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索

2016-03-16 05:22张新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

张新星

河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索

张新星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国有企业产权高度集中,受行政力量干预,垄断市场资源,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推动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实现三大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组织结构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需求日趋多元给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总体思路,这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序幕。在河南省推进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调整国有企业的产权组织结构,构建培育适宜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完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是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陆续出台了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方案,对国有企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国有资产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劣势企业退出,转而进入其他重要行业。这些举措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质量。[1]2014年,河南省31家省管企业的收入、资产均实现了较大增长,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利润总额有所下降。虽然河南省国有企业做了一些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但效果尚不明显,仍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国有资产配置相对集中。河南省国有资本的布局仅限于既有国有企业的行业领域,与全省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三大国家战略”没有充分衔接。国有资产的集中配置,导致资产配置效率不高,而且既有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能源、金融、钢铁制造、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对新兴行业投资不足。国有企业的运营效果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改革发挥的作用也不明显。

其二,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按照国资管控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有关要求,河南省多数国有企业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治理结构,但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仅仅按照政策要求和公司章程设立,并未真正发挥作用。[2]一些国有企业的股东大会很少召开,董事长、监事会、经理层等高层管理人员由国资委委派,经理层选聘考核也由国资委管理,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中“三会”的运行效果与现代企业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其三,政企不分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国有企业经济规模扩大,一些国有企业探索多元化经营,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组织架构和管理层级也更加复杂。由于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活动同时肩负着“保值增值”和“国有资产不能流失”双重压力,因此,国有企业注重强调对经营活动的控制权,“一股独大”的现象在河南省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活动受公有制经济的大股东影响,行政力量干预使企业经营者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企业,阻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按照国有企业的业务审批报备要求,许多业务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核、审批,消减了企业改革的自主性、积极性。企业的发展受体制机制束缚,在市场竞争中容易丧失发展机遇和主导权。

二、河南省国有企业改革困境分析

(一)产权制度改革困境

首先,公有资本实力较强,而非公有资本话语权不足,利益较难得到保障,削弱了非公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其次,公有与非公有的资本属性导致各自经营目标存在差异,公有资本既要追求经济利益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非公有资本则追求利益最大化,两种不同属性的资本经营目标的差异不利于混合所有制的推行与深化。再次,国有企业中既得利益团体积极性不足,影响改革进程。国有企业运营中,依靠政府资源和特殊地位,形成了一些既得利益团体,而引入非公有资本势必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既得利益团体改革动力不足,阻碍了改革进程。

(二)治理结构改革困境

内部治理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效率低下。国有企业监管机制不完善,高层管理者由政府选派或者从企业内部产生,管理相对集中,外部董事、职工监事的作用无法发挥。国有企业管理层选聘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企业高管由政府部门任命,造成了企业行政化管理色彩较浓,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意识缺乏,同时,报酬形式单一、激励机制不足,也不利于经理层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影响企业运行效率。

(三)市场缺陷困境

国有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外部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资金募集市场、产品投放市场等,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凭借自身垄断资源获取的外部市场并不完善。[3]行政力量对国有企业的过度干预影响和制约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发挥。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认识也不全面、不充分。一些人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种错误认知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必然性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是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融合、交叉持股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目前,我国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公有制与私有制联合、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等类型。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类型更加多元。混合所有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混合”,即以联合、融合或参股的形式连接不同性质的资本,通过外向引进、横向扩张、纵向联合、相互参股、吸收员工入股等途径,实现多种经济形式的紧密联合。[4]

我国的国企改革经历了改革初期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改革逐步深化后的“推进公司化”“股份制改造”“企业上市”等不同阶段。[5]这些改革是国有企业适应经营环境变化,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的有效探索。在市场化改革初期,各种所有制形式相对孤立,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之间封闭运行。随着改革深入和市场成熟,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壁垒受到生产要素流动的冲击。在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下,基于各所有制优势互补形成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经济运行机制寻求联合统一的内在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上升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新高度,进一步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吸纳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运营,实现资本优势互补和产权多元化,不仅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改变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实现公平分配,而且民营资本按照产权比例行使股东权益,有利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另外,民营企业灵活高效的运营决策机制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全面深化河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探索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全面深化国资改革的背景下推进的,其根本目标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确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空间范围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产业分类情况,确定哪些产业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哪些产业暂不适宜改革,建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负面清单和改革“禁区”。比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既承担着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又有文化产业运营的经营考核,就需要区别不同业务性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新闻编辑出版业务承担着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不适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文化传播业务包括图书出版、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动漫、教育等主要涉及文化产业运营,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先进的文化传播机构和个人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参与企业运营,壮大文化传播实力。时间范围是指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有先后顺序,适宜改革的可以先改革,不适宜的等条件适宜后再进行改革。比如,自来水、天然气等公共基础设施是垄断行业,需要打破垄断后,根据市场条件逐步推进改革,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中来。再如,河南宇通集团的发展规划中要做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可以循序渐进,逐步与河南省各省辖市的自来水公司、环境绿化机构融合,提供水利基础和绿化环境等服务。

第二,引入非公有经济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多类。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充分匹配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资源、资金、技术、人力等优势,突出国有企业与混合对象之间人力资本、产品渠道的互补,资金使用、管理艺术的互补,以股权换技术、换机制、换管理,实现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充分融合。比如,在信息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的当下,国有企业要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台优势互惠合作,互相参股,按照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强互联网+事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可以利用网络大咖做众筹新闻,河南投资集团的金融投资板块可以拓展P2P网贷、网商银行、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河南国控公司可以与万科、建业等地产企业联合开发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项目,做房地产的众筹产品、定制产品。

第三,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资本的持股比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影响了控制权的归属,而企业的控制权最终应根据企业各自的功能定位来决定。资本具有杠杆效应,资本的力量在于资本的控制力如何,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是要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不一而足,但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现象需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破解。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通过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董事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对于完全竞争行业,国有资本不需要设立持股比例。同时还应考虑员工持股计划,鼓励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要素高的员工持股,综合处理好员工持股比例范围、长短期激励相结合、虚拟股票和实际持股相协调等问题,激发员工释放更大能量。比如,河南省已经成立了制造、农业、文化、科技、互联网+等数只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在基金的募集使用上可以考虑设置基金跟投等激励机制,调动基金管理者寻找更合适的投资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机制。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两权分离,实现企业经营的专家化和组织化。在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治理既要做到所有者到位又要防止内部人控制,关键是要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董事会,发挥非公有资本所有者和自然人董事的作用。促进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市场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与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公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配套进行。目前,国资委既是出资人又是监管者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不利于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因此需要成立公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按照其持有的国有企业股权,履行出资人角色,按照混合所有制企业章程行使相应权利。这样就有利于国有资产运营、监督的相互制衡。

参考文献:

[1]顾宁博.河南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J].对外经贸,2015(5):115-116.

[2]邱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分析[J].西部论坛,2015(2):33-39.

[3]徐向艺.有效治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改革路径探索[J].中州学刊,2015(5):32-37.

[4]葛雁冰.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解与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24-27.

[5]杨克智,索玲玲,段然.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现状与路径展望[J].财务与会计,2015(6):20-22.

(责任编辑孟俊红)

On the Path of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Xinxing

(DepartmentofCareerDevelopment,HenanDailyPressGroup,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As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state-owned econom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interferenc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the monopoly of the market resources also caused the unfair competition of the marke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Henan and to speed up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 national strategic objectives.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mixed ownership; reform

文章编号:1006-2920(2016)01-0076-04

doi: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1.016

作者简介:张新星,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事业发展部高级会计师(郑州 450008)。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创新(二)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