也为了激发老年人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项目组成员与农村老年骨干共同成立教材编委会,在农村做了大量的调查,收集典型案例,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的具体问题,多次召开编写研讨会,反复修改,最终编写出乡村老年学堂教材《让晚年充满阳光——写给农村老年人》。

(二)拓展教学内容

结合农村老年人的需求,拓展了教学内容。(1)老年健康。从运动、饮食、心理、环境四个方面讲如何守护健康。(2)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与子女的关系、隔代教育、丧偶、再婚、邻里关系,帮助老年人正确应对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3)老年权益。学习老年人的权益、法律常识、维权途径,增强老年人维权意识。(4)社区参与。主要包括老年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参与活动等。(5)农村养老。重点讨论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与问题,倡导多样化的养老模式,增强自强能力。

(三)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老年学堂分期进行,第一期选取责任心和公益心强的老年人30人左右,由项目组成员、社会志愿者、特邀教师及老年骨干担任授课者,每月一次。课后老年学堂学员还要开展同伴教育,把每课内容讲给周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四)探索教学方法

在老年学堂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与式。注重老年人对个人经验的回顾与反思,既符合老年人经验丰富的特点,也是尊重老年人文化多元性和个性差异性的体现。具体方法有小组讨论、画图、角色扮演等。

图画式。多数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但是形象思维能力强。因此,可把讲授的内容编成故事,然后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俗化。一些学习内容如果采用喜闻乐见的戏曲、顺口溜、三句半等形式,老年人就能够记得清楚,学得快乐,如“健康防病顺口溜”“老年饮食健康歌”“土豆操”等。

活动化。要发挥老年社区教育作用,就需要开展大量活动。如开展美化社区环境活动,排练反映农村亲子关系和农民生活的舞台剧等。

三、关于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路径设计

(一)老年人是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主体

农村老年人是村庄历史变迁的见证人,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者,对村庄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对建设美丽家园有着更多的期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长久地生活在社区,也最了解农村实际。即使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也不是消极等待被教育的客体。老年学堂教材编写充分发挥了农村老年人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老人们积极提供村庄真实故事、收集老年再婚案例、提供老年病预防偏方、为手册画插图、编写顺口溜等,使得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更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实际和需求。在一次培训中,农村老年骨干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给我们绘制出整个村庄老年人的分布图,并列出了老年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为项目组提供了基础资料。

(二)老年学堂是实施农村老年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

老年学堂主张老年人回到课堂系统学习老年知识,以课堂为平台,以活动为媒介,将教、学、练、做结合起来,增强老年人自强自立和社区参与能力,挖掘老年人身上的丰富资源,促进老年人与社区共同发展。乡村老年学堂刚开展不到一年,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实践证明,乡村老年学堂是实施老年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周山和西爻的老年人在对老年学堂的评估中说道,“心情愉快,精神面貌改变了”“知识增加,心胸开阔了”“时间利用了,相互关系融洽了,身体锻炼了”。在老年学堂基础上成立的周山村老年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如为社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义务植树种花美化社区环境;西爻村的老年协会将老年学堂所学知识编成戏剧在村里公共场地进行演出。老年学堂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村民老龄观的更新,证明了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重要价值,提高了老年人的社区地位。

(三)农村老年社区教育要将教育与活动紧密结合

老年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特别强调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互动性,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农村的老年课堂不仅要传授老年知识,更应该强调知识与行动相结合。比如讲到环境,可以举办“我为社区做贡献”的活动,让老年人们关注自己村庄的环境,为自己家园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讲到“婆媳关系”,可以组织一场由婆婆和媳妇共同参与的“婆媳关系大讨论”,让不同身份的人了解他人的想法,促进相互理解。将教育与活动相结合,教育引导活动,活动蕴含教育,让老年人通过学与做来改变自己的养老观念和行为,关心并参与社区发展。

(四)整合教育资源是克服老年社区教育困难的有效途径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发展农村老年社区教育就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我们在开展老年社区教育过程中,始终注意争取多部门、多项目合作。比如与基层政府合作建立了两个村庄的老年学堂试点;申请政府课题和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开展城乡老年人互动,发动城市老年志愿者进入农村,教农村老年人画画、健身操和医疗保健知识;和社会组织合作,比如邀请郑州社会心理学会的一名志愿者讲隔代教育;发动社区中青年人,为有阅读困难的老年人读书,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帮助;让参与老年学堂的骨干进行同伴教育,影响更多的老年人。当然,合作中各机构之间也会出现理念、态度和方法的冲突,但只要能够找到各方的结合点,坦诚相待,就能争取“双赢”和“多赢”。

参考文献:

[1]梅陈玉婵,齐铱,徐玲.老年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梁军.让晚年充满阳光:写给农村老年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孟俊红)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1-0071-03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1.014

作者简介:靳豆豆,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郑州 451150)。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对策项目“河南农村老年社区教育模式探索”(2014-DC-216)。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发展“互联网+”老龄服务产业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保障模式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