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6 06:03张瑞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张瑞杰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瑞杰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当前大学生在恋爱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恋爱心理不成熟,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择偶时过分看重颜值而忽视内在精神,呈现出肤浅浮躁的择偶心态;另一方面,人格不独立,不能完全胜任恋人角色。这主要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这一问题,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用力,尤其要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开展切实有效的爱情观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爱情的实质,从而以一种成熟的心理收获一份真正的爱情。

[关键词]当前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问题;对策;思想政治教育

一、恋爱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一)重颜值、轻内在,择偶标准肤浅化

曾几何时,“颜值”这一网络词汇如漫天飞雪般,铺天盖地地降临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颜”即是脸、面,“值”即是数值,所以,“颜值”一词简单说就是形容人的外貌漂亮程度。而形容某人的长相十分好看时就是“颜值爆表”。近年来,韩国青春偶像剧及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热播,顿时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韩流”,高颜值的男女演员在这期间不知俘获了多少年轻男女的心。同样,中国青春偶像剧也不甘落后,纷纷找来俊男靓女做主演,从而靠颜值博人眼球,来提升收视率。而这些“颜值剧”的背后就是大批狂热的粉丝团队,大学生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一时间,“长腿欧巴”成了帅男们的风向标,“颜值爆表”的美女们更经常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在这种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多多少少也会不自觉地把这种审美观渗透到自己的择偶标准中。不少大学生在择偶时都是“颜控”,有些女生在挑男朋友时称,我就要找一米八以上的,身高不达标的一切免谈,有了身高之后还要有韩国“长腿欧巴”那样的大长腿,当然脸也要帅,要棱角分明。与此同时,男生在挑女朋友时有的就更看重长相和身材了。一项调查显示,在未婚男性择偶偏好特质中,“漂亮”排第一位。[1]男性在择偶时最注重的女性的特质是“漂亮”,即他们对于女性的外形和相貌的考虑是第一位的。[2]这种重颜值的择偶观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对择偶对象内在要素的忽视,如言谈举止、性格爱好、品德修养等等这些隐性特质,而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一个人适不适合被发展为恋爱对象的也往往是这些隐性特质。正如斯宾诺莎所说的:“夫妇的爱情不应仅以外表的形体为因,但主要地应建筑在心灵的自由上。”[3]

(二)人格不独立,未能完全胜任恋人角色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4]人格不独立简单说就表现为心理行为模式不独立。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在恋爱中不乏这种类型的男女大学生,他们对父母或恋人具有强烈的依赖性,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决断,不能够自立自强,故也不具备承担责任的气魄和能力。

1.男大学生的情况

笔者认为人格不独立的男生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即是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的“妈宝男”——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事都以妈妈为中心,“妈宝男”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没主见,缺乏自信,妈妈才是他的主心骨。即便他们已经成年,即便他们都已经恋爱了仍然如此。恋爱中的“妈宝男”们,对爱情没有自我的认识和思考;对爱情中的矛盾没有妥善的处理方式,凡事征求老妈的意见;在对恋人的承诺方面也经常是反复无常,没有定数。此外,由于“妈宝男”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他们的人生道路多是父母给设定、铺设好的,基本不用他们操心,于是他们就极少经历挫折坎坷,他们自己还都像没成熟的孩子,人格不独立不健全,所以更别期望他们能对自己的爱情角色有合理正确的定位,抑或对恋人有更多付出、包容和责任了。

第二类是“颓废男”,这类男生多见于大四实习期间,实习期有相当一部分男生自负倾向严重,在校外找实习工作屡屡碰壁:基础岗看不上、嫌掉价,技术岗没能力,脏乱差累的活又受不上。于是乎高不成低不就,反而越找越挫伤自信心,最后干脆自暴自弃,要么一气之下当起了“宅男”,天天窝在宿舍里打网游,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逃避现实;要么就经常约起一大帮哥们儿吃吃喝喝,打发时间,麻痹自我。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他们的女朋友们,要么是在校外踏实实习;要么继续追求学术梦想,认真复习考研。这样,两人精神追求的不一致使两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也造成大学毕业时,好多情侣分手的原因之一。一般说来,男生身心要比女生晚熟,但是恋爱中的男生不应以此为借口而不求上进、逃避现实甚至拒绝成长。

综上所述,不管是“妈宝男”,还是不求上进的“颓废男”,其共同点都是:他们人格不独立,内心不够强大,他们恋爱心理不成熟,恋爱角色定位模糊,进而不能胜任自己的恋人角色,最终也无力追求和女朋友精神上的一致性,与她们共同进步成长。

2.女大学生的情况

当下很多男大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抱怨自己女朋友,他们往往不喜欢和那些有“公主病”或十分黏人的女生谈恋爱。“公主病”女生是指要求获得公主般待遇的女性,多数是未婚年轻女性。“公主病”,实际上是彼得潘症候群(不愿长大的大男孩)的女版。[5]这里笔者认为患有“公主病”的女大学生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黏人型,这类“公主病”女生,意志力和耐受力都很薄弱,因为他们从小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基本没经受过大的挫折或磨难。此外,这种成长环境使她们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在家依赖父母,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模式,交了男朋友后,由于惯性使然,就转而依赖男朋友,做什么事都喜欢黏着男朋友,只知索取,不懂付出,并且责任意识还很淡薄。这类女生丝毫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她们也不给对方必要的空间,这也就是绝大多数男生都不喜欢特黏人的女生的原因。弗洛姆说:“假如我因为不能自立而依附于另一个人,他或她可能是一个救命恩人,但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爱的关系。相反,独立的能力是爱的能力的条件。”[6]

另一类是支配——统治型,这类“公主病”者当掌上明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爱情中控制欲极强,任性而自我,对男朋友说话的口吻也经常是命令式的,真可谓“霸气侧漏”。如果男友做了稍令她不满意的事情,她便揪着不放,大发脾气。有些甚至极端到了恣意妄为、刁蛮无理的地步。实质上,她们有显著的自恋倾向,她们爱自己胜过了爱他人,与其说她们享受那种恋爱的滋味,倒不如说她们更愿意享受的是那种被仰慕、被追求和控制他人的虚荣。以上这两种“公主病”虽不同,但又有某些共同点。如她们感受他人情绪及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都很弱,容易导致恋人之间关系紧张,最终也不利于两人爱情的长久维持。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公主病”女生身心发展失衡,即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同步,心理年龄还很小,恋爱心理就更不成熟。其次是由身心发展失衡造成的自我评价失衡,要么过分看低自己在爱情中的角色,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来,必须依靠他人才能找到生活的重心;要么膨胀自我的恋人角色,总觉得自己高高自上,总渴望着在爱情中支配统治他人。总之就是由于恋爱心理不成熟、人格尚不独立,导致自我评价失衡,爱情角色定位不准确,所以最终不能胜任恋人角色。

二、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一般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和其所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不论是“妈宝男”还是“公主病”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家长的溺爱,正如阿德勒所指出的,“被宠坏的小孩所受的教养会使他们期望自己的愿望就是法律,无须努力,他就受到重视,一旦遇到困难,他的唯一解决途径就是:乞求别人的帮助”。[7]这种溺爱模式的家庭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始终活在父母的阴影下,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并且始终不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他们从小便丧失了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权衡而最终做出决策的能力,这注定他们不可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恋爱心理。

(二)学校因素

除了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外,学校教育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大学里开设的与爱情观教育相关的课程大都流于形式、止于表面,与爱情教育相关的讲座也不是很多,在大学生步入爱情生活之前,很多学校并没有教给他们有关爱情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为什么要拥有爱情以及究竟应该如何相爱等问题的情况下,便草率地开始了一段爱情。正因为没有这些必要的指导和对爱情观进行澄清,从而更不利于大学生恋爱心理的成熟发展。

(三)社会因素

“在福柯看来,知识的生成背后,都掩藏着一定的权力话语,用数值来衡量人物的相貌,折射出了时人对外表的看重,也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8]由于年轻人最易接受新生的流行事物,再加上他们的人生观并未完全定型,心理发展也还不成熟,所以极易被时代风貌或社会流行风气所裹挟。此外,媒体对“颜值”一词的泛滥使用,使大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把它植入自己的意识中,包括自己的爱情观中。除了媒体的大肆宣传外,“颜值剧”的风靡也无形中对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出于对爱情片中高颜值演员的疯狂迷恋,使得很多大学生在自己择偶时也渴望拥有高颜值的另一半。

三、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的对策

笔者认为,成熟的恋爱心理对于恋爱中的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男女双方是否能实现个体到恋人角色的顺利过渡,是否能扮演好自己的恋人角色,是否能合理有效地处理爱情中的矛盾以及是否知道该如何去爱。马克思也曾在给拉法格的信中忠告他:“您应该在考虑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且无论对您或对她来说都需要长期考验。”[9]由此可见,心理成熟是恋爱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有必要探究如何提高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提出解决大学生恋爱心理不成熟对策,从而使大学生收获真正、成熟的爱情。

(一)完善家庭教育,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下一代

由上文可知,大学生人格不独立以及恋爱心理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跟自己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关,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就是溺爱娇惯,这种家庭环境下培养出的孩子即便长大成人也还是不能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富有主见。所以,家长首先必须认识到溺爱娇惯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其次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正,避免对孩子的溺爱,而应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作出判断的能力;应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而不是凡事都替他们做主,帮他们打点处理。父母该放手时必须放手,如此,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具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最终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人格独立了,恋爱心理也就自然而然成熟了,这样才能最终领悟到爱的艺术。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恋爱心理成熟度

1.进行切实深刻的爱情观教育,让学生习得何为成熟的恋爱心理

“爱是一种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10]同样,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应当使人最美好、最崇高的情感—爱情—成为道德进步的工具”。[11]因此,爱情观教育是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两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爱情观的相关内容要认真对待,不可流于形式,不是可有可无的。针对当下重颜值、轻内在的肤浅化的择偶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这种择偶观的错误所在,提高大学生理性择偶标准的能力,教给他们爱情的真谛是什么,成熟的爱情又是什么……在明白了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大学生在择偶和追寻爱情的过程中才不至于被社会上一些错误、庸俗的流行风气所误导,也才能在爱情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走得更顺。当然,除了传统的教材知识讲授外,教师还可以扩展深化自己的授课方式,比如择取爱情观方面的经典著作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们分享,这样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易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还易于以情带情、感染学生,达到师生的心灵共鸣,从而使学生在共鸣中习得成熟的恋爱心理,最终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爱的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学校的课程不仅应该充实人的头脑,还应打动人的心灵”。[12]

2.开展生动有效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内化课堂知识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辅之以生动有效的课外活动来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消化和吸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意识。比如可以多举办一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爱情讲座,围绕人类文明长河中经典的爱情思想进行讲解、交流和讨论。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班会组织学生们就社会上有关爱情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在思想的交锋中澄清价值,明辨何为正确的爱情观、成熟的爱情观。当前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中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讨论素材,比如大型情感类节目《爱情保卫战》。该节目主要围绕在校大学生爱情中的困惑进行调解,很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爱情导师一针见血的分析也能点醒很多身处爱情迷途的大学生,给他们带来思想上的启发和反思,故笔者认为该节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三)净化社会风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社会风气有正义与邪恶之分,也有高尚与庸俗之别,而大学生又极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所以必须从源头上遏制不良社会风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此外还应加强媒体自律,提高媒体行业的自律意识,做到不随意滥用低俗乏味或空洞肤浅的词汇。“电视剧作品不能只停留在对人物容貌这一表面颜值的注重,而更应注重人物身上所蕴含的‘精神颜值’,即对于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当下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13]因此,必须扭转“颜值剧”对大学生择偶标准的误导,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恋观,最终将大学生重颜值、轻内在的肤浅浮躁的择偶标准转变到追求男女精神上的一致性和两颗自由心灵的相互吸引上来。

[参考文献]

[1][2]蒋京川,宫玉洁.未婚男性择偶偏好研究:特质、趋势与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15(03):61.

[3]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文集第四卷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32.

[4]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5.

[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pNGI4f65fZJ3FsQhEeKV0hjzS HEsyC3iGvBA9-VMGWVgGewyQlX9H8s0rAymthCTcl1fhn4lXiYk 3eCy6rN2et15acLgOcyOBicYJYjK1e

[6]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93.

[7]阿德勒.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11.

[8]殷昭玖,赵峰.电视剧应更加注重“精神颜值”[J].中国电视,2015(10):9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2.

[10]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1.

[11]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的思考[M].劻张金长,李天民,李业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43.

[1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的思考[M].劻张金长,李天民,李业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97.

[13]殷昭玖,赵峰.电视剧应更加注重“精神颜值”[J].中国电视,2015(10):97.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062-04

[收稿日期]2015-12-20

[作者简介]张瑞杰(1990-),女,河南鹤壁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Immature Love Psychology

ZHANG Ru-jie
(College of Marxism,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430079,Hubei)

[Abstract]Immature love psychology is a common problem i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and it is embodied mainly in two ways:on the one hand,valuing the appearance and neglecting the inner spirit,showing a superficial and fickleness mentality of spouse choosing;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their personality is not independent,so they can not be completely competent the role of lover. This is mainly from the family,school and social factors.Therefore,we must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especially playing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to carry out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love concept education.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love,so as to gain a true love in a mature mind.

[Key words]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immature love psychology;problems;countermeasur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